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都城之西,有山焉,蜿蜒磅礴,首太行,尾居庸,东向而北绕,实京师雄不雅观也。

予自童时尝嬉游其胜。
比长登仕,身系于公,无因而遂者屡矣。
今年玄月七日,偶休暇,即速二三友连镳②出阜城门。
指山以望,则烟霏杳霭,近远参差,旧路恍然如梦。

沿溪而北,境渐开豁。
梵寺仙宫,盘列掩映,廊檐台榭之覆压,丹雘金碧之炜煌,殆不可数计。

乔宇游西山记原文及翻译

又二十里为西湖③,即玉泉所潴④者。
堤之东,则稻畦千亩,接于瓮山之麓。
上有寺,曰圆净,因岩而构,砌为石磴数寻,游者必拾级聚足以上。
绝顶有屋,曰雪洞,俯面西湖之曲。
由(洞)中而瞰,旷焉茫焉,如驾远翮凌长空。
予与客浩歌长吟,举酒相属。
时天高气清,木叶尽下,平田远村落,绵亘无际。
虽不出咫尺之间,而骋眺于数百里之外。
群峰拱乎北,众水宗乎东,荡胸释形,将与寥廓者会。
已而客进曰:“此地美矣!
西山之胜,恐未止如是。
夫登高不蹑其巅,池深不穷其源,要非好奇者。
”于是复命驾西往。
蹈长桥,渡盘涡,又五里,抵玉泉山下。
山下泉出如沸,有亭,为宣皇驻跗⑤之所。
蓄为池,清可鉴毫发,扣之而金石鸣,洒之而风雨至。
其泷愈远,其势愈冲融崩清,所谓西湖之源也。
岸则桧柏松杉之荫郁,洲则芰蒲菱荇之偃敷。
幽龛古洞,行宫荒台,又争奇献秀于旁边。
予乃踞大石,濯清流,颓乎其既醉,浩乎其忘归,不知世间何物可以易此乐也!

夫西山之胜,虽非一日所周,然瓮山之高旷,玉泉之幽邃,其大率已得之矣,抑何必步赞元,披蒙翳,如邓诜之数月山行者,然后为快耶?且兹山自唐虞以来,高下数千年,或为列国,或为名藩,或盘据于英雄,或侵并于戎狄,咸未有大一统如今日者,岂天固遗之以壮我国家哉!

(取材于明代乔宇《游西山记》)

注释:①西山,位于北京市西郊。
著名的风景点有万寿山、玉泉山、喷鼻香山、卧佛寺、樱桃沟等。
②连镳:策马并进。
③西湖:即昆明湖。
④潴:堆积。
⑤驻跗:帝王出行暂住的地方。

译文:

京城西面有一条山脉,蜿蜒起伏、气势磅礴,首(西)连太行山,尾(东)接居庸关,先迤逦向东,又绕向北面,实在是京都一大壮丽的景不雅观。

童年时期,我曾多次在那俏丽的山中嬉戏。
到了成年,做了官,总是百事缠身,一贯找不到机会去重游。
今年玄月七日,我难得休了一次假,立即就约请了二三好友,策马并辔出了阜城门。
遥指前面,只见云雾环抱,群峰参差错落。
行走在童年踏过的旧路上,忆及往事,恍惚如梦。

沿着溪流往北走,境界逐渐开阔起来。
这里,佛寺道不雅观星罗棋布,相互映衬;亭台楼阁鳞次栉比,金碧辉煌,险些不可数计。

又向前行进了二十里便到了西湖,是玉泉水积聚而成的。
湖堤以东,稻田千亩,一贯相接到瓮山山麓。
瓮山上有座寺庙,叫圆净寺,它寄托着山岩构筑而成,那石砌的台阶有好几丈高,游山的人上攀时得一步一歇。
山项上有座屋子,名叫雪洞,向下正对着西湖曲隐之处。
从雪洞中鸟瞰,湖水浩荡、迷蒙,顿觉自身如展翅高飞,凌驾青空。
我跟朋友们在这里高歌长吟,不断地举杯劝酒(兴致淋漓)。
当时正是天高气爽的深秋,树叶纷纭着落,那平旷的野外,辽远的村落,连绵不断,一望无际。
我虽然寸步未挪,却能纵目远眺到数百里以外。
北面,连绵的山峰环抱着,拱卫着;东方,蜿蜒的溪流汇聚着,奔驰着……这壮丽的景象,使人胸襟开阔,险些忘掉了自身的存在,彷佛同那雄浑浩茫的宇宙融为一体了。
这时一位朋侪建议说:“这地方真美!
然而西山的胜景恐怕不止如此吧?如果攀登山峰不登上它的巅顶,游历河川不寻到它的源头,那就绝不是真正的探奇访胜者。
”于是我们又策马西行。
跨长桥,渡湍流,又走了五里,抵达玉泉山。
只见山下清泉突涌,如沸汤翻滚。
泉旁有座亭子,是宣宗天子出行时住过的地方。
泉水积蓄成池,明澈如镜,能照见根根细发。
泉水叩击石峰,发出金石般清脆悦耳的响声;喷涌上去的泉水洒落时,彷佛风雨来临。
泉流奔涌而去,流得越远,水势越大,涛声越响——那便是西湖的源头了。
岸上,桧、柏、松、杉等树木葱茏茂密;洲中,芰、蒲、菱、荇等水草铺绿展翠。
附近,那幽深的佛龛、古老的洞穴和年深日久的行宫台榭又纷纭争奇献秀。
于是我坐在一块大石上,把双脚伸进那清澈的泉流中,陶醉忘情到不能自持、乐而忘返的程度,真不知世上还有什么东西能够换取这无限的乐趣!

西山的胜景,虽不是一天之内就能游遍的,然而瓮山的嵬峨开阔,玉泉山的幽深邃远,我已经大致领略到了,又何必去翻山越峰,披荆斩棘,像邓诜那样成年累月跋涉在群山之中,方才感到畅快呢?再说,这两座山从唐尧虞舜以来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它时而属于诸侯,时而属于藩邦,时而被豪强盘据,时而被异族盘踞,全都没有像本日这样属于一统天下,这难道不是上天本来就留下了它,从而使我们的国家更加壮丽雄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