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成宇 | 主讲:成宇

童声诵读:刘紫艺 辅导西席:张晓蓉

上期答案

论语说文之一〇三笠翁对韵之十一尤

1.镜心普照,但凭文章,平奇浓淡不冤渠。

2.食官为馆,入能回顾便成人。

“食”加“官”便是“馆”,“入”字的上边如果能够转过分来,便是“人”字,高下联的第四个字连起来便是“烟馆”,下联后半句的意思是,如果能够从烟馆转头就能重新做人。

《笠翁对韵》之“十一尤”

荣对辱,喜对忧。
绸缪对绸缪(1)。
吴娃对越女(2),野马对沙鸥。
茶解渴,酒消愁。
白眼对苍头(3)。
马迁修史记(4),孔子作春秋(5)。
莘野耕夫闲举耜(6),渭滨渔父晚垂钩(7)。
龙马游河,羲帝因图而画卦(8);神龟出洛,禹王取法以明畴(9)。

冠对履(10),舄对裘(11)。
院小对庭幽。
面墙对膝地(12),错智对良筹(13)。
孤嶂耸(14),大江流。
方泽对圆丘(15)。
花潭来越唱(16),柳屿起吴讴(17)。

鱼对鸟,鹡对鸠(22)。
翠馆对红楼(23)。
七贤对三友(24),爱日对悲秋(25)。
虎类狗(26),蚁如牛(27)。
列辟对诸侯(28)。
陈唱临春乐(29),隋歌清夜游(30)。
空中奇迹麒麟阁(31),地下文章鹦鹉洲(32)。
旷野平原,猎士马蹄轻似箭(33);斜风小雨,牧童牛背稳如舟(34)。

注释

(1)缱(qiǎn)绻(quǎn)对绸(chóu)缪(móu):绸缪,形容男女恋情,缠绵不解。
绸缪,缠绵,形容情意深长。

(2)吴娃对越女:春秋期间吴国与越国的美女

(3)白眼对苍头:白眼,阮籍能作青、白眼,见高雅之士则用青眼来看,见庸俗之士则用白眼视之。
苍头,在秦末农人大叛逆中,有一支义军的士卒以青巾裹头,称苍头军。
后世苍头多指老年仆人。

(4)马迁修史记:马迁,即西汉史学家司马迁。
司马迁著《史记》。

(5)孔子作春秋:孔子修订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籍《春秋》。

(6)莘野耕夫闲举耜(sì):此句用伊尹的典故。
举耜,挥舞农具翻土。
耜,翻土农具。
伊尹未作商朝宰相之前曾在莘野做农夫。
《孟子·万章上》:“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乐尧舜之道焉。
” 伊尹,夏末商初政治家、思想家,商朝开国元勋。

(7)渭滨渔父晚垂钩:此句用姜子牙的典故。
姜子牙未辅佐周文王之前曾在渭水河边垂钓。

(8)龙马游河,羲(xī)帝因图而画卦:相传上古期间,龙马涌现于黄河,背负《河图》,伏羲氏根据《河图》创八卦。

(9)神龟出洛,禹王取法以明畴(chóu):大禹治水时,神龟涌现于洛水,背负《洛书》,大禹受到《洛书》的启示作《洪范九畴》,成为管理天下的九类大法。

(10)冠对履(lǚ):冠,帽子。
履,鞋子。

(11)舄(xì)对裘(qiú):舄,古时一种尊贵的鞋子,多为帝王、大臣穿用。
裘,名贵的毛皮衣服。

(12)面墙对膝地:面墙,《论语》中说:“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 后世以“面墙”比喻不学无术,见识浅薄。
膝地,两膝着地,表示敬仰。
唐黄滔《丈六金身碑》:“檀信及门而膝地。
”指信奉佛教的人对佛祖的虔诚。

(13)错智对良筹(chóu):错智,晁错的治国策略。
晁错,西汉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
良筹:张良的谋划。
张良,汉初三杰之一。

(14)孤嶂(zhànɡ)耸:伶仃的山峰高耸入云。

(15)方泽对圆丘:方泽,又称“方泽坛”,供帝王每年夏至日祭地之所。
圆丘,供帝王每年冬至日祭天之所。
《广雅·释天》云:“圆丘大坛祭天也,方泽大泽祭地也。
”“圆丘方泽”,象征“天圆地方”。

(16)花潭来越唱:与下一句都是化用了唐代墨客王勃《采莲曲》中“叶屿花潭极望平,江讴(江南歌谣,指吴讴)越吹(越国的管乐之声)相思苦”诗句的化用。
越唱:亦作“越吟”,越国之歌吟。

(17)柳屿(yǔ)起吴讴(ōu):见上一条注释。
屿,水中小岛。
吴讴:亦作“吴歌”“吴谣”,吴地之歌谣。

(18)莺

(19)蛩(qiónɡ)摧蝉退一天秋:陆游《闻蛩》中“蝉声未断已蛩鸣,徂岁峥嵘得我惊”诗意的化用。
蛩:蟋蟀。
摧:通“催”,敦促。

(20)钟子听琴,荒径入林山寂寂:用俞伯牙、钟子期的典故。
径,小路。
寂寂,寂静、清幽的样子。

(21)谪(zhé)仙捉月,洪涛接岸水悠悠:谪仙,指李白。
相传李白在当涂采石江醉酒中泛舟,见江中月影,大声呼叫:“捉住它!
捉住它!
”纵身跳入水中而去世。
后人于采石矶建有“捉月台”。

(22)鹡(jí)对鸠(jiū):鹡,鹡鸰,鸟名。
常用以比喻兄弟。
鸠,鸟名。
传说鸠不善营巢,而居鹊所成之巢。

(23)翠馆对红楼:翠馆、红楼,都指华美的楼堂馆所。

(24)七贤对三友:七贤,指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
三友,《论语·季氏》中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损矣。

(25)爱日对悲秋:爱日,珍惜时日。
悲秋,面对秋天景色而伤感。

(26)虎类狗:便是说“画虎不成,反类狗”。
伏波将军马援,给子侄写信说,龙伯高(东汉太守)敦厚谨慎,谦逊节俭;杜季良(东汉越骑校尉)豪侠仗义。
二人都值得敬仰。
但他希望子侄学习龙伯高,即便学不堪利,还可以成为谨慎谦逊的人;而不肯望他们学杜季良,由于一旦学杜季良不堪利,就会成为纨绔子弟。
(见《后汉书·马援传》)

(27)蚁如牛:东晋建武将军殷浩,与权臣桓温有抵牾。
永和九年殷浩率军北伐,败北,被桓温奏劾,废为庶人。
废黜后他精神恍惚,终日手指向空中划“咄咄怪事”四字。
一日,他听到床下有蚂蚁在动,他认为是牛在互斗。
(见《晋书·殷浩传》《世说新语·疏忽》)

(28)列辟对诸侯:列辟,君主;国君。
诸侯,古代中心政权分封的各国国君统称“诸侯”。

(29)陈唱临春乐:南朝陈国末代天子陈叔宝,生活侈靡,逐日与妃嫔、文臣游宴,制作《玉树后庭花》《临春乐》等艳词。

(30)隋歌清夜游:亡国之君隋炀帝奢侈荒淫。
夏夜,以萤火虫照明,由几千名宫女陪同,弹奏他自作的《清夜游曲》

(31)空中奇迹麒麟阁:汉宣帝为表彰霍光、赵充国、苏武等十一位元勋,把他们的形象图画在未央宫麒麟阁内。

(32)地下文章鹦鹉洲:东汉末年,江夏(今湖北武汉)太守黄祖之宗子黄射,在江夏西南江中一岛大会来宾,有人献鹦鹉,文学家祢衡作《鹦鹉赋》。
因此,该岛名为“鹦鹉洲”。

(33)旷野平原,猎士马蹄轻似箭:王维《不雅观猎》中“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诗意的化用。

(34)斜风小雨,牧童牛背稳如舟:陆游《牧牛儿》中“童儿踏牛背,安稳如乘舟。
寒雨山陂远,参差烟树晚”诗意的化用。

本日我们讲“十一尤”。
这个韵部共147个字,分别是:

不(fǒu )仇 勾 区(ōu) 尤 牛 丘 囚 头 犰 由 矛 纠 丢 休 优 刘 州 收 牟 舟 讴 呕 忧 抔 投 抠 攸 求 沟 沤 犹 虬 诌 邮 邱 邹 鸠 侔 呦 周 妯 抽 欧 油 泅 瓯 驺 侯 俅 俦 修 咻 娄 幽 庥 彪 柔 洲 浏 疣 秋 罘 酋 钩 鸥 帱 流 浮 留 羞 莸 诹 辀 逑 阄 陬 偷 偻 兜 啁 悠 惆 掊 桴 球 琉 眸 绸 蚯 谋 赇 啾 喉 揉 揪 搂 搜 游 湫 溲 猴 瓿 畴 硫 遒 馊 鱿 愁 旒 楸 楼 猷 稠 筹 蜉 裘 貅 酬 飕 馐 骝 骰 榴 缪 踌 瘤 篌 篓 糇 耧 蝣 蝤 蝼 瘳 篝 蹂 髹 鲰 繇 蟊 鍪 鎏 雠 鞣 髅 鬏

这些字现在绝大部分都归入了“中华新韵”的“七尤”,个别带有“u”韵母的字归入了“中华新韵”的“十四姑”。

本日我们来谈一谈这个韵部中朋友相交的典故。
我们首先讲一个 “青白眼”的典故。
它的主人公阮籍是魏晋期间的绅士,他天赋异禀,八岁能文,不慕名利。
此外他还有一个特异的功能,能做“青白眼”。
碰着和他志趣相投的朋友,就以青眼相待,如果他认为某人不值得与之为友,则以“白眼”相看。
《 晋书·阮籍传》记载,他的母亲去世,亲友前来哀悼,嵇喜来的时候,他作白眼,嵇喜只得灰溜溜地走了。
而嵇喜的弟弟嵇康来了,他就用青眼来看。
阮籍、嵇康与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意趣相投,人称“竹林七贤”。
他们都是魏晋期间玄学的代表人物,他们常常于竹林之下,诗酒唱和,纵情放歌,肆意畅快,因此被称之为“竹林七贤”。
他们的性情和思想方向虽然各不相同,但是他们在政治上都不满司马氏统治,在生活上都是不拘礼法、放浪形骸。
也正是这些共同的志趣使他们成为石友,后来山涛迫于压力做了魏朝的高官,嵇康为此写了一篇《与山巨源绝交书》,王戎后来也作了晋朝的官,竹林七贤从此也就各奔东西,终极嵇康被司马氏所杀害,阮籍佯狂避世。
竹林七贤虽然分崩离析,但是为我们留下了很多有趣的故事,成为古诗文中常常引用的典故。
比如:青睐、青目、垂青、竹林宴、竹林欢、竹林会、竹林狂、竹林笑傲、竹林胜侣、稽绍不孤、与猪共欢、嗜酒如命、洁身自好等。
这七位绅士由于志趣而结交,也由于志趣而分道扬镳,正所谓“竹林笑傲今陈迹,抚榇chèn江皋涕泫(xuàn)然”。

讲完了竹林七贤的故事,我们再来看看《论语》中是如何评论辩论朋友相交的。
《论语·季氏》中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损矣。
”它的意思是说,同正派的人交友,同信实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是有益的;同谄媚奉承的人交朋友,同当面阿谀背后诬蔑的人交朋友,同夸夸其谈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

聊完了这个韵部的典故,我们再来谈一谈个中的缩略语问题。
这个韵部中有“马迁修史记,孔子作春秋”的对仗,“修史记”的人自然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但是对句却是“作春秋”的孔子,这就涌现了一个问题,司马迁是三个字,孔子是两个字,无法构成对仗。
如何办理这个问题呢?我们可以通过缩略的手腕,使它们的字数相同。
如果只考虑字数相同的问题,本来也可以用众人对司马迁的尊称“史圣”,但是“史圣”“孔子”都是仄声,这又不符合平仄的哀求,《笠翁对韵》的作者就采取了缩略的手腕,把“司马迁”缩略为“马迁”虽然“马”也是仄声,但是对仗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说法,这样也就符合平仄的规则了。
这个韵部中缩略专有名词的例子还有一个,便是“陈唱临春乐,隋歌清夜游”,这里的“陈”指的是南朝陈国末代天子陈叔宝,“隋”指的是亡国之君隋炀帝,“清夜游”指的隋炀帝是自己创作的《清夜游曲》。

这种为了平仄、格律的须要,在诗词、联语中对人名、地名加以缩略的手腕是非常常见的。
其缩略的办法大致有三种,其一是取该专有名词的首尾两个字,另一种办法,则是根据格律的须要选取该名词的任意几个字,再一种办法是用某一个字代替全称。
关于人名的缩略比如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有“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中的“杨意”是“杨得意”的省略,“钟期”是“钟子期”的省略。
李商隐《筹笔驿》“管乐有才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管乐”指的是建立功业的管仲、乐毅。
有时地名也可以缩略,比如李白的《蜀道难》中“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中“锦城”便是四川成都的别称“锦官城”的省略形式。
“日照喷鼻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喷鼻香炉”是“喷鼻香炉山”的缩写。

除了人名、地名的缩略之外,其他一些专有名词也可以缩略。
比如李白的《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一句中的“梅花”是古曲《梅花落》的缩略,王安石《桂枝喷鼻香·金陵怀古》“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中的“后庭”、王珪《游赏心亭》“于今玉树悲歌起,当日黄旗王气昏”中的“玉树”,都是陈后主所作《玉树后庭花》曲的缩略。

本期试题

以汉初三杰和蜀汉五虎将为题做一副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