例如这四人当中的老四鱼玄机,她的生平可以说是被三个男人毁掉。
当然这里老四的说法不是说鱼玄机才华比不上前面三个,而是指她出生的年代是四人中最晚的。

鱼玄机,本名鱼幼薇,从小聪明伶俐,也有爱她的父母亲。

鱼家虽然家境并不是很好,但读书出身的父亲不仅宠爱自己女儿,而且还乐意教小幼薇识字读诗。
这也是她日后成为才女的根本。

只是这样大略幸福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她还不到十岁父亲就去世了。
孤儿寡母失落去了的庇佑,为了活下去,末了沉沦腐化到了烟花场所讨生活。

才女被丈夫抛弃写下一首经典诗篇颔联10字千古流传

年纪尚小的鱼幼薇,在给别人洗衣服赚取生活费时,有时遇见了温庭筠。

温庭筠虽然在科举场上屡屡碰钉子,人生也较为潦倒落魄,但他的才名却备受夸奖。

温庭筠看着倔强且有才的小幼薇,心生爱才之意,便决定教她写诗,希望能够改变她的命运。

本就聪明有天赋的鱼幼薇,有了大才子温庭筠的亲自教导,写诗更是提高神速,才名鹊起。

鱼幼薇在温庭筠的身上,看到了曾经父亲的影子,随着两人亦师亦友的永日相处,她对温庭筠越来越迷恋。

别看温庭筠这人笔下的诗词风骚绸缪,但他本人却很理智,尤其是对待感情。

温庭筠很清楚徒弟鱼幼薇对自己的感情,但他同时也清楚自己比对方大了32岁,这种幸福给不了,以是很理智的谢绝了这段感情。

为了她能对自己去世心同时还有个好归宿,温庭筠还替鱼幼薇物色了外子,当时新科状元李亿。

面对温庭筠的选择,鱼幼薇知道他是对自己好,也只好将他放在心底的最深处,进而和李亿谈情说爱。

或许从鱼幼薇的角度来看,觅得有情郎是为佳话,但如果从李亿妻子的角度来看,自己的夫君与别的女子浓情蜜意,自然心有怨恨与不满。

于是鱼幼薇时常遭到李亿妻子的打骂,乃至将她赶出家门。

李亿的正妻出生名门,家世显赫,身份崇高,对付妻子的决定李亿自然不能违背。

无奈之下,只好将鱼幼薇送进一座道不雅观内,并承诺三年之后一定来接她。

此后,鱼幼薇入道不雅观,道号“玄机”,在一日日的漫历久待中,写下了诸多相思情诗。

可她满心期盼的有情郎,在三年期满后却并未如约而至。

本就心思细腻的鱼幼薇,也明白自己被抛弃了。
李亿早已举家迁到扬州,对她不闻不问。

昼夜期盼的等待换来的却是画地为牢一场空,此时鱼幼薇伤心欲绝,只好借诗自遣。

《赠邻女》

羞日遮罗袖,愁春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

枕上潜垂泪,花间暗断肠。

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

——唐·鱼玄机

白天总是用衣袖遮住脸,春日里更添惆怅,连起来装扮都不愿意。

代价令媛随意马虎求得,而有情的郎君实在难以找到。

无论是睡觉时,还是赏花时,都会暗暗垂泪,痛断肝肠。

既然已有了这样的才貌,宋玉这样的才子也可以求得的,又何必去怨恨王昌这样的才子?

此诗别号《寄李亿员外》吃,不丢脸出,这首诗充满了期待落空、被冷落抛弃后的绝望痛楚。

首联从邻家女子的角度代入,实则是在抒写自己的感情。

俗话说女为悦己者容,当女子为情所伤后,总会对装扮损失兴趣,“遮罗袖”、“

颔联是整首诗最经典的两句,历来为人称道。

古时女子地位低下,男子可以三妻四妾随意抛弃,女子却要三从四德从一而终。

因而无价宝易寻,有情郎难得。
这两句中既表达了对李亿无情的怨恨,也是替古代女子打抱不平。

颈联描述了女子被抛弃后的状态,独自垂泪肝肠寸断。

尾联利用典故,“宋玉”,战国辞赋作家,“下里巴人”、“阳春白雪”等典故皆由他而来。
“王昌”,唐人习用,这里指李亿。

末了两句颇有一种“天涯何处无芳草”的霸气与自傲之感。
这是鱼幼薇对自己的抚慰,也是对天下女子的宽解。

全诗皆为至情之语,不仅表达了对负心人李亿的痛恨,也道出了古代被摈弃女子的怫郁。

从自身经历出发,抒写时期之下的女子悲歌,韵律哀婉,为人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