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七夕节。
七夕节起始于上古,遍及于西汉,壮盛于宋代。相传七夕节这天晚上,被银河分隔的有情人牛郎织女,终于迎来一年一度的鹊桥相会。七夕节由此被誉为中国的情人节。
古往今来,文人雅士被牛郎织女凄美的爱情所冲动,他们以七夕为题材创造了许多随处颂扬的佳作。
佚名: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迢迢牵牛星
(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天河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心裁。
终日不成章,泣涕泣如雨。
天河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迢迢牵牛星》是著名的《古诗十九首》之一,选自南朝梁萧统《文选》卷二九。
《迢迢牵牛星》比较故意思,该诗无题目,以诗的第一句代之;该诗无作者,以佚名署之。
这位大概生活在东汉末年的佚名,借牛郎织女由于银河相隔而不得相见的故事,抒发了由于爱情受到挫折而忧伤烦闷的心情。
诗中的天河女,可以理解为天上牛郎织女中的织女,也可以引申为大地之上大河之畔织布的俏丽女子。
这位勤恳而又俏丽的女子,由于思念心上人,无心织布,泪如雨下。大概,他们两人相距并不迢遥,但是封建礼教,却残酷无情地将他们活活拆散,让一对有情人不能够终成家眷,而是相思成疾,苦不堪言。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这看似无可奈何的嗟叹,更是含泪带血的控诉。
李商隐 :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飞回。
七夕
(唐)李商隐
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飞回。
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
众所周知,与杜牧齐名的晚唐墨客李商隐,是一位情诗高手,他写的爱情诗大多以《无题》为题。
大约在大中七年(853年)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墨客仰望星空,遥想牛郎织女相聚的情景,不由得思念自己早亡的爱妻,于是创作了此首《七夕》诗来表达对亡妻的怀念。
值此七夕良宵,织女已经由河,并且走出凤幄,分开障扇,与牛郎鹊桥相会;乌鹊完成银河铺桥的任务之后,全都撤回去了。
墨客不由得遐想到自己爱妻早亡,唯有自己独留人间,再也无法与她相会,于是发出了无比悲痛的感叹:原来知道人去世不能复活,但又极度渴望能像牛郎织女那样,每年与亡妻相会一次,这又如何能够实现呢?
李商隐对亡妻的思念之情,喷涌而出,一发不可整顿,带给读者心灵强大的冲击力。
秦不雅观: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鹊桥仙
(宋)秦不雅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不雅观便是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少游,传说中与苏轼的妹妹苏小妹结为秦晋之好。事实上苏小妹是一个虚拟的历史人物,不过秦不雅观才华横溢,确实迷倒了一些才貌双全的佳人。
如果说秦不雅观是北宋词坛婉约派的掌门,那么他的《鹊桥仙》该当是史上最为唯美的情诗。
《鹊桥仙》是一首咏七夕的节序词,韶光是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的七夕。当时在湖南郴州任上的秦不雅观思念在长沙重逢的艺妓——也是才貌俱佳的秦不雅观迷妹之一,心潮澎湃,才思泉涌,创造了这首流传千古的佳作。
秦不雅观借牛郎织女悲欢离合的神话故事,讴歌了朴拙、细腻、纯洁、刚毅的爱情。
那个时期的爱情,真是情比金坚,彷佛与金钱、物质没有任何关系,读来让人浮想联翩、痴迷沉醉。
话说秦不雅观创作《鹊桥仙》不久,左迁广西,去世于任上。远在长沙的艺妓闻讯后,风尘仆仆行数百里到广西为秦不雅观吊孝,哀恸而去世。
如此真情,感天动地。
小结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期,同时也是一个最坏的时期。大都邑灯红酒绿,形色匆匆,很多人忘却了初心,已经不再读书,更不会读古诗词。
当代人的爱情,已经不须要鸿雁传书。没有情书,更没有情诗。没有情诗的爱情,是没有灵魂的爱情。
当代影视剧里,有村落庄爱情故事,也有都邑爱情故事,有北京爱情故事,也有东京爱情故事,剧情颇为打动人心。但这些所谓的爱情故事,与牛郎织女死活相依比较,真是黯然失落色。
见惯了悲欢离合,有的人开始麻木不仁。见多了纸醉金迷,有的人开始不相信爱情。
生活不止面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特殊是古诗词里,更有唯美朴拙的爱情。
七夕前夕,品读古诗词里的爱情,深切感想熏染情比金坚,爱洒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