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山书法原文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昂首红日近,回顾白云低。
宋朝有个小孩儿,特殊特殊聪明。七岁就能作诗,并且诗写的非常好,可以说出口成章。这个小孩儿叫寇准。史籍记载,有一次,他爸请别人饮酒,饮酒喝的正高兴的时候。客人请小寇准以附近西岳为题,作《咏西岳》诗。寇准面无惧色,老成得体,在客人面前踱步沉思,一步、二步,到第三步时,便随口吟出:“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昂首红日近,回顾白云低。”这四句流传千古的五言绝句。
还有一种说法:寇凖小时候读书很用功,并把稳不雅观察周围事物。西岳离他家很近。他七岁那年春天,他爸带他登西岳,小寇凖非常高兴。当他们登到西岳顶上纵目远眺时,瞥见渭水如带,群山皆小,广阔秦川一览无余。小寇凖赏心悦目,诗兴大发,写了这首五言绝句《咏西岳》。
虽然作诗韶光、场合说法不一,但都记载是寇准七岁作的。这首诗临场发挥,即景即情,别说孩子,便是大人也很难完成。虽然只有四句,而每一句都突显了西岳的嵬峨陡峭,气势非凡,十分贴切,准确地概括了西岳的风貌。“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是说啥呢?是说西岳高啊,比西岳高的只有蓝天了,没有那一座山与它一样高大雄伟。
“昂首红日近,回顾白云低”,是说抬开始来仰望蓝天,太阳仿佛就在你的头顶上;低头俯瞰脚下,云海就在半山腰环抱弥漫。“红日”后的“近”字,“白云”后的“低”字,都极准确地衬托了西岳的伟岸与陡峭。这里小墨客用夸年夜的手腕,在诗中没有直说西岳峭拔险要,雄浑苍茫,而是借用日月云雾,陪衬西岳的神秘博识。
这首诗很值得我们借鉴,一是在对仗方面,工致、严谨,自然天成,没有刀斧痕迹;二是选字方面,特殊精准,不露任何痕迹就衬托了西岳的高耸、巍峨与陡峭,如前两句中的“只有”、“更无”和后两句中的“近”、“低”,都用得十分到位,精当绝妙。无论对仗修辞手腕的利用,还是遣词炼字的功力,都非常好。全诗描写西岳的景致,人在顶峰,群山白云都在脚下,顶天立地,气候万千。句意明晰,措辞精当,气候阔大,仅用二十个字就道出了西岳的雄伟峭拔,是一首难得的好诗。一点不像是七岁孩子写的。
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墨客。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中兴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玄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垂死,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王树山书法 内容源自网络 请书友鉴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