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宗开禧元年(1205年),在乌云密布,黯淡无光的某天。
一个年近古稀的老者,一步一个脚印。

往京口(今镇江)的北固亭的方向提高,他速率缓慢却落地有力。
没人知道他要去做什么,也没有人上前打扰。

不多久老人就到达了目的地,只见他负手而立,一身素色衣袍随风飞舞。

高昂着的头颅,灰白的发丝,挺立的身姿竟让民气生一种莫名的凄凉。
行人但凡细心点,便能听到从老人嘴里发出的声声悲慨:

大年夜宋古惑仔老子昔时笑尽人世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骚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平凡巷陌,人性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01

热血男儿

少年才把笙歌盏

那些年他还只是个孩子,打小就生活在山东济南四凤闸。
爷爷老辛有事没事总爱带他上山溜达。
常常用他那根通体黝黑的拐杖,指着苍茫大地。

沉重又愤慨地叮嘱道:阿辛,这地本该是咱们大宋的天下呀!如今我们一家却生活在沦陷区。
咱们先人的雪恨,只能指望你来洗涮了。

他当时也不过十来岁,纵然爷爷不说,金人的恶行欺凌早就在贰心里激起了仇恨的火苗。

将才不打无准备之战,他不想辜负爷爷对他的厚望。
为此,异日练武,夜读书,从不摧残浪费蹂躏一分一秒,耐心等待着最佳机遇的到来。

弱肉强食,在那个谁拳头大谁便是爷的时期,战役根本便是家常便饭。
这不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主完颜亮又开始飞扬跋扈,大举南侵。

深受伤害的后方汉族公民不说叔不能忍,这会是真的连婶都不能忍,全民皆兵奋起反抗。

当时二十一岁的辛弃疾在干嘛?当然是磨刀霍霍啊,他等了那么久,要的便是这个机会。
小辛不是傻白甜,更不是四肢发达,头脑大略的莽汉。

他不急不忙地到祖宗坟前,重重叩了几个头后。
提着他那把拭擦得闪闪发亮的长剑,头也不回地阔步向山下走去。

这次叛逆他聚拢了两千人,打游击战的话也算是一支拿得脱手的军队了。
不过小辛这次不想打游击战,他只想痛高兴快地杀他个一蹶不振。

当时山东有一支声势浩大的叛逆师,领头大佬叫耿京。
小辛绝不犹豫就抱了大腿,并担当掌布告,卖力保管义军的帅印。

前面说这次战役连婶都不能忍,险些是能出一份力的都可以参加到叛逆师中来,众人拾柴火焰高嘛。
但要说南朝哪儿最多壮丁猛男,必定是寺庙了。

小辛同道深谙这个道理,便发挥着三寸不烂之舌,把一千多个和尚给忽悠进了叛逆师军队。
“兄弟们,好男儿自因此家国为重。
跟小爷我混,担保你不会后悔。

然而凡事都有个两面性,这帮和尚平日里都是养尊处优的,总有一两个人是老鼠屎,墙头草。

果不其然一个叫义真个和尚,在军队待了段时日后。
创造自己吃不饱,睡不好,一脸嫌弃地埋汰叛逆师不人性。
想到金人桌上的大鱼大肉,美酒佳人。

他抱起小辛同道保管的义军帅印,马一直蹄地就向金人大部队奔去。
活脱脱一头肥猪自己洗干净地向烤炉飞扑而去。

毕竟猪队友是小辛带来的,他只能一边快马加鞭去追赶,一边在心里把那祸害给骂了上千万遍。

连续赶了两天路的酒肉和尚,基本是马乏人疲。
心里想着不日便可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顿时犯蠢路边停马。

三下五除二搞来了一只兔子就地烤了起来,看着喷鼻香喷喷的兔肉,哈喇子就要留下来的嘴巴刚要凑上去。
一阵黄土滚滚,那哒哒的马蹄并不是过客,更不是路人,此人正是杀气腾腾的小辛同道。

和尚这厮不爽地抬起他那张吃土的嘴,全体表情十分扭曲且风趣,脸上那双半眯着的眼睛尤其出戏。

不知来者是谁的他,牛气轰轰地嚎了一嗓子:“哪个臭不要脸的二百五?没瞥见你大爷我正在吃兔子吗?!

小辛同道此刻化身为辛大爷,看着这货的损样。
二话不说直接刀开始落,给了他个高兴。
一手提人头,一手拿印,帅气翻身上马。
全体动作一气呵成,干脆利落。

02

老子平生,笑尽人间

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

此事过后,辛弃疾在叛逆师中的位置得到了肯定。
命运有时候便是这么的吊诡,人在得意时,做什么都如有神助。

1161年金人内部上演了一出无间道,金帝完颜亮被金世宗揭了个老底。
什么以权略私、强抢民女、荒淫无度等斑斑劣迹昭告天下,直接把天子老儿给送上了断头台。

有内斗自然是无暇顾及对外扩展了,一夜之间金军全部向北撤退。
这时我们的主人公小辛同道肩负重任,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奉命南下与南宋朝廷联结,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大本营。

根据历史的套路,等到他回去的时候,肯定会发生点不好的事。
当然了武功高强如他自然是不会遇刺,被行刺的是叛逆师的大佬耿京。

半路出家的士兵总归少了点归属感和军人的本色,这个叫张安国的叛徒比和尚更可耻。

杀了老大不说,还领导别的小伙子跟他一块投敌。
小辛同学心里的喜悦被这噩耗灭得一干二净,不过心里的怒火倒是可以把张安国给烧成灰。

他黑着脸连夜赶回山东军营,连水都没来得及喝,就领兵五十多号人直捣黄龙。
气场顿时一米八,部下没人敢吭声,倒是想叫声小爷威武!

正在敌营中吃喷鼻香喝辣,满嘴跑火车的张安国,怎么也料不到自己的生命正在进行着倒计时。
一窝子渣渣推杯换盏,喝了一杯又一杯,就快要喝到连爹妈都认不出时。

“嘭的一声,说时快那时慢,军营大门被一记佛山无影脚给踢破了!
屋里的人全都给吓懵,像个智障一样连动都不敢动。

辛弃疾杀人又不是第一次,他青眼怒张,直奔张安国。
五花大绑,扛起扔上马走人。
完事后屋里的人还没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事,你看我我看你也看不出个以是然,“来,俺们连续喝”。

作甚崇高?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并且勇往直前。
要知道张安国所在的敌营士兵数量是五万,以五十对五万是什么观点?你大爷还真是你大爷。
谁敢有见地?不服来比划比划!

“赤手领五十骑,缚取于五万众中,如挟狡兔。
束马衔枚,间关西走淮,至通昼夜不粒食。
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嗟叹,用是见深知。

——洪迈《稼轩记》

对付叛徒没人会手软,张安国被辛弃疾直接扛回建康,交给南宋朝廷发落。
被被判处当街游行示众,后砍头。
跟和尚比,他还算是个饱去世鬼。

再说回辛同学,他只是个22岁的热血男儿。
干了这么一场震天动地的的事儿。
他骄傲自满了吗?必须的,受人仰望的觉得倍爽。

人一出名是捂不住的,像辛同道这种走路自带吹风机的少年,加之被吃瓜群众吹成了三头六臂的神人。
南宋最高领袖人自然也要赏个官给他做做。

实在一个精彩人物受到一伙“软蛋”的赏识,是恐怖的事。
由于他们任用你并不见得是真的欣赏你,而是以为你有被利用的代价,比如可以背锅、可以消防、可以打混混。

小辛同道还是太年轻,太天真。
以为能就此展开他的驰骋疆场,戎马倥偬的辉煌人生。
谁曾想到,在叛逆师的这一段经历,竟成为了他生平中最洒脱快意清闲的日子。

03

倾国无媒,入宫见妒

虽说辛弃疾也是见过世面的人,但正儿八经当一回官,还是头一次。
内心活动的精彩程度不言而喻,就跟我们去吃自助餐一样。

首先来点什么,先吃肉还是吃海鲜,饭后来点甜品还是水果之类,事无年夜小,一片美好的蓝图在脑海中早已成形。

辛同学这回的官职是江阴签判,25岁的他就此真正开始了被猪队友拖累的生平。

辛弃疾是范例的北方男人,当时没有微博,没有百度,没有搜狗,以是他不知道南北方之间的差异。

实在南宋朝廷便是全体软蛋王朝,他们一向的作风是打不过就跑,跑不了就送金币。

可是我们的小辛同学是局外人,不理解。
他刚到南方时,想的全是如何着力光复我中原荣光,完成爷爷对自己的叮嘱。

加上宋高宗赵构曾对他的大胆行为点过赞,新帝宋孝宗也一度表现出想要规复失落地的硬气。

作为下属的小辛同学当然得跟上节奏,和大佬们保持同等的步伐。
以是在他任职后不久,就直接洋洋洒洒写了两篇著名的抗金干货。
一篇是《美芹十论》,另一篇是《九议》。

交给大佬审阅后,小辛同学一贯发急等待着领兵抗金北伐的指示,可是上面迟迟不见回应。

说好的收复失落地,报仇雪恨,秀肌肉呢?这完备便是欺骗感情嘛!
可怜我们的小辛同学不知道自己被当成了傻大个,一群饭桶常常diss他:说他负责就输了,好好活着不好吗!

可惜流年,忧闷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英雄泪。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由于无能,才变得无用。
但是无能的人总是非常巧诈,他们不干实事。
但会让别人去充当自己的冲锋队,在这一方面南宋王朝切实其实是慈禧的爸爸。

对付内忧外祸的臭皮囊,他们同等认为要先治内。
小辛你不是政治激情亲切飞腾嘛,那比如来江西经济有点大崩盘,人也有点不安分,你先去给我整整。

江西搞定了?不错不错,能者多劳。
昨儿有人跟我打报告说湖北那边有人要谋反了,朕正愁着安排谁去呢。
既然爱卿回来,赶明就去湖北一趟吧!

大佬,您看辛弃疾从湖北出差回来也有一段韶光,是不是该派他出去活动下筋骨了?您知道湖南一贯都是块硬骨头,没人治得服,要不派辛弃疾去治治?“嗯,就他了。

辛弃疾就这样从江西到湖北,再到湖南辗转。
做完了城管做消防员,切实其实就一个全能斥候,就差给他带上朵大红花了。

这么多年辛弃疾貌似过得比天子老儿还忙,然而他做过与军事有关的唯一一件事便是建立飞虎队。

由于南宋王朝里的那一帮子常常选择性眼瞎,湖南某些地区的治安环境一塌糊涂。

辛弃疾上任时,将那些常常一言不合就斗殴的兄弟,全给抓了起来。
(段位不一样,根本没有反抗的余地)不听话的直接给咔擦了。

处理完小混混后,为了杜绝后患,直接组了个威名赫赫的飞虎队。

大神脱手果真非同凡响,这支飞虎队在此后的几十年里“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
”无奈的是辛弃疾,不久又被调往别的地方连续充当消防员、警察叔叔。

君子无所不能而有所不为,让一个堂堂硬汉整天干些鸡毛蒜皮的事,无疑于用高射炮打蚊子。

04

日月如磨蚁,万事且浮休

青春一去不复返,奇迹一纵永无成。
曾经的小辛同学,转眼间进入了不惑之年变成了老辛。

然而除了岁月不饶人之外,官场对他更是不客气。
他直如竹筒,加上他豪迈倔强的性情和执着北伐的激情亲切,使他一贯被冷落。

其余,“归君子”的尴尬身份也阻拦了他仕途的发展。
南归十多年,年年被坑。

被坑多了,难免有归隐的动机。
淳熙八年(1181年)春,他在江西上饶,开工兴建带湖新居和庄园。

他把带湖庄园取名为“稼轩”,并以此自号“稼轩居士”。
有了安家乐业的动机,大抵是对当局失落望透顶。

别的俊男美女随随便便就能上头条热搜,自己发点文章还被删,切实其实是何不食肉糜!
归根到底不过是“刚拙自傲,年来不为众人所容”。

只有永久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
以是辛弃疾始终躲不过被坑的命运。

1181年台臣王蔺和如今的卓伟一个德行,总爱来点周一见。

发文特殊故意思,说辛弃疾“用钱如泥沙,杀人如草芥”。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大佬信了,跟玩似的,“把他给我炒喽!

英雄自有英雄的作为,词人自有词人的目光。
就这样一个山东大汉就硬生生地从疆场点兵,转变为笔尖飞扬。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清平乐·村落居》

我家的娃便是可爱,怎么看都好看。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西江月·遣兴》

来,老松头我没醉不用扶,我们来自拍一张,发个朋友圈。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顾,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青玉案·元夕》

过去专注于事情错过了她,老子以前情商是差了点。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情与貌,略相似。

——《贺新郎》

这座山贼好看,它估计也以为我长得俊吧,负责点说我俩形神还是高度相似的。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一丝微笑和一声嗟叹时时在他嘴边相遇,这微笑比嗟叹还痛楚。
提前退休的生活也不是那么的洒脱,这时朋友就显得尤为主要了。

淳熙十五年(1188年)冬,其好哥们陈亮听闻老辛过得很是忧郁,就从故乡浙江永康专程来看看辛弃疾。

这哥俩以前是都是抗金名将,特殊对脾气。
不过陈亮比辛弃疾还要惨点,三翻四次下狱还差点被砍头。

虽然他俩岁数也不小了,但对付抗金的动机是从未变过。
这次刚好太上皇宋高宗over,心想着可能会大战一场。

一个在桥头,一个在桥尾。
“老辛,侬在这!
”“呦呵,还怕我认不出来你?”“好久不见,咱俩得好好唠唠。
”“哈哈,酒饭管够。

难兄难弟见面自然是无所不谈,但寒暄过后,二人直奔主题:抗金!

从主和派太上皇和新帝之间的比较,南宋与大金之间的实力剖析,再到排兵布阵。
你一言我一句,激动时不是拍大腿便是拍桌子。

本来病怏怏的辛弃疾变得跟打了鸡血般精力焕发,一边饮酒一边笑得像个孩子。

情到深处自然吹,哥俩二人喝嗨了就交情互捧,你来我往,不亦乐乎。
这一段美好的辛陈鹅湖会商也成为了各大新闻的头条。

神州毕竟,几番离合?汗血盐车无人顾,

千里空收骏骨。
正目断,关河路绝。

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去世心如铁。

看试手,补天裂。

——《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

对在各种孤独中间,人最怕精神上的孤独。
陈亮没来之前,辛弃疾是孤独悲观的。
但“看试手,补天裂”一出,却让人由衷地信服面前的的大爷还能浴血疆场,杀敌无数。

但现实毕竟不是网上玩游戏,自己可以节制主动权与选择权。
陈亮回去后,被人诬陷入狱。
1194年,陈亮去世,享年五十二岁。
石友的遭遇与离世,让辛弃疾深感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疆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人间一大悲剧便是,一个英雄老了却仍旧年夜志壮志。
但比年老体衰更让人绝望的是:英雄无用武之地,面前无路。

05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有人大概会说,作为一个英雄,怎么那么随意马虎被打倒?不是我说,在生理本色方便,辛弃疾在当时秒杀一批文人墨客。
奈何不怕神一样的对手,最怕猪一样的队友。

鹅湖之会后他又陆续出山两次做官。
不过也只是出去打酱油,做群演。
演技比不上戏精,绍熙五年(1194年)夏,他又被罢官回上饶,住在瓢泉。

你说这样的耍人能不让老辛决意“便此地、结吾庐,待学渊明,更手种、门前五柳”吗?!

庆元二年(1196年)夏,辛弃疾在瓢泉过着世外桃源般的隐居生活。
既然能被人称为“词中之龙”,也是少不了游山玩水,饮酒赋诗的。

七十五年无事客,不妨两鬓如霜。
绿窗划地调红妆。
更从今日醉,三万六千场。

——《临江仙·戏为期思詹老寿》

啼鸟有时能劝客,小桃无赖已撩人。
梨花也作白头新。

——《浣溪沙·父老争言雨水匀》

喜草堂经岁,重来杜老,斜川好景,不负渊明。

——《沁园春·再到期思卜筑》

一副得意其乐的幸福样子容貌,实则肚量胸襟中燃烧着炎炎的烈火轰雷,表面上却必须装扮成一个淡泊镇静、不关心时势和世局的人。

然而只要朝廷一招手,他还是麾之即去,招亦须来。
由于贰心中杀敌的火依然不灭。

在1198到12035年之间,他先后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等职。
但1205年又被人穿小鞋,说他好色贪财。

所有精彩的人,生平中无一例外地受到这样那样的妒恼和怨恨。
只不过像辛弃疾生平都活得如此憋屈难过的并不多。

辛弃疾虽然不得重用,但他的业务能力大佬们都看在眼里。
认为廉颇老了,胃口都还不错。
辛弃疾不老也才六十多,眼看大敌在前,也只能请他出山了。

开禧三年(1207年)秋,朝廷再次起用辛弃疾带兵上阵,令他速到临安(杭州)履新。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薄暮。

同年玄月初十(10月3日),辛弃疾怆然离世,享年六十八岁。
只留下“杀贼!
杀贼!
”那不甘而绝望的声声叫嚣。

06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回顾叫云飞风起。
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究其生平,他能武亦能文。

如一匹渡江的天马,化成了江南游子,游子的吴钩割不断江北的离愁,也挡不住塞北的铁骑踏碎千里的莺啼;

赋尽新词,他尝尽了愁的滋味,更要遍尝风吹雨打,打尽了舞榭歌台金戈铁马的风骚。

无奈落得个:以此最近,忠义第一人,生不得行其志,没无一人明其心。

他眼力有棱,足以映照一世之豪;背胛重负,足以荷载四国之重。

可便是这样一位肚量胸襟壮志,凛然生气的豪杰,却没能在政治舞台上成为杀敌复国的英雄。
反而被投闲置散、无法杀敌立功、终极老于林泉实在让人咬牙切齿。

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去世,凛凛犹生。

我们的民族从来就不缺少英雄,但也不乏英雄迟暮的悲剧。

惟愿世间所有的英雄都有用武之地,而不是潦倒落幕,如牢中困兽沉寂生平。

———— end ————

古典书城(微信"大众年夜众号ID: gudianshuc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