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风雨后,景象放晴和。
只见树树青翠,枝枝花开。
粉红娇艳的大樱花,紫红富丽的紫荆花,金灿灿明艳的棣棠花,一串串喷鼻香馥馥的紫藤花,开得很热闹,惹来蜂群忙乱。

桃花已经落尽,地上的花瓣都已干枯。
往年此时,洁白的梨花正绽满枝头。
今日寻寻觅觅,才看到干瘪的几枝。
依然清雅秀美,还留有几分风雨摧残过后的倔强。
微风吹来,如轻雪飘零,片片飘落草丛。

梨花

几分失落落,蓦上心头,我彷佛错失落了与梨花仙子的一场约会。
无端愤愤起来,怨这风雨无情,也怨这梨花竟不能多等我几日,还未不雅观赏就这样轻易谢落。
又想起了这首杂诗,所思虽不同,个中的痛惜却有几分相似。

无名氏杂诗一首|无尽乡思尽在一溪花月。

杂诗

唐·无名氏

旧山虽在不关身,且向长安过暮春。

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

“旧山虽在不关身,且向长安过暮春。
”这句说家乡的山水虽美,但跟自己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不关身便是不关己事的意思。

由于作者还留在长安,一时无法归去游赏,既然有家难回,就姑且留在长安度过这个春天吧。
心中的遗憾和无奈溢于言表。
暮春,则点明了韶光,春光虽好,但已靠近尾声,最能引发远客无限忧思。

长安自然是有梨花的,大概开得更加繁茂。
大概作者正是看到了长安的梨花,才想起了故乡的梨花。
影象中的梨花有什么不同呢?是“一树梨花一溪月”。
作者没有用“一轮”月,而是“一溪”月。

梨花

可以想象,一树洁白的梨花绽放在清澈的小溪旁,小溪淙淙流淌。
天空中明月高悬,如银的月光撒在梨花上也洒在小溪中。
溪水倒映着玉轮,也倒映着一树梨花。

月下赏梨花,原来已十分清冷,但伴着小溪的流水声,于清寂之中又多了一分灵动。
这时若看那溪中映着的梨花与明月,则于纯粹中多了一丝朦胧。
无端让人生出“今夕何夕”“别有天地非人间”之感。

“不知今夜属何人”,这么美好的花月,不知今夜有谁在不雅观赏?好景从来不缺人欣赏,但再多的人抚玩,我却看不到,不属于我了。
首句虽说了“不关身”,但却分明是心心念念,思念不已。

紫藤花

你有没有在某个时候?惦记起曾经的一棵树,一株花,一道菜,或是一个人。
这树这花别处也有,这道菜也有其他的做法,那个人也不见得有多好。
但是却承载着发展中的各类影象,或温暖或伤感,未必全部美好,但在回顾的滤镜下却始终替代不了……。

紫荆花

棣棠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