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互动话题答案:位于明长城慕田峪关与田仙峪关之间。
在慕田峪长城第1 8 台,曾立有明成化七年(1471)七月六日界碑:“迤东系慕田峪地方,迤西系贾儿岭地方。

【今日互动话题】

1、贾儿岭至箭扣段长城及山岭俗名?

知道答案的小伙伴,欢迎下方留言见告我们哟~答案下期揭晓

长城文化带龙脊沧桑贾儿岭长城危岭钻关关塞三绝

贾儿岭长城危岭钻关

2

关塞三绝

贾儿岭长城山高谷深, 绝壁森然, 但长城于此却建得非常坚固, 条石甃底,青砖包砌,城墙皆筑于山脊。
山脊峭峻,本身也如天然高墙。
但见长城沿着山脊陡起陡落,绝不暗昧。
有人问我,这里怎么没有干插边?我剖析两个缘故原由,一是此处曾频发战事,二是这里的山势与神堂峪、亓连关恰好相反,外缓内险,敌骑很随意马虎从关外攻入,因此墙高城固。

当地村落民对贾儿岭至箭扣段长城及山岭自有一套俗名。
他们认为东面最高的是牛角边( 贾儿岭),下面的平缓处为贾儿岭关,接下来是正北楼,然后是东缩脖楼、西缩脖楼、东油篓顶、西油篓顶,末了连接的那个山口叫“箭扣”。
期间有三处绝佳景不雅观。

我们的稽核由牛角边长城开始。
经由一个小时的攀爬,见山腰处的长城溘然不顾统统地抢占制高点,直伸山顶。
在山顶立一敌楼后,又溘然低落,翻身向下返回山腰,又骤然升起,直到海拔9 4 0 多米的地方, 绕了一个大弯。
纵然绕一段很长的弯路,再辗转回到对面的山头。
它无怨无悔,不低头,不潜藏躲避,把一身的勇气、英气和霸气,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这一弯,酷似牛犄角,苍劲雄浑,人们把它形象称之为“牛犄角边”。
此为第一绝。

由此向西, 山越来越陡, 路也越来越险。
看到一处正南正北方向的敌楼, 方方正正地矗立于山顶。
站在此处看指北针, 一度都不差,这便是大名鼎鼎的正北楼,位于田仙峪正北,故得名。
也有人叫它“镇北楼”。
楼内楼外,基本保存无缺。
容身正北楼, 西北方向的长城尽收眼底, 远眺小布达拉宫, 心中又充满了征服希望。
小布达拉宫,这便是我们常常在电视里看到的巍然耸立在白色的花岗石上, 仿佛西藏布达拉宫再现的一段长城。
离开正北楼, 转头仰望高高耸立的敌楼, 心中充满了依依不舍之感。
前方的美景在呼唤着我们,当然惊险离我们也越来越近了。

右侧峭壁, 左侧绝壁, 可以二选一。
我选了峭壁, 有一处四米旁边无扶栏的甚是危险,还有大风。
更增加了难度。
很多地方都是四肢并用……右侧为绕路,下山有2 0 0 米旁边,然后上山,路已经被踩出来了, 顺着路走就行,角度都在六七十旁边,碎石居多。
难度不小,有种攀岩的觉得。

城墙溘然碰着了山顶的巨石没了去路,谁知柳暗花明,在两块巨石之间却有一道窄窄通道,绕过巨石,城墙得以延续。
听说这里叫鬼门关,是贾儿岭长城最险要之地。
这里没有城墙,借助山崖的天然樊篱, 只能容一人攀崖而上困难通过,真可谓名副实在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可称为第二绝。

东油篓顶别号小布达拉宫,我猜想这是驴友取的名字,很有诗意, 很有想象力。
过去人们一贯称为油篓顶,这里是贾儿岭长城段险峰之一, 山峰高耸,巉岩袒露,敌台修在山顶上,从山下望去削肩直颈,犹如古代盛油的“油篓”,故称油篓顶。
此处是实心台,由于过于陡峭,两边的长城只能修在敌台脚下,从长城不能直接进入敌台,以是两边长城内侧都有登城券门。
东侧留有登台券门,由此沿台阶攀援而上可达台顶。
远了望去,参差错落,与布达拉宫真有几分形似。

当我们从侧面爬上西油篓的时候,同行的朋友很轻盈的上去了, 我看着下面的峭壁就眼晕,用手一点点往下爬的时候,有人伸手要拉我。
我当时看着峭壁,说了句,对不起,让我自己来吧,我不相信你的手, 我也不相信我自己的腿,我只相信自己的手。

这便是贾儿岭长城第三绝。

不到贾儿岭, 不懂长城险。
攀爬贾儿岭长城是用手量出来的。
不知5 0 0 年前朵颜部是如何打破这段长城防线的。

这次稽核贾儿岭长城对我们每个人都是寻衅,他不仅磨练了我们的体力,耐力,而且对平衡能力和胆量也是很大的磨练。
当然沿途收成了无限的美景,感谢大自然和前人为我们创造了无限的奇迹,为怀柔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这是一笔丰硕的历史遗产,我们没有情由不倍加珍惜。

排版:明美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