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似美人将迟暮,无计留得春常住。
桃花喷鼻香是美人喷鼻香,桃花潋滟美人面。
东风裁柳美人袖,落梅缤纷摆上花。
只叹美人生白发,如丝苦处徒顾虑。
春光妖冶,万物复苏,却无法驱散忧闷苦闷,思念萦绕心头。
东风轻轻拂过,唤起心中那份深深的思念,仿佛桃花盛开,绿意融融,让人陶醉在这春天的怀抱。
—01—
春思
宋·蔡槃
自觉无春思,春长在面前。
天晴梅堕雪,地暖草生烟。
独步迷山影,空肠饱涧泉。
乡心徒耿耿,为客又经年。
东风漫卷之际,墨客自述心中并无刻意寻觅春意之举,然而春色却已悄然遍布面前。
当天空放晴时,梅花瓣犹如雪花般翩然飘落;温暖的地气使得草地泛起朦胧的薄烟,一片活气盎然的景象。
独自行走于山间,脚步迷失落在斑驳陆离的山影之中,腹中空空如也,唯有清澈甘冽的涧泉水丰裕其间,仿佛饮下了全体山谷的宁静与淡泊。
只管身处在这一派妖冶春光里,墨客内心却始终萦绕着难以消解的乡愁。
那缕铭心镂骨的思乡之情,犹如春草一样平常,在心底默默成长,经年累月,身为异域客的他又度过了一载春秋。
这首诗借由春天的景致,流露出墨客对故土深深的怀念和作为游子的孤独心境。
墨客看似无意眷恋春情,实则处处透露出对家乡的刻骨思念,连同那春日的梅雪纷飞、草长烟暖,都成为触发其乡愁的载体。
墨客以行云流水般的笔触,描述出一幅生动的春景画卷,而在这画卷背后,涌动着的是那潜藏于心灵深处、绵延不断的思乡情怀。
—02—
春思
宋·方岳
东风多可太忙生,长共花边柳生手;
与燕作泥蜂酿蜜,才吹小雨又须晴。
东风吹拂,彷佛劳碌不已,总是在繁花簇拥的岸边、杨柳依依的野外尽情溜达。
它与轻盈的燕子一同穿梭,帮忙它们筑巢造窝;又陪伴勤奋的蜜蜂采集花粉,酿造生活的甜蜜。
刚刚吹送一阵润物小雨,便迫切地呼唤阳光重现,让大地迅速规复妖冶与暖意。
东风以其拟人化的形象,展现出一幅活气勃勃的早春图景。
墨客通过东风的视角,捕捉到春天万物复苏、活气盎然的瞬间——它是燕子构筑家园的助力者,是蜜蜂采蜜酿蜜的伙伴,也是调节气候、催发生机的青鸟使。
东风的劳碌正好映射出大自然的繁忙与和谐,同时也寓含着墨客对付生活细腻入微的不雅观察和对世间美好事物的热爱。
东风的来去匆匆,正如生活中那些短暂而美好的时候,令人不禁感叹光阴易逝,却又倍加珍惜每一瞬的美好。
东风的变幻无常,亦似人生的弯曲进程,提醒我们笑对风雨,乐不雅观向前。
全诗没有直接抒发个人情绪,却在描述春意盎然的场景中,自然而然流露出对生活充满激情亲切与期待的情绪基调,让人感想熏染到一种深深的人文关怀和诗意盎然的生活哲学。
—03—
春闺思
唐·张仲素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
城墙边的柳树苗条优柔,随风摆动,田间小路上的草儿青青翠绿。
一个女子倚树凝思,一动不动,手里提着个空“笼”,昨天晚上梦到了在渔阳戍边的丈夫,本日回味梦境,不知道丈夫他现在怎么样了。
夜梦渔阳,正解释她整日记挂,却因昨夜之梦,本日又多了一种斟酌。
思妇的难言之苦,怨怅之情,不着一字而已跃跃言下。
这大抵是思念深入骨髓,思念已经不分昼夜萦绕于心。
—04—
玉楼春·春思
宋·严仁
东风只在园西畔。荠菜花繁胡蝶乱。
冰池晴绿照还空,喷鼻香径落红吹已断。
意长翻恨游丝短。尽日相思罗带缓。
宝奁明月不欺人,嫡归来君试看。
园子的西畔,东风吹拂,那里荠菜花繁茂盛开,蝴蝶穿梭其间,纷飞曼舞。
通亮晴空下的冰池映照着碧绿的水面,宛如一壁镜子映射着天空;
而那喷鼻香气四溢的小径上,花瓣已然飘落殆尽,只剩下满地落红被东风轻轻吹散。
主人公溜达在这春意盎然却又略带寂寥的庭院,心中翻涌起绵绵不尽的思绪。
她惋惜春日短暂如游丝,仿佛难以承载她那漫长的相思之情。
整日沉浸在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中,使得她腰间的罗带也显得愈发明松,仿佛这无形的顾虑正悄无声息地抽扯着她的心弦。
她把深深的思念寄托在装满珍宝的镜匣中,那轮皎洁的明月见证着她的朴拙情绪,不掺一丝虚假。
她怀揣着一种期待,在心底默默许下欲望:“嫡归来,你且来看看,这明月之下,宝奁之内,蕴藏的是我对你的无尽思念与不变的期待。”
词中细腻地刻画了春日景致与闺中女子的繁芜心境,那如画的春景与内心的哀愁形成光鲜比拟,既有对美好春光流逝的惋惜,又有对远方亲人早日归来的殷切期盼。
词人的笔触奥妙地借春景抒发闺怨,让人感想熏染到闺中女子的柔情与刚毅,其情深意长,尽显婉约之美。
—05—
春思
唐·皇甫冉
桃红柳绿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早春时节,黄莺与燕子呢喃细语,仿佛向世间发布新年的到来,然而那远在马邑、龙堆之间的征途,却是数千里之遥。
身居繁华都城,家园紧邻皇家园林——汉苑,但心绪却随着皎洁的明月超过千山万水,直抵他乡胡天,那里有她深深牵挂的亲人。
她于闺房之中,织锦传书,倾诉着绵绵不断的离愁别恨,那些编织在丝线里的字句,是对远方深情的呼唤与无尽的遗憾。
高楼上花枝飘荡,彷佛在嘲笑她孤枕独眠的寂寥,这一幕更衬托出她内心深处的思念和孤独。
墨客转而寄语边陲统帅窦车骑将军,温婉地讯问何时能够凯旋班师,让战旗再度飘扬在燕然山的峰峦之间。
此问饱含着思妇对和平生活的神往以及对远方征战亲人的期盼,她的心愿犹如春日里的花朵一样平常,虽经寒霜仍渴望绽放。
墨客利用丰富的象征与寓情于景的手腕,将妇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与对和平团圆的深深渴望。
—06—
如梦令·春思
宋·苏轼
手种堂前桃李。无限绿阴青子。
帘外百舌儿,惊起五更春睡。
居士。居士。莫忘小桥流水。
庭前亲手植下的桃李已蔚然成荫,满目翠绿中点缀着点点青涩的果实,盎然活气昭示着光阴的流转。
帘幕之外,清晨时分,百舌鸟的欢鸣声冲破了春日安谧,也唤醒了沉醉于春梦的主人。
唤一声“居士”,再唤一声“居士”,词人自谓,那清脆的鸟鸣声似在提醒他:在这繁花似锦、绿意盎然的春日里,切莫忘却曾经那段与石友共度的小桥流水人家的生活。
那一弯小桥、那一溪潺潺流水,曾承载过多少闲适惬意的光阴,如今已成为心底最深奥深厚的牵念与追忆。
春思不仅仅是对春光的流连,更是对往昔生活片段的怀念,对故人故友故交的深深怀想。
苏轼以其独特的措辞艺术,借由桃李花开、百舌唤春的自然景象,通报出一种细腻且悠长的情绪寄托。
那小桥流水的画面,既是墨客对过往岁月的温情回顾,也是对现实生活中快节奏、阔别田园宁静的一种反思与神往。
这份情绪流淌在词句之间,虽无一字直接抒发哀愁,却在春意盎然的画卷中,悄然渗透出一份淡淡的乡愁与交情的眷恋。
—07—
春思
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东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北地的燕草犹如碧绿的细丝般鲜嫩茂盛,秦地的桑树低垂着翠绿的枝头。
正当夫君怀揣着归乡之心的时候,也正是妻室肝肠寸断、忧思绵绵的时候。
那不知情的东风啊,它为何毫无顾忌地闯入闺房,撩动起帷帐的一角,触动了本已难以平复的心绪?
面前的春色美不胜收,却又成了勾起离愁别绪的触媒。
那活气勃发的燕草、秦桑,在墨客的笔下化作了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期盼。
春天的每一阵风、每一片绿,都在无声地追问,唤起闺中少妇对远在他乡服役的丈夫的无尽顾虑。
虽然东风无情,不懂人间悲欢,但它无意间的闯入,却映射出主人公内心深处那无法抑制的思念浪潮。
那“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的哀婉表述,揭示了时空交错之下,夫妻双方在同一时令里的不同心境。
而末了两句看似责问东风的无端拜访,实则表达了思妇幽怨而又无奈的感情。
全体诗篇弥漫着浓厚的春愁,却又蕴藉蕴藉,让读者感想熏染到一种深深的、穿透光阴的情绪共鸣。
这便是李白的春思,透过平凡景致,将一颗缠绵悱恻的思妇之心描述得淋漓尽致,让人真切体验到那种思念之痛,犹如东风吹过,既带来生命的盎然,又吹皱了一池沉着的相思湖水。
—08—
阳春曲·春思
元·王和卿
柳梢淡淡鹅黄染,波面澄澄鸭绿添,及时膏雨细廉纤。
门半掩,春睡殢人甜。
早春时节,柳梢新绿,被淡淡的鹅黄色轻轻晕染,湖面上波光粼粼,仿佛加入了鸭绿色的清润。
一场所时的春雨悄然落下,细周详密,如丝如缕,滋润津润大地,万物清醒。
门扉半掩,屋内安谧,春困袭人,那一抹甜蜜的慵
在这惬意而迷离的春眠之中,似有无尽的思绪随着窗外的丝丝春雨缓缓流淌,又或是被那柔柔的柳色、宁静的湖光深深吸引,化作一场不愿醒来的春日绮梦。
墨客通过细腻的笔触捕捉到春日的奇妙变革,柳梢的鹅黄与水面的鸭绿交相照映,一幅生动的早春画卷垂垂展开。
而那如酥的春雨,不仅滋养着大地,也彷佛浸润着人们的心灵,使人沉浸在春意浓浓的甜美睡梦之中。
此曲虽未直言闺中人的思念,却在对春日景致的描述中寓含了淡淡的怀人之情,那份甜蜜的春困背后,暗藏的是对远方亲人无尽的牵念与期待,正如这悄然降临的春雨,虽无声却深情,让民气驰憧憬,思绪万千。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欠妥, 联系立即删除
#记录我的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