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女人是感性的动物,男人是理性的动物。

咋看彷佛有一定道理,细想彷佛又未必如此。
实在,男人的深情,是刻在骨子里的温顺

有道是:“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多少男人表面倔强的背后,他们流淌的泪水,犹如大江般彭湃,犹如飞瀑般壮烈。

古往今来,多少才子达人吟诗填词,将真情实感付诸笔墨,留下了多少随处颂扬的佳作。

521读古诗词融合汉子的深情是刻在骨子里的温柔

521来临,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词,感想熏染男人别样的情怀。

岑参: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离思五首·其四

[ 唐 ]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

此诗是唐朝边塞派大腕元稹为吊唁亡妻韦丛而作。

韦丛出身豪门,俏丽贤慧,仰慕元稹才华横溢,下嫁给当时穷苦潦倒的元稹。
婚后两人情投意合,琴瑟和鸣。

可惜韦丛27岁那年英年早逝,元稹十分伤心,创作《遣悲怀·之三》表示誓不再娶。

这首《离思》是元稹思念亡妻的又一佳作,个中“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更是流传千古的名句。

这两句诗化用典故,取譬极高。
前句典出《孟子·尽心上》“不雅观于海者难为水”;后句典出宋玉《高唐赋序》“姜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

全诗大意是:经历过无比深广的沧海之人,别处的水再难有吸引力;看到过云蒸霞蔚的巫山之云,别处的云都黯然失落色。

仓促地在花丛中走过,

岑参虽被誉为风骚才子,但他对妻子的一往情深,却是日月可鉴。

秦不雅观: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鹊桥仙·纤云弄巧

宋 · 秦不雅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这首咏七夕的节序词是北宋词坛婉约掌门秦不雅观的代表作之一。

七夕节,是中国古代的情人节。
一年一度的良辰美景,月下花前,儿女情长,这也是人之常情,但秦不雅观描写得美伦美奂、让人浮想联翩,妙不可言。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这两句词被誉为“化腐烂为神奇”的名句,揭示了爱情的真谛:爱情要经得起长久分离的磨练,只要能彼此诚挚相爱,纵然终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名贵得多。

秦不雅观此词境界之高,在古代爱情诗词中难逢对手。

元好问: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死活相许?

摸鱼儿·雁丘词

(金)元好问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死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次寒暑。
欢快趣,离去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金章宗泰和五年(公元1205年),年仅16岁的元好问赴试并州,路上碰着一个卖大雁的人,提及刚刚发生的一件令人称奇的事。

原来捕猎者逋捉大雁时,失落手杀去世一只,另一只破网脱逃后,见伴侣已去世,哀鸣不已,竟然撞地而去世。

元好问听了冲动得稀里哗啦,便把那一双大雁买下,安葬在汾河之畔,上面压上石块作为暗号,取名“雁丘”,还创作了这首《雁丘词》。

词人感慨不已:大雁痴迷于爱情,双宿双飞,秋去春来,而人在万里长途,层云迷漫,千山暮景,处境悲惨,形影孤单,又是为谁奔波呢?

大雁的死活至情深深震荡到了情犊初开年纪的少年词人,于是他发出了灵魂之问:“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死活相许!

古人每每喜好用大雁南飞来忖托秋日的凄凉,元好问独辟路子,从大雁和伴侣同生共去世的角度,写出了这首旷世奇作。

小结:

中华文化博大精湛,爱情诗词源远流长,用情高手、写情圣手不计其数。

豪放派掌门苏东坡,写的怀念亡妻的《江城子.记梦》,写得痛彻心扉,让人泪流成河。

屈从于母亲而休掉原配唐婉的陆游,一阙《钗头凤》,五味杂陈,既心有不甘,又无可奈何。

流年似水,似水流年。
不管有没有酒,每一个男人都有自己的感情故事。
有的将苦处深埋心底,有的将心思化成笔墨,让后人在读古诗词时,能真切领悟到:男人的深情,是刻在骨子里的温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