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北宋墨客王安石就曾用“推门送青”四个字,形容远处群山的苍翠欲滴;晚唐墨客杜牧也用“多少绿荷相倚恨”,表达出一种怀才不遇的隐痛。

再如盛唐墨客杜甫描写自己囊中羞涩,就诙谐地说要留得一钱看;南宋墨客杨万里还用“小枫一夜偷天酒”,描述秋枫的残酷,令人不得不拍手鼓掌。

北宋一位才子也非常长于利用拟人手腕,读之让人印象深刻。
下面分享张耒鲜为人知的七律,用典无痕,描写精妙,“肥仙”果真脱手非凡。

《二十三日即事》

张耒鲜为人知的七律用典无痕描写精妙肥仙果真出手不凡

北宋 · 张耒

已逢妩媚散花峡,不怕艰危羽士矶。

啼鸟似逢人劝酒,好山如为我开眉。

风标公子鹭得意,跋扈将军风敛威。

到舍将何作归遗,江山收得一囊诗。

张耒,字文潜,由于体格比较肥胖,他还有一个“肥仙”的美称。
张耒是苏门弟子之一,他学识渊博,性情倔强,深受黄庭坚和苏辙等人的讴歌。
墨客由于被受到苏轼的牵连,也曾被贬到宣州、复州等地任职。
宋徽宗登基后大赦天下,张耒被起为黄州通判,终于结束了沉沦下僚的处境。

墨客有一次抽空带着儿子一起到庐山嬉戏,他们在返回的途中,又顺便欣赏了黄州附近的一些景点。
墨客瞥见峡谷中野花残酷,听见小岛上众鸟欢鸣,心情愉悦,诗兴大发,于是就题写了这首七律,表达了作者对新生活的憧憬之情。

作者在诗中如此描述:欣赏了散花峡的妩媚迷人,也就不以为峻峭的羽士矶有何惊险之处。
一起走来,枝头的鸟雀一直地鸣叫,彷佛逢人就想上去劝酒。
壮美的群山就像墨客的好友,远了望去,仿佛正眉开眼笑。

晴朗的天空一碧如洗,白鹭气度洒脱,悠然盘旋;江面上风平浪静,一向跋扈的江风,彷佛也在溘然间收敛了威严。
到家后该当如何赠送亲友,墨客希望面前秀美的江山,可以赐予自己满囊的佳作。

张文潜20岁进士及第,入仕后曾被付与龙图阁学士,后来还曾担当过润州太守,可见其才华卓越,堪昔时夜任。
经历了宦途沉浮,文潜变得更加成熟,也对新君充满了期待。
由于墨客心情放松,以是其笔真个景物才显得灵动活泼,引人入胜。

开篇点出黄州附近的两处游览名胜,作者分别用“妩媚、艰危”加以形容,都融入了作者的个人情绪。
墨客又以“已逢、不怕”进行连缀,表达了文潜喜好峡谷里的迷人景象、不惧险要高山的乐不雅观感情。

颔联采取拟人手腕,“啼鸟似逢人劝酒,好山如为我开眉。
”墨客心情陶醉,忘却烦忧,听见鸟鸣便以为悦耳,瞥见青山也像是碰着了故人,尽显作者与大自然相处和谐,彼此又可以进行互动,也形象地刻画出作者敞愉快扉、拥抱自然的宽广襟怀。

颈联又采取移情手段,“白鹭、江风”本来不具有人类的情绪,都是由于墨客心情惬意、乐不雅观向上,以是才以为这些自然景物或得意、或敛威。
“风标公子”出自杜牧的“白鹭潜来兮,邈风标之公子”,众人于是便以此作为白鹭的别称。

结尾表达出墨客喜悦和愉快的心情,“江山收得一囊诗”,只是简短的7个字,却显得如此豪迈和多情,既反响出墨客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又表示出作者长于从身边的景物获取灵感,从而写出惊天地泣鬼神的精良诗篇。

张耒的这首七律充满欢快气氛,作者虽然不提一个“乐”字,却在字里行间满溢着一种快乐心情。
全文采取了高超的表现技法,给人一种回味不尽的感想熏染,“肥仙”果真脱手非凡,不愧是苏轼得意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