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小米+Star 编辑|小辰

来源|我和刘师长西席的日常

大家好,我是Star。

今年9月,皮皮要上幼儿园了。
为了方便,五一过后,我们搬了家,搬到离皮皮幼儿园近的小区住。

同伙家的小可爱竟然都邑背诗

周末,胖锅说搬了家,叫朋友们来温个锅(喊朋友来家里一起吃个饭聚聚)。

要好的朋友,有三家,这三家一共5个孩子。
这5个孩子和皮皮差不多大。
最大的比皮皮大3岁,最小的比皮皮小6个月。

加上皮皮,统共6个孩子,五一的时候我们在一起大锅炖、烧烤过,他们6个虽然性情不一样,但是玩得挺好,不会由于争东西而斗殴,很和蔼。

这6个孩子还有个共性,便是都会背古诗

古诗实在美,我也很喜好诗歌。
我看到雨打在月季上,压低了月季的枝头,会想到“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雨滴滴答答的落在月季花上

花开是景,花落成诗。
看到家门前的花瓣零落在地,会想到“零落成泥碾作尘,唯有喷鼻香如故。

▲公园一处的景致

去逛公园,看到深深浅浅的绿色,想到“绿柳才黄半未匀”。

看到一处美景,最贴切的赞颂都在古诗中。

丰子恺说:“一个民族的精华,在它的诗和文学原文里头。
”我想皮皮多背一些诗,把民族的精华刻在骨子里。

愉快的是,皮皮对诗很有兴趣,背了很多。

婴幼儿学古诗,最主要的是引发孩子读诗的兴趣,激起兴趣后,孩子就自然而然乐意背很多。

我总结了一些背诗的方法,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01

在情境中学古诗

皮皮最喜好在情境中学古诗。
古诗可以随时取景,随时入情。

胖锅买了条鲈鱼,切成块裹面炸,又加了汤炖,味道好极了。

胖锅指着鲈鱼问皮皮:“鲈鱼好吃吗?”皮皮边点头边夸奖:“好吃。
”胖锅问:“皮皮,你知道什么和鲈鱼有关的诗吗?”

皮皮说:“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胖锅说:“答对了。

我们之以是能吃到这么鲜美的鲈鱼,是由于渔民伯伯辛劳打渔。
我们在吃鲈鱼的时候,不要忘掉渔民伯伯的辛劳。
”皮皮懂事地点点头。

有一次,我们在公园里创造几只游水的大白鹅。

皮皮指着鹅叫道:“鹅。
”胖锅便勾引皮皮看:“皮皮,你看,鹅的脖子是不是长长的,弯弯曲曲的露在水面上?”

皮皮说:“是呀。
鹅还在叫呢?它在叫什么呢?”胖锅说:“这便是‘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胖锅又指着鹅的白色羽毛说:“鹅的羽毛是白色的,水是碧绿清澈的,白毛浮绿水。
鹅的脚掌是什么颜色呢?”

皮皮仔细看了看:“赤色的。
”胖锅说:“这便是‘红掌拨清波’。
”皮皮愉快地重复“红掌拨清波”。

我们常常在情境中教皮皮,皮皮也就会把诗句用到相应的情境中。
带她去看黄河入海口,她会说:“这是‘黄河入海流’那个黄河吗?”

皮皮对付情境学古诗非常有兴趣。

可有的孩子对付在情境中学古诗不是很感兴趣。
我还有几个方法,总有一个是孩子喜好的。

02

编故事学古诗

小孩子哪有不爱听故事的呀?再皮的孩子,一听是故事,就能安定悄悄地坐在那里听。

以是,孩子不愿意学古诗的时候,可以编个故事讲讲。

我们先把诗念一遍,然后,以这首诗为内容,编出一段故事,讲得娓娓动听。

低幼孩子都难以抵挡故事的魅力。
爱听故事的孩子会爱屋及乌,爱上诗歌。

这个时候,再念几遍诗歌。
故事记住了,诗歌也背过了。

比如,作家刘绍棠在《老师领进门》里写过他小时学“一去二三里,烟村落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这首诗,他的老师把诗编成一个故事,让他记了一辈子。

一个小孩儿,牵着妈妈的衣襟去姥姥家,一口气走出二三里;面前要途经一个小村落庄,只有四五户人家,正在做午饭,家家冒炊烟。

娘儿俩走累了,瞥见路边有六七座亭子,就走过去歇脚;亭子外边,花开得茂盛,小孩儿越看越喜好,伸出指头点数儿,嘴里念叨着:“……八枝,九枝,十枝。

他想折下一枝来,戴在耳朵上,把自己打扮得像个迎春小喜神儿。

他刚要动手,妈妈喝住他,说:“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后边歇脚的人就不能看景了。
”小孩儿听了妈妈的话,就缩回了手。

后来,花越开越多,数也数不过来了,此地就变成一座大花园……

这首诗和诗的故事让他记了一辈子。

作家张大春小时候,听父亲讲李白的《山中与幽人对酌》:“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可去,明朝故意抱琴来。

张大春的父亲会把诗讲成故事:李白看着我和你表大爷饮酒,“咕嘟”一杯下肚,阁下花就开了一朵。

我醉了后,让你表大爷先回去,来日诰日要来的话,记得带把老胡琴。

张大春就这样记住了故事,也记住了古诗。

03

在画画中学古诗

丰子恺家有个家学传统,叫做“课儿”,便是教孙辈背诗。

每个星期,丰子恺教小朋友们20首到30首诗。
讲诗词的时候,一壁画画,画示意图。

画中有诗,诗中有画,不是一个字一个字去讲,是用画来讲诗。

像丰子恺这幅画,讲的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看完画,诗意一览无余。

用画画的办法讲解诗意,很多孩子都喜好。

我教到《望天门山》这一课时,在领孩子们读了一遍故事,通了一遍意思之后,我在黑板上画了示意图,勾引孩子们对诗歌的理解。

孩子们回家也创作了一幅画,比我画得要好很多。
在默写这首古诗时,孩子们的精确率也高很多。

▲孩子自己理解后画的画

04

在唱诵演中学古诗

大部分孩子喜好在音乐中唱学古诗。

朋友的孩子小斌是个非常活泼大方的孩子。

大家让小斌演出个节目,小斌立时带动手势动作给大家唱诵了《满江红》。
看大家喜好听他唱诗,立时又边做动作边背《春夜喜雨》。

小斌是在幼儿园学的背诵古诗。
带着音乐和动作,小斌就学得起劲。

抖音上有很多古诗的手势舞,早读时我放给学生看,让学生跟学,学生很喜好。

皮皮爱好带有古韵的东西,非常喜好婷婷唱古文。

我给她听过婷婷姐姐唱的《游子吟》《咏鹅》《春晓》《元日》。

她边听边舞蹈,同时唱着古诗。
那陶醉的样子,让我疑惑皮皮是从古代穿越来的小女孩。

05

闯关游戏学古诗

胖锅给皮皮发明了一个扫码通关游戏。

皮皮想从胖锅身边穿过去,胖锅想难堪她一下,拦住皮皮,说必须扫码才能通过。
要想扫码,必须先完成通关任务。

皮皮喜好扫码,更喜好通关。
在这种游戏形式下,不管加入什么游戏内容,皮皮都很喜好。

于是胖锅说:“背首《游子吟》。
”皮皮就背了。

反复玩这个游戏,皮皮能把所有学的古诗复习一遍。

在游戏中学古诗,游戏不局限于此。
只要脑洞打开,有无限玩法等着你去解锁。

我曾看《丰子恺家塾课》中有一个览胜图的玩法。

类似于大财主翱翔棋,只不过这个“翱翔棋”是在文学、地理、古迹中畅游。

览胜图从劳劳亭出发,长安市为终点。
每人轮流掷骰子,掷出几步就走几步。
每一处都是名胜古迹,有着诗词典故。

逢年过节,百口人一起玩览胜图,背诵诗词,美哉。

等皮皮再多背一些诗,我要和皮皮玩。

06

机器影象学古诗

我说了那么多好玩的学古诗办法,也不排斥填鸭式传授教化法。

老一辈常常是念一句,教孩子读一句,多念几遍,孩子跟读几遍就会了。

▲给皮皮买的古诗书

我给皮皮买了套《幼儿学古诗》。
奶奶大多是念书上的句子,一句一句教皮皮的。
皮皮对这种办法也是接管的。

人在幼儿机遇械影象比较好,不理解意思,还是把诗句背得滚瓜烂熟。
只求背过,就有无尽的造诣感。
皮皮便是这样的孩子。

我给奶奶的教法添加了一个好玩的工具,让机器影象更故意思。
便是加了一个开火车的环节。

火车是一节车厢连接一节车厢,呼呼呼地往前跑。
背诗也是,一句接一句,从嘴里跑出来。

皮皮背长一点的诗歌时,就让她和我们开火车,她当火车头,先说一句,我们做车厢接一句,她一句,我们一句。

然后再反过来,我们先一句,她接一句,呼呼呼地一首长诗很快背完了。

这是背《三字经》时常用的方法。

说了那么多方法,大家都心动不已,迫不及待地想和孩子一起背诗了吧。

就让我们带着好奇、敬仰、探索之心走进古诗的天下,在诗中沐浴残酷的文学之光吧。

杨小米:自媒体【遇见小mi】创始人,《行动变现》一书作者,生理学科班出身,定居在上海的山东人,3年从普通职员到市场总监,并创业,分享职场履历和发展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