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色,独属咱种花家的色彩美学,当知道,这一个个如画如诗的颜色称谓,由千年文明缔造,是我们先人行经天地之间馈于后人的风雅与情趣、热爱与细致,光是念出来,都醉了!

取十六种绝色共赏,想问:到底什么样的人间,才配得上如此绝色?!

老祖宗的色彩审美

真真太绝了!

一文读懂春晚满庭芳国色里的中华色彩美学

01

东方既白

苏东坡在《赤壁赋》中写道,苏子与客“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黎明时分,天空蓝蒙蒙透点白的颜色,在墨客的想象中就叫做“东方既白”。

此后,很多文人都描写过这个颜色——东方既白,这种具象加上意象的颜色特色,是中国独占的。

02 暮山紫

最早涌如今王勃的《滕王阁序》:“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墨客站在夕阳的山前,由于烟雾笼罩,山透出薄紫色的光,因此他把它叫作“暮山紫”。
绝代英才在绝篇中一骑绝尘,也在绝色中流芳于世。

03 福色

“乾隆中,尚玫瑰紫,末年,福文襄王好著深绛色,人争效之,谓之福色。
”此外,《扬州画舫录》还有记载,“近用高粱红、樱桃红,谓之福色”,福色,见字快意,这福泽满满的祝福也被纳入个中了。

04 朱颜酡

亦作“酡红”利用,“酡”始用于唐,多指饮酒酡颜貌,李白诗云“落花纷纭稍觉多,美人欲醉朱颜酡。
”此色自带画面感,且颇有灵气,美人如花如玉“酣”态可掬,飞来一点绯色尽添可爱。

05 螺子黛

“妩媚不烦螺子黛”,被《甄嬛传》《琅琊榜》提到后大热的“螺子黛”,是古时从波斯国入口的昂贵矿物颜料,呈蛾绿色,和螺壳的螺青色一样。
同样,“青雀头黛”是跟青雀鸟头一样的颜色。

06 西子

从“欲把西湖比西子”中取得“西子色”,像西湖水一样的绿色,这抹天赋的清新,用来润色过酒色,也用以润色衣饰色彩。

07

玄天

“玄”为何?玄是在一天的开始,太阳将要从地平线出来的时候,天空呈现出的黑中透红的颜色。
这一刻甚短,若是你在野外等着日出,看到那种喷薄欲出的红了,便是看到古人记录那一霎时的“玄”了。

08 纁(xūn)黄

这个颜色是在一天的结束,太阳还没有沉下去时,天空折射出来的红黄交织的余光,可能再晚一分钟,天就暗下来了。

玄和纁组成了中国古代非常隆重的颜色。
大多数的朝代,天子敬拜时穿的衣服都是上玄下纁,以此来表达中国人对天地的敬畏之心。

09

天水碧

此绝色,来自南朝李后主的宫廷,还引出了一个颇有美感的意外,听说有一回宫女在给衣裳染色,结果晚上忘却收衣,被露水打湿了,第二天却惊喜创造被露水染出来的衣服,变幻出了在蓝绿之间的颜色,“自是宫中竞收露水,染碧以衣之”,“天水碧”由是得名。

10 海天霞

海天霞来自明代。
听说是当时的织染局染出了一个新色,叫做“海天霞色上轻罗”,就像海上的霞光染到了罗衣上,想来就相称动人!

要知道,绫罗绸缎中的“罗”是很轻薄的,当时要穿此色罗衣,还有讲究:表面一定要罩上天青色和竹绿色的罗衫,“瑟瑟波纹衬海霞”,透着从诗意里打捞出来的贵气,有别于大红大绿,非常文雅。

11

天青色

一句“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令许多人体会了这空濛之色的意境之美。
天青色,大雨过后,云彩裂开的缝隙里露出的色彩,有点类似嫩青色,但不是刺目耀眼的青、碧和蓝。

有人说,天青色是宋瓷和宋人的底色,清澈通透,似玉非玉。
一抹雨过天青,那种不经意的自然美,叫人念念不忘。

清乾隆天青釉六方瓶 都城博物馆

图自@动脉影

12 窃蓝

古人在表达低饱和度时的用词,也极故意思。
就说这“窃蓝”,好似在说是偷来的一点点蓝,仿佛颜色也有了自己的出生。
还有“弗肯红(注:谐音‘不肯红’)”“盗骊(注:浅玄色,凡言窃、盗,皆借色、浅色)”“无心绿”,色彩一全体活了起来,有了脾气秉性。

13 三公子

唐代三品以上服紫,此处三公子,代指三公高官服色之紫。
只念名字,那种正统儒雅之感就出来了。

14

檎丹

林子里的野苹果会吸引禽鸟来啄食,来啄食的禽鸟又吸引来了捕鸟的人,这就转成了“林擒”。
古布告,“白逾委毒,赤过擒丹”,“擒丹(檎丹)”便是野生红苹果的颜色。
单是两个字,就浸着果喷鼻香,逸出一幅意趣盎然的花鸟画。

15 月白

月白非白,而是一种淡淡的蓝,玉轮照在白雪上泛出的清雅颜色。
染布时,把白布在蓝靛的水里轻轻地过一下,留下的那个颜色便是月白色。
且看此色造物,颇有遗落人间之感。

宋~明钧窑月白釉尊 上海博物馆

图自@动脉影

16 沧浪

玄奘在《大唐西域记》里讲“水色沧浪,波流浩汗”,《吕氏春秋》中提到,“苍狼,青色也。
在竹曰‘苍筤’(注:古代多指青竹),在天曰‘仓浪’,在水曰‘沧浪’”。
“沧浪”是春天初生竹子之色,亦多指大江大河的颜色。

图文转载来源 | 央视新闻

内容丨整编自总台春晚创意节目《满庭芳·国色》 策划、中国色彩专家郭浩著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