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碑安顿在位于万州区繁华地段的六角亭内。本版图片均由崔力摄
太白岩陡峭的上山路。
“惊回晓梦不成眠,起看江行欲曙天。水气岚光分不出,鸟声啼破万峰烟。”
古时万州是啥样?清代墨客百保曾在诗歌《万县晓起》中描述了其清晨时的美景——山间雾气经日光照射发出的光彩与水汽稠浊,鸟儿的声音冲破烟雾环抱的重山。
万州历史悠久,东汉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刘备分朐䏰(古代县名)地置羊渠县,为万州建县之始;唐代武德二年(619年)置南浦郡,武德八年(625年)改南浦郡为浦州;贞不雅观八年(634年)改浦州为万州。
万州上束巴蜀,下扼夔巫,是长江三峡文来岁夜通道的主要坐标。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上风,历代名流雅士乐不思蜀。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黄庭坚、陆游等都来过万州。在他们的笔下,古万州的俏丽风光、风土人情被定格在诗歌中,让人回味无穷。
古诗中的万州蛮荒却绝美
据史料记载,万州有诗传世始于唐代初年。以此为出发点,到辛亥革命前夕,来此寄情抒怀的墨客相继而来,个中不乏大量名家。在这长达1000多年的韶光里,是谁为万州写下第一首诗呢?
“目前我们找到的关于万州最早的诗,出自唐代大墨客陈子昂。”万州区委宣扬部常务副部长陈志见告,在2013年出版的《历代诗词咏万州》中,收录了280位墨客的1052首诗篇,个中民国以前的诗有200多首。而由陈子昂所写的《万州晓发放舟乘涨还寄蜀中亲朋》作为写万州的第一首诗,放在了书的开篇。
“空濛岩雨霁,烂熳晓云归。啸旅乘明发,奔桡骛断矶……”在这首诗中,陈子昂用浪漫的笔触“画”下了一幅万州晨间美景的素描,诗中的“远岸”与“孤烟”犹在面前。
对万州山水感兴趣的不但陈子昂一人。创造,在《历代诗词咏万州》中,大多都是山水诗。
宋代墨客范成大在五言诗《万州》中,用“穷乡固瘠薄,营营谋食艰,寂寂怀磗诉”等诗句详尽描述了万州的穷瘠;诗圣杜甫也在《放船》中形容万州“荒林无径入,独鸟怪人看”……
“古时,与中原城市比较,万州属于蛮荒之地,难免不让墨客们发出这样的感叹。”陈志说。
然而,比起贫苦,让墨客们印象更深的,是万州的美景。比如,清代墨客李调元就在《万县杂诗》中发出“路入巴东何处好,万州郭外最清奇”的感叹;苏轼用“飞檐如剑寺,古柏似仙都”,描写出万州木枥不雅观的美景;对付万州著名的景点天生桥,明代墨客张佳胤留下了“青溪百丈断青山,天造虹梁锁碧湾”的诗句……
黄庭坚无缘岑公洞留诗写遗憾
1101年2月的一个夜晚,一位墨客坐着肩舆,准备与朋侪向着万州岑公洞出发。谁料夜雨连绵,道路泥泞,他只好作罢,并在遗憾中赋诗以记。
这位墨客正是北宋大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随行朋侪是当时的万州太守高仲本。
在古代,位于万州翠屏山麓的岑公洞,险些是墨客们来到万州后一处“非去不可”的景点——在万州山水诗中,关于岑公洞的诗歌险些占了一大半。陆游称这里:“乳石床平可坐卧,水作珠帘月作钩。”冯时行惊叹这里:“暂来如可老,长住不难仙。”唯有黄庭坚,留下一份遗憾。
黄庭坚所写的诗歌名为《万州太守高仲本宿约游岑公洞而夜雨连明戏作二首》。在诗中,他讲述了自己本与好友高仲本约好游岑公洞,但因下雨而未成行的情状:“肩舆欲到岑公洞,正怯冲泥傍险行。应是岑公闭清境,春江一夜雨连明。”他还在诗中感叹,“今日岑公不能饮,吾侪强健可频频。”意思是,本日岑公虽不能饮酒,但拥有强健身体的我们,却大可趁此雨夜畅饮。
岑公究竟是谁?据《蜀中名胜记》载:“岑公名道愿,本江陵人,隋末避地隐此岩下,百余岁,肌肤若冰雪。积二十年,尸解去。”万州区博物馆副馆长颜泽林先容,岑公被当地百姓看作“神仙”,他居住过的石洞被称为“岑公洞”。由于风景柔美且有神仙传说,这里成为历代文人骚客的重点吟诵工具。三峡蓄水后,岑公洞已被淹没在水中。
那么,黄庭坚是在若何的情形下来到万州的呢?这就不得不提到他在万州留下的传世名作——散文《西山题记》了。
“庭坚蒙恩东归,道出南浦。”《西山题记》在开篇就道出其来万州的背景:被贬的黄庭坚奉诏复官,途经万州。诗中的“南浦”正是现在的万州。
万州本土学者郑永松先容,未能游成岑公洞的黄庭坚,不久后写下了《西山题记》。
在《西山题记》中,黄庭坚发出“凡夔州一道,东望巫峡,西尽存阝马阝,林泉之盛,莫与南浦争父老也”的感叹。文章被人刻在石壁上,名曰“西山碑”。
如今的西山碑已成为市级文保,安然“栖息”在万州区高笋塘广场的一座六角亭内。看到,西山碑高1米旁边,共21行,笔意老辣,神韵绝俗。全碑共173字,是巴蜀现存黄庭坚题刻中篇幅最长、字数最多的一件。
李白是否到过万州太白岩
在万州,一提到诗仙李白,人们的第一反应便是当地古迹太白岩。太白岩也正是黄庭坚所写的西山,也叫西岩。
那么,李白和太白岩究竟有什么关系?他在这里又留下若何的诗篇?
为了探求答案,与当地学者来到位于万州城北的太白岩。
这处山岩绝壁陡崖,林木茂密。虽然一起上有防护栏作为保护,但踩在险要而陡峭的石梯上,心中仍有一丝胆怯。
“李白啊,曾在这山里饮酒下棋,住了良久哦。”听说我们为李白而来,住在附近的居民、60多岁的李凤娇打开了话匣子,“听说,有天晚上,李白在饮酒的时候,飞来一只五彩金凤,李白喝完酒后仰天算夜笑,跨上金凤飘然而去……”
“正是由于这段传说,西岩被后人称为‘太白岩’。”万州本土学者杨耕华先容,为此,有人还写下了“谪仙醉乘金凤去,大醉西岩一局棋”的诗句。至于这诗句的作者是谁,却不可考。
除了“醉乘金凤”外,当地还流传着李白在此读书的传说。然而,李白是否真的来过西山?
杨耕华先容,自东晋至民国,历代文人多到太白岩刻石题字,太白岩现存摩崖石刻50余处,但个中并没有李白的诗文。李白在万州留下的两首诗《春于南浦与诸公送陈郎将归衡岳并序》《赋得白鹭送宋少府入三峡》,也没有提到西岩。
不过,这个疑问在其他墨客的诗句中却彷佛有端倪可寻,比如曾到过万州的唐代墨客郑谷就在《蜀中三首》中写下“云藏李白读书山”的诗句;唐代著名女墨客薛涛也在万州写下七绝《西岩》:“凭栏却忆骑鲸客,把酒临风手自招。小雨声中停去马,夕阳影里乱鸣蜩。”个中的“骑鲸客”指的正是李白。
“来万州时,薛涛特意到西山追忆李白。”杨耕华说,在《西岩》中薛涛详细描述了来西山的情景——凭栏凝西岩,墨客仿佛瞥见李白把酒临风不断地招手。于是在沥沥小雨中,她拴住马匹徒步登山,面前的西岩在夕阳的照映与蝉鸣声中彷佛仙景一样平常。
虽然史料上没有关于李白来西山的确牢记录,但李白却早已走进万州人的生活。如今,大年初一到太白岩望远,已成为万州人的习俗;万州仍旧保留着两条与李白有关的街道:“太白路”与“诗仙路”;此外,太白岩山顶公园方案也于近日出炉,公园设计以不雅观山水、品诗画为紧张内容,园内还将打造不雅观景平台、诗仙广场等32个景点。
“现在的万州城市变革虽然很大,但古诗词却仍在万州民气中留下不灭的印记。”陈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