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樗里子者,名疾秦惠王之弟也。
秦惠王八年,爵樗里子右更,使将而伐曲沃,尽出其人,取其城,地入秦。
秦惠王二十五年,使樗里子为将伐赵,虏赵将军庄豹,拔蔺。
明年,助魏章攻楚,败楚将屈丐,取汉中地。
武王立,逐张仪、魏章,而以樗里子、甘茂为旁边丞相。
秦使甘茂攻韩,拔宜阳。
使樗里子以车百乘入周。
周以卒迎之,意甚敬。
楚王怒,让周,以其重秦客。
游腾为周说楚王曰:“知伯①之伐仇犹,遗之广车,因随之以兵,仇犹遂亡。
何则?无备故也。
今秦,虎狼之国,使樗里子以车百乘入周,周以仇犹不雅观焉,故使长戟居前,强弩在后,名曰卫疾,而实囚之。
且夫周岂能无忧其社稷哉?恐一旦亡国以忧大王。
”楚王乃悦。
秦武王卒,昭王立,樗里子又益尊重。
昭王元年,樗里子将伐蒲。
蒲守恐,请胡衍。
胡衍为蒲谓樗里子曰:“公之攻蒲,为秦乎?为魏乎?为魏则善矣,为秦则不为赖矣。
夫卫之所以为卫煮以蒲也今伐蒲入於魏卫折而从之线河之外而无以取煮强也并卫於魏魏强。
魏强之日,西河之外必危矣。
且秦王将不雅观公之事,害秦而利魏,王必罪公。
”樗里子曰:“奈何?”胡衍曰:“公释蒲勿攻,臣试为公入言之,以德卫君。
”樗里子曰:“善。
”胡衍入蒲,谓其守曰:“樗里子知蒲之病矣,其言曰必拔蒲。
衍能令释蒲勿攻。
”蒲守恐,因再拜曰:“愿以请。
”因效金三百斤,曰;“秦兵苟退,请必言子于卫君,使子为南面。
”故胡衍受金于蒲以自贵于卫。
于是遂解蒲而去。
昭王七年,樗里子卒,葬于渭南章台之东。
(节选自《史记·樗里子列传》) 注释:①知伯:春秋中期晋国精彩的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晋悼公霸业复兴的最大元勋。
译文: 樗里子,名叫疾,是秦惠王的弟弟。
秦惠王八年(前330),樗里子封为右更爵位,秦王派他带兵攻打魏国的曲沃,他把那里的人全部赶走,盘踞了城邑,曲沃周围的地皮便并入了秦国。
秦惠王二十五年(前313),秦王任命樗里子为将军攻打赵国,俘虏了赵国将军庄豹,拿下了蔺邑。
第二年,又帮忙魏章攻打楚国,败北楚将屈丐,攫取了汉中地区。
秦惠王去世后,太子武王登基,驱逐了张仪和魏章,任命樗里子和甘茂为旁边丞相。
秦王派甘茂进攻韩国,一举拿下宜阳,同时派樗里子率领百辆战车进抵周朝都城。
周王派士兵列队欢迎他,看那意思很是恭敬。
楚王得知后怒气冲天,就责备周王,由于周王不应当这么敬仰秦国的不速之客。
对此,游腾替周王奉劝楚王道:“先前知伯攻打仇犹时,用赠予大车的办法,趁机让军队跟在后面,结果仇犹灭亡了。
为什么?便是没有防备的缘故啊。
齐桓公攻打蔡国时,声称是诛罚楚国,实在是偷袭蔡国。
现在秦国,是个如虎似狼的国家,派樗里子带着百辆战车进入周都,用心叵测,周王因此仇犹、蔡国的教训来看待这件事的,以是派手持长戟的兵卒位于前面,让佩带强弓的军士列在后面,表面说是护卫樗里子,实际上是把他扼守起来,以防不测。
再说,周王怎能不担忧周朝的天下呢?恐怕一旦亡国会给大王您带来麻烦。
”楚王听后才高兴起来。
   秦武王去世后,昭王登基,樗里子更加受到尊重了。
   昭王元年(前306年),樗里子率兵攻打蒲城
蒲城的主座十分恐怖,便要求胡衍出主张。
胡衍便出面替蒲城主座对樗里子说:“您攻打蒲城,是为了秦国呢,还是为了魏国?如果是为了魏国,那当然好了;如果是为了秦国,那就不算有利了。
由于卫国之以是成为一个国家,便是由于有蒲城存在。
现在您攻打它迫使它投入魏国怀抱,全体卫国就会屈从并寄托魏国。
魏国损失了西河之外的城邑却没有办法夺回来,缘故原由便是兵力薄弱啊。
现在攻打蒲城使卫国并入魏国,魏国必定强大起来。
魏国强大之日,也便是贵国所占城邑的危险之时。
况且,秦王要察看您的这次行动,若有害于秦国而让魏国得利,秦王定要加罪于您。
”听了这番话,樗里子若有所思地说:“怎么办才好呢?”胡衍顺势便说:“您放弃蒲城不要进攻,我试着替您到蒲城说说这个意思,让卫国国君不忘您给予他的恩德。
”樗里子说:“好吧。
”胡衍进入蒲城后,就对那个主座说:“樗里子已经节制蒲城困厄的处境了,他声言一定拿下蒲城。
不过,我胡衍能让他放弃蒲城,不再进攻。
”蒲城主座十分恐怖,听了胡衍的话,像是见到了救星,拜了又拜连声说:“求您施恩救助。
”于是献上黄金三百斤,又表示说:“秦国军队真的撤退了,请让我一定把您的功劳报告给卫国国君,让您享受国君一样的报酬。
”因此,胡衍从蒲城得到重金而使自己在卫国成了显贵。
这时,樗里子已解围撤离了蒲城,回兵去攻打魏国城邑皮氏,皮氏没屈膝降服佩服,便又撤离了。
   昭王七年,樗里子去世去,葬在渭水南边章台之东。

史记樗里子传原文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