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何时开始饮茶,大家言殊,莫衷一是。
唯大体上可谓开始于汉,而盛行于唐。
唐以前饮茶,陆羽《茶经》卷下《六茶之饮》概为言之,谓:\"大众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齐有晏婴,汉有扬雄、司马相如,吴有韦曜,晋有刘琨、张载、远祖纳、谢安、左思之徒,皆饮焉。
\"大众但多非史实。
纵是史实,非加申述,亦不易明。

《茶经》云:神农《食经》\"大众茶茗久服,有力悦志\"大众(刘源长《茶史》卷一)。
陆羽《茶经》以为饮茶起于神农氏,然《食经》为伪书,尽人皆知,不敷为凭。

一字至七字诗·茶

唐-元稹

诗词鉴赏尘心洗尽兴难尽 一树蝉声片影斜古诗词中的茶

茶。

喷鼻香叶,新苗。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独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一字至七字诗,俗称宝塔诗,在中国古代诗中较为少见。
元稹的这首宝塔诗,先后表达了三层意思:一是从茶的本性说道了人们对茶的喜好;二是从茶的煎煮说到了人们的饮茶习俗;三是就茶的功用说到了茶能提神醒酒。
翠绿,喷鼻香清高,味甘鲜,耐冲泡。
此茶不仅可以消暑解渴生津,而且还有激情的助消化浸染和治病功效。
此诗一开头,就点出了主题是茶。
接着写了茶的本性,即味喷鼻香和形美。
第三句是倒装句,说茶深受“诗客”和“僧家”的爱慕,茶与诗,总是相得益彰的。
第四句写的是烹茶,由于古代饮的是饼茶,以是先要用白玉雕成的碾把茶叶碾碎,再用红纱制成的茶罗把茶筛分。
第五句写烹茶先要在铫中煎成“黄蕊色”,尔后盛载碗中浮饽沫。
第六句谈到饮茶,不但夜晚要喝,而且早上也要饮。
到结尾时,指出茶的妙处,不论古人或者今人,饮茶都会谈到精神饱满,特殊是酒后饮茶有助醒酒。

山泉煎茶有怀

唐-白居易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尝茶

唐-刘禹锡

生拍芳丛鹰觜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满碗花。

与赵莒茶宴

唐-钱起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唐代饮茶风气日炽,上自权贵,下至百姓,皆崇尚茶当酒。
茶宴的正式记载见于中唐,大历十才子之一的钱起,曾与赵莒一块办茶宴,地点选在竹林,但不像“竹林七贤”那样狂饮,而因此茶代酒,以是能聚首畅谈,洗净尘心,在蝉呜声中谈到夕阳西下。
钱起为记此盛事,写下这一首《与赵莒茶宴》诗。

全诗采取白描的手腕,写作者与赵莒在翠竹下之下举行茶宴,一道饮紫笋茶,并同等认为茶的味道比流霞仙酒还好。
饮过之后,已浑然忘我,自我觉得分开尘世,尘凡杂念全无,齐心专心寂静了无痕。
俗念虽全消,茶兴却更浓,直到夕阳西下才尽兴而散。

茶诗

唐-郑遨

新苗喷鼻香且灵,吾谓草中英。

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

惟忧碧粉散,常见绿花生。

最是堪珍惜,能令睡思清。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唐-皎然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喷鼻香。

与元居士青山潭饮茶

唐-灵一

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喷鼻香茶爱此山。

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西江月(茶词)

宋-苏轼

龙焙今年绝品,谷帘自古珍泉。

雪芽双井散神仙。
苗裔来从北苑。

汤发云腴酽白,盏浮花乳轻圆。

人间谁敢更争妍。
斗取红窗粉面。

满庭芳·茶

宋-黄庭坚

北苑东风,方圭圆璧,万里名动京关。

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烟。

尊俎风骚降服,降春睡、开拓愁边。

纤纤捧,研膏浅乳,金缕鹧鸪斑。

相如,虽病渴,一觞一咏,宾有群贤。

为扶起灯前,醉玉颓山。

搜搅胸中万卷,还倾动、三峡词源。

归来晚,文君未寐,相对小窗前。

摊破浣溪沙(茶词)

宋-周紫芝

苍璧新敲小凤团。
赤泥开印煮清泉。

醉捧纤纤双玉笋,鹧鸪斑。

雪浪溅翻金缕袖,松风吹醒玉酡颜。

更待微甘回齿颊,且留连。

好事近(茶)

宋-王庭

宴罢莫匆匆,聊驻玉鞍金勒。

闻道建溪新焙,尽龙蟠苍璧。

黄金碾入碧花瓯,瓯翻素涛色。

今夜酒醒归去,觉风生两腋。

武陵春(茶)

宋-谢逸

画烛笼纱红影乱,门外紫骝嘶。

分破云团月影亏。
雪浪皱清漪。

捧碗纤纤春笋瘦,乳雾泛冰瓷。

两袖清风拂袖飞。
归去酒醒时。

温馨提示 中国好诗词

非常感谢您关注@中国好诗词!
如果您有好的诗词、散文、小说等原创作品,请直接回答微信或发送邮件到:274158273@qq.com进行投稿,您可以附上您的个人简历、照片及个人哀求(是否署上真实姓名等特殊哀求),同时如果您有好的建议或想法,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再次感谢您的支持!

中国好诗词 欢迎订阅

如果您以为文章值得分享,请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或分享朋友圈

中国好诗词,风雅颂古今!

请关注@中国好诗词,微旗子暗记:qq274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