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诗词百首点评

亲情交情爱情卷(连载十四)

评家简介

杨逸明,1948年8月生于上海。
曾为中华诗词学会第二届、第三届副会长、《中国诗词年鉴》副主编。
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云帆诗友会顾问,环球汉诗总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有《飞瀑集》《新风集》《路石集》《晚风集》《当代诗词百首点评》等著作出版。

众家集评杨逸明 亲情友情爱情诗词八首

【众家集评】杨逸明·亲情交情爱情诗词八首

当代诗词百首点评·亲情交情爱情卷 第十四集

梦见父亲

几度搬家西复东,浑忘老宅旧时容。

如何父子团圞梦,总在童年小巷中?

【熊东遨点评】几度迁居,忘尽旧居样子容貌,此乃常理常情,过来人其谁不识?开篇及之,盖以平常语预为后文蓄势也;此欲擒故纵手腕,高人多所善于。
“如何父子团圞梦,总在童年小巷中”,转合二句奇峰突起,前后形成巨大反差,令人警觉。
忘尽旧居之貌,犹存老树之根,天性天恩,长怀不泯。
此“父子团圞梦”总会涌如今“童年小巷中”之所由来也。

鹧鸪天

结得相思一段缘,蛾飞茧缚不由天。
聚时肝胆冬犹热,别后琴樽夏亦寒。
幽径里,曲篱边,人生难度是情关。
谁知握手才三秒,刻骨镌心到百年。

【陈衍亮点评】一首诗或者一首词里有警句涌现,当是作者对读者的最大的赠送。
此词中“谁知握手才三秒,刻骨镌心到百年!
”让人过目不忘,撼动了赏者的心,让人冲动不已。
也极大的增加了本词的份量。
这首词中句子的比拟反衬手腕用的非常好,“聚时肝胆冬犹热,别后琴樽夏亦寒。
”冬犹热,夏亦寒,起到了巨大的反差效果,而“谁知握手才三秒,刻骨镌心到百年!
”三秒和百年的比拟,则给人以强烈的冲击感。

沁园春·回顾初恋

数十年来,脑海珍藏,昨夜星空。
忆满园旋律,蛩鸣浅草;两人天地,月挂初弓。
夏日眠荷,东风舞柳,一傍秋山醉了枫。
心底语,似碧螺新沏,玉粒精舂。
归来蝴蝶匆匆,问采得相思梦几丛?有葱茏往事,波间耸岛;斑斓遐想,雨后飞虹。
百味浮生,皆如水淡,除却韶年酒一盅。
迎落日,把黄花吟瘦,红豆拈浓。

【刘鲁宁点评】这首词,层层设喻,却不觉繁琐。
影象中的光阴:蛩鸣浅草,月挂初弓,碧螺新沏,玉粒精舂--用语清浅,写意曼妙。
梦醒后的滋味:则百味浮生,皆如水淡,独独除却那如酒韶年--况味悠长。
下片的尾句是点睛之笔,“吟”“拈”“瘦”“浓”,用字的力道,妙不可言。
作诗须存心,存心之后,则情深,意真,韵逸。
反之,即利用词深雅,却心意寡淡,也只能成为口号之作,不敷为学。

【陈衍亮点评】较长的词牌,情绪上要能处理的把感情的年夜水,向读者一浪一浪的打来,逐步递进,才能打动读者,产生喉头一热的效果,而不堪利的作品,写着写着,随意马虎断气,每每失落了这样的效果。
而且长词的措辞张力,也较难把握。
此词感情充足,意象豁亮清明,措辞上恰可以此词中句来形容“碧螺新沏,玉粒精舂。
”回顾中的浪漫,离去后的伤感,多年沉淀后的醇浓,一幕幕在赏者心头闪过。
墨客已经摆脱了伤感悲观的感情,在积极浪漫中完成了对往事的追忆,带给赏者的是美好的升华了的享受。

接加拿大老同学信

飞雁传书到小楼,来逢春日去逢秋。

人添白发三千丈,月映沧波两半球。

天上有云堪作纸,世间无砚可磨愁。

童年梦境依然在,一捧瑶笺一漫游。

【刘鲁宁点评】这首诗是我读过的杨逸明老师的第一首诗。
初读此诗,便被“人添白发三千丈,月映沧波两半球”这样的诗句给震荡了。
想不到当代墨客能写出这样精彩的诗句。
杨老师擅于作律,对付律诗,他有独到的见地,尤为看重中二联的熬炼。
此律中,不仅颔联挺立,颈联亦是精警,令读者过目难忘。

女儿旅游,戏作

女儿放假约同游,打点行装兴顿遒。

水秀山明聊容身,天高地迥共驰眸。

两瓶饮料分甜淡,一起谈资杂喜忧。

堪慰互换代沟小,花龄花甲似朋俦。

【刘继鹏点评】2007年梦依已经读大二了(学的这天语),这年暑假约父亲一起出去旅游。
杨师长西席由于诗友相约或者诗歌互换活动,常常外出,但总是单身独往。
估计梦依想陪陪父亲,而杨师长西席当然也很想带着女儿访山游水,以是父女一拍即合,高高兴行地震身了。
他们两一起登山临水,游览不雅观赏,一起相互扶挟,爱慕交谈,正是其情浓浓,其乐融融。
秀水明山为伴侣,“花龄花甲似朋俦”。
诚笃说,杨师长西席有这样一个女儿,是人生之欣慰;梦依有这样一位父亲,同是人生的幸福。
如此父女,实在令人倾慕。

女儿出嫁

满心欢畅带些愁,嫁女时逢金色秋。

廿载归巢常顾盼,一朝展翅不迟留。

人生经历公交站,梦境追寻诺亚舟。

但愿黄杨连理树,根深叶茂浦江头。

【星汉点评】杨逸明有爱女梦依(小名婷婷),《亲情交情篇》中,有多首写到女儿,如《赠女儿婷婷》《送女儿参加高考》《与女儿旅游,戏作》等。
《路石集·杨逸明卷》卷首有长文《创意自成思想者,遣词兼任指挥家——诗词创作琐记》,此文为“代自序”。
文中多有杨逸明的得意之作,但是没有《女儿出嫁》一诗。
诗前有引言:“2014年10月18日女儿杨梦依与黄昕在上海举办婚礼。
”当是著文之时,尚无此诗。
此诗的优长在于感情真实。
有自己心情的宣泄,有对父女往事的回顾,有对女儿半子的祝福,有对小夫妻出路的期盼,可谓五味杂陈。
特殊是“满心欢畅带些愁”一句,道尽大家心中皆有,大家笔下俱无,天下为父者在女儿出嫁时的繁芜心情。
杨逸明“心灵手巧”,常常涌现一些李清照式的“此语甚新”。
如“黄杨连理树”,个中树木名称,嵌合女儿半子的姓氏,不见雕琢,是为高手。
杨逸明用词“甚新”,还表现在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新词汇,外加用“洋典”,如“公交站”对“诺亚舟”便是。
杨逸明的这种做法,曾为主见诗词“原汁原味”者讥之,笔者认为这种与时俱进的做法,将来的文学史上一定大书一笔。

卜算子·回顾

不敢写相思,回顾肝肠痛。
岁月长河小岛多,往事波间耸。
心底一泓泉,乱向秋山涌。
涌到峭壁溅作珠,无数斑斓梦。

【陈衍亮点评】这是一首人到了一定年纪后,对人生的一个简短的归纳和总结。
墨客有对付抽象的情绪进行具象化的能力。
“岁月长河小岛多,往事波间耸”。
把往事比作小岛,这小岛是岁月长河的影象,也是人生情绪,挫折和困难留下的印痕,在岁月的浪花深处涌荡。
一句就形象的概括了人生往事。
墨客的思想里面始终迸溅着对生活,对人生积极向上的情绪,纵然肝肠痛,却没有沉溺于一种忧伤幻灭的感情里,而是“涌到峭壁溅作珠,无数斑斓梦。
” 把苦酿成人生一杯醇浓的酒,这是精神境界所达到的层次。

母亲二周年忌日作

何尝一日可忘怀,只是今宵倍觉哀。

失落去慈颜照空挂,收藏旧物柜常开。

破衣曾补留针线,老泪难禁落颊腮。

此刻身离故乡久,再无电话问儿来。

【新雨点评】吊唁母亲,睹物思人,已是沉痛万分。
而此时出差,身在外省,想起过去母亲总会有电话来问何时回家,如今再也接不到母亲的电话了,何等惨痛。
当时接到电话,还只道是平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