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天下父母心”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句俚语,听说最早出自慈禧太后为其母亲富察氏祝寿所作的一首诗:世间爹妈情最真,泪血溶入儿女身。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诗自然算不上是好诗,不然早就流传开去了,乾隆天子写过一万多首诗,也没有一首传世的。以他们这样的身份写诗,诗写得再蹩脚,也不会有人苛责。不过,“可怜天下父母心”一句倒是时至今日尚广播于人口,只是大多数人不知作者是谁。
记得读中学时,语文老师几次再三告诫我们:这里的“可怜”不是作形容词用的“值得怜悯”,也不是作动词用的“怜悯”,而是“可爱”的意思。我还记得当时住在学校,常常有学生父母送米、菜和其他生活用品到学校,语文老师乘机发挥说:“父母为了你们能考上大学,不辞费力送来米和菜,天下父母对子女的拳拳之心是多么可爱啊。”我当时听了就产生了疑问,为什么一定是“可爱”呢?“天下父母对子女的拳拳之心是多么名贵啊”也讲得通吧?课后惴惴不安地去请教老师,老师沉吟少焉阐明道:“怜”有“爱”的意思,“怜”和“贵”则没有关系。
一贯以为老师的阐明不无道理,后来上了大学读的是外语专业,忙于记单词背课文,疏于母语的学习和提高,平时不去把稳汉语中一些字词的理解。直到后来接管了一项政治任务,要翻译国家领导人引用过的经典表述,包括古诗词和广为盛行的俚语等,溘然创造很多平时自以为理解的词句翻译时竟然无从下手了,一下子产生了“本领惶恐”!
于是开始补课,阅读一些古诗词的笺释笺注本和有助于提高古汉语及古典文学教化的书本,几年下来竟也颇有斩获。王力师长西席主编的《古代汉语》四册花了一年多韶光通读了一遍,张相师长西席编撰的《诗词曲语辞汇释》、杨树达师长西席的《高档国文法》《古书句读释例》和《词诠》、俞樾等著的《古书疑义举例五种》、徐仁甫的《广古书疑义举例》以及郭在贻的《训诂丛稿》和张永言的《训诂学简论》《词汇学简论》和《语文论集》等虽不能通读,但置于手边供随时翻阅查看之用。这样一顿恶补,虽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终非长久之策,我深知要切实提高古汉语和古典文学的教化非一日之功,需始终如一坚持不懈。
话题扯远了,回到对“可怜天下父母心”的理解上来。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里说:自唐朝以来,“可怜”二字连用,有三种意义。一、可怜,值得怜悯。杜甫《哀王孙》诗:“腰下宝玦青珊瑚,可怜王孙泣路隅。”二、可爱。杜甫《江畔独步寻花》诗:“东望少城花满烟,百花高楼更可怜。”三、可羡。杜甫《题终明府水楼》诗:“可怜来宾尽倾盖,何处老翁来赋诗。”我查了哈佛大学荣休教授宇文所安的杜诗英译,创造他把“可怜王孙泣路隅”译为:a pitiable young prince weeps at the roadside.“可怜”译为pitiable准确无误;“百花高楼更可怜”译为:the tall building,the “Hundred Flowers”,is even more attractive.将“可怜” 译为attractive,与“可爱”(loveable,lovely)庶几近之;而把“可怜来宾尽倾盖”里的“可怜”译为moving(冲动),则与“可羡”(enviable)有不小的间隔了。
张相师长西席的《诗词曲语辞汇释》里列有“可怜”条款,共举出了六种意思:可喜,可爱,可羡,名贵、可重,可惜,可怪。为了便于理解,我斗胆做一回文抄公,将六种释义及读者较为熟习的诗句例子抄录于后,并略作阐明解释。
可怜作可喜义者,王昌龄《萧驸马宅花烛》诗:“可怜今夜千门里,银汉星槎一道通。”说的是萧驸马娶了帝王之女,其可喜之情犹如牛郎织女银汉故事也。白居易《曲江早春》诗:“可怜春浅游人少,好傍池边下马行。”言可喜游人尚少,得以傍池闲步也。
其作可爱义者,怜有爱义,崔颢《王家少妇》诗:“舞爱前溪绿,歌怜子夜长。”钱起《谷口书斋》诗:“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此两例解释怜与爱互文,怜可作爱解,可怜即可爱。王维《戏题磐石》诗:“可怜磐石临泉水,复有垂杨拂羽觞。”此言磐石临泉之可爱。李白《清平调》诗:“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此言赵飞燕着新妆之可爱。杜甫《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诗:“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此言白碗之可爱。仇兆鳌《杜诗详注》里说:“先说得珍惜可爱,因望其急送茅斋。”阐明相同。宇文所安的英译:send some quickly to my thatched study,for they are worth cherishing(值得珍藏),没有译出白碗可爱之义。又杜甫《韦讽录事宅不雅观曹将军画马图》诗:“可怜九马争神骏,顾视清高气深稳。”此言神骏之可爱也。宇文所安译为:It is touching how those nine horses compete in divine pride,their turning glances are noble and pure,their tempers deep and steady. Touching有“动听的,动人的”之义,未必是“可爱”。
其作可羡义者,怜有羡义,李商隐《饮席戏赠同舍》诗:“珠树重行怜翡翠,玉楼双舞羡鵾鸡。”怜与羡互文见义,故可怜即可羡。白居易《长恨歌》诗:“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此羡杨家之贵盛也。金性尧师长西席《唐诗三百首新注》:杨贵妃受册封后,大姊嫁崔家,封韩国夫人;三姐嫁裴家,封虢国夫人;八姊嫁柳家,封秦国夫人。宗兄杨銛封鸿胪卿,杨锜封侍御史,杨钊(国忠)尤显赫,任右丞相,封魏国公。他们都得以分封了领地(列土),其贵盛足以令人倾慕。但金师长西席将“可怜”阐明为“可羡,可爱”,显得模棱两可,“可爱”之义在此似可商榷。
其作名贵、可重义者,韩愈《庭楸》诗:“客来尚不见,肯到朱门前。朱门众所趋,有客动百千。九牛亡一毛,未在多少间。往既无可顾,不往自可怜。”此言不往朱门者之名贵也。王安石《过刘贡父》诗:“故知今有可怜人,回顾纷纭斗筲窄。”此言见名贵、可重之人,乃知斗筲之人为鄙吝也。又王安石《白云》诗:“时来不道能为雨,直以无心最可怜。”此言白云无心之名贵也。
可怜,犹云可惜也。韩愈《赠崔立之评事》诗:“可怜无益费精神,有似黄金掷虚牝。”此言可惜白搭精神而无益也。又韩愈《榴花》诗:“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青苔落绛英。”言可惜无游人来赏花,任其谢落也。苏轼《罢徐州往南京立时走笔》诗:“可怜洪上石,谁听月中声。”言可惜无人听洪上水声也。陆游《示儿》诗:“齿落头童方悟此,乃翁见事可怜迟。”言可惜见事已迟也。
可怜作可怪义者,杜甫《解闷》诗十二首之第十一首:“翠瓜碧李沉玉甃,赤梨蒲萄寒露成。可怜先不异枝蔓,此物娟娟长远生。”先,本来之义。意为可怪者本来同为枝蔓所生之果实,而远地生者偏美也。宇文所安英译后两句为:Too bad they had not from the start thought such vines and branches rare—this thing is so lovely always growing far away.如果把too bad译为rather strange或者surprisingly就更好了。李商隐《贾生》诗:“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此怪汉文不问苍生而问鬼神也。叶葱奇师长西席《李商隐诗集疏注》对此诗有详解:这是借“贾生”来抒写怀才不遇之感的。拿汉文帝的求贤和贾生的才调竟然还不能相知,不能用其所长,这岂不是使人感叹无尽吗?商隐深负经世之志,但平生所遇相赏之人都只爱重他的文采,纯然把他当作专擅笔墨的文士看待,这是他一向郁郁不舒的憾事,以是借贾生来倾吐一下,“问鬼神”不过是借来抒发不遇真赏的感叹而已。墨客有经世之志,而所谓的相赏之人却不知,这岂非咄咄怪事!
陆游《平水》诗:“可怜陌上离离草,一种逢春各短长。”此怪青草之同是逢春,而成长的短长却各不同。
结合王力《古代汉语》和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两书来看,“可怜”二字有七种意义不同的阐明,我们回过分来阐明“可怜天下父母心”,我以为这句话里的“可怜”解为“值得怜悯”、“可爱”、“名贵”彷佛都无不可,没有必要胶柱鼓瑟,只局限于“可爱”一解。
末了顺便一提,张相师长西席的《诗词曲语辞汇释》一书,不仅为治古汉语和古典文学者所看重和倚重,而且也为从事文学创作者所欣赏和喜好,记得孙犁师长西席曾经说过:“张相那本《诗词曲语辞汇释》,我以为很有用,没事翻翻,对创作有好处。”说得极为中肯。
作者:吴其尧
编辑:安 迪、钱雨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