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志赋(并自论)

(冯衍:东汉辞赋家,历王莽、汉光武帝、汉明帝。
晚年,上书自辩,终不见用,撰《显志赋》。

○冯子以为夫人之德,不碌碌如玉,落落如石。

冯子:冯衍自称。
夫:助词无义。

东汉•冯衍显志赋

碌碌:玉石美好貌。
落落:粗劣貌。
计然《文子•符言》:“故不欲碌碌如玉,落落如石。
其文好者皮必剥,其角美者身必杀。

谓人之处世道德,不应视尊贵如碌碌之玉,视卑贱如落落之石。

风兴云蒸,一龙一蛇,与道翱翔,与时变革,夫岂守一节哉?

风兴云蒸:大风吹起,云雾蒸腾。
比喻事物迅速兴起,声势浩大。
亦“风起云蒸”。
史记•太史公自序》:“秦失落其政,而陈涉发迹,诸侯作难,风起云蒸,卒亡秦族。

道:此指贤人无为之道。

翱翔:回旋飞行。
《庄子•逍遥游》:“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宋玉《对楚王问》:凤凰上击九千里,绝云霓,负苍天,翱翔乎杳冥之上。

节:时节。

《庄子•山木》: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一上一下,以和为量,浮游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

用之则行,舍之则臧,进退无主,屈申无常。

用:任用。
舍:不用。
臧:隐蔽。

主:主宰。
屈申:屈曲和伸展。

常:固定。

故曰:“有法无法,因时为业,有度无度,与物趣舍。

法:法律。
度:制度。
时:机遇。
业:功业。
趣舍:即取舍。

《史记•太史公自序》:有法无法,因时为业;有 度无度,因物与合。
故曰贤人不朽,时变是守。

常务道德之实,而不求当世之名,阔略杪小之礼,荡佚人间之事。

务:致力。
名:浮名。

阔略:粗疏,不讲究;疏放,不拘束。

杪小:眇小,眇小。
杪(miǎo):眇小,细微。

荡佚:放肆,不受约束。
佚(yì):放荡,放肆。

正身直行,恬然肆志。

恬然:安然得意貌。
《淮南子•原道训》:“恬然无思,澹然无虑。

肆志:放荡心志。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鲁连逃隐于海上,曰:‘吾与富贵而诎于人,宁贫贱而轻世肆志焉。
’”

顾尝好俶傥之策,时莫能听用其谋,喟然长叹,自伤不遭。

尝:曾经。
俶傥(tì tǎng):亦“俶倘”,卓异非凡。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鲁仲连者,齐人也。
好奇伟俶傥之画策,而不肯仕宦任职,好持高节。

喟然:感叹、嗟叹貌。
《礼记•礼运》:“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不雅观之上,喟然而叹。

自伤:自我伤感。
《史记•苏秦列传》:“苏秦闻之而惭自伤,乃闭室不出。

遭:逢,遇。

久栖迟于小官,不得舒其所怀。

栖迟:滞留。

抑心折节,意凄情悲。

抑:抑制。
折节:强自克制,改变平素志行。
《史记•货殖列传》:“富人争奢侈,而任氏折节为俭,力田畜。

夫伐冰之家,不利鸡豚之息;委积之臣,不操市井之利。

伐冰之家:伐冰,凿取冰塊。
古代唯有卿大夫以上的贵族丧祭得以用冰,用以称达官贵族。
《礼记•大学》:“畜马乘,不察于鸡豚。
伐冰之家,不畜牛羊。
百乘之家,不畜盘剥之臣。

《韩诗外传》卷第四:“天子不言多少,诸侯不言短长,大夫不言得丧,士不言通财货,不为贾道;故驷马之家,不恃鸡豚之息,伐冰之家,不图牛羊之入。
千乘之君不通财货,冢卿不修币施,大夫不为场圃,委积之臣不贪市井之利,因此贫穷有所欢,而孤寡有所措其伯仲也。

鸡豚之息:鸡和猪是古时田舍所养禽畜。
指平民之家的低微琐事或收益。
比喻眇小的收益。

委积:谓储备粮草。
《周礼•地官•遗人》:遗人掌邦之委积,以待施惠;乡里之委积,以恤民之艰阨;门关之委积,以养老孤;郊里之委积,以待来宾;野鄙之委积,以待羇旅;县都之委积,以待凶荒。

市井:古代城邑中集中买卖货色的场所。
《汉书•货殖传序》:“商相与语财利于市井。
”颜师古注:“凡言市井者,市,交易之处;井,共汲之所,故总而言之也。

操:持,拿。

况历位食禄二十余年,而财产益狭,住所益贫。

历位:在位。

食禄:吃俸禄。
益:愈,更加。

惟夫君子之仕,行其道也。

虑时务者不能兴其德,为身求者不能成其功。

时务:当世大事。

为身:治身,修身。
《孔子家语•贤君》:颜渊将西游于宋,问于孔子曰:何以为身?子曰:恭、敬、忠、信而已矣。

功:功业。

谓虑时务求其功之时,不能兴德修身;为身兴其德之时,不能虑时造诣功业。

去而归家,复羇旅于州郡,身愈据职,家弥贫乏,卒离饥寒之灾,有丧元子之祸。

羁旅:寄居异域。

据职:犹言霸占要职。

卒:终。
离:通“罹”,遭受。

丧:失落去,去世去。

元子:天子和诸侯的嫡宗子。
《诗经•鲁颂•閟宫》:“王曰叔父,建尔元子,俾侯于鲁。
”后泛指宗子。

○先将军葬渭陵,哀帝之崩也,营之以为园。

先将军:指冯衍的曾祖父冯奉世,汉宣帝时,为左将军光禄勋,封关内侯。
为其先人,故谓“先将军”。

渭陵:汉元帝刘奭陵墓。
在今陕西省咸阳市北原上。

哀帝:汉哀帝,即刘欣。
西汉天子。
元帝孙。
好文辞法律。
登基初,削外戚王氏之权,罢王莽、王根大司马职,免王况为庶人。
重用孔光、师丹、何武等,实施限田、限奴婢等。
不久起用外戚傅氏、丁氏辅政,听信方士之言,改号为“陈圣刘太平天子”。
后又宠幸董贤,赏赐无度,朝政日衰。
在位七年。

园:指义陵,西汉哀帝刘欣的陵墓。
在今陕西咸阳市西北大王村落附近。

于因此新丰之东,鸿门之上,寿安之中,地埶高敞,四通广大。

新丰:古县名,汉高帝定都关中,因其父思归故里,乃于故秦骊邑仿丰地街巷筑城,并迁故旧居此,以娱其父。
高帝十年(公元前197年)改名新丰,治今陕西西安市临潼区东北。
初属内史,后属京兆尹。

鸿门:古地名。
在今陕西西安市临潼东。
楚汉相争,项羽驻军并会宴刘邦于此,故又称项王营。

寿安:古县名,今河南宜阳县。

埶(shì):通“勢”,即“势”。

四通:与四方相通。

南望郦山,北属泾渭,东瞰河华,龙门之阳,三晋之路,西顾丰鄗,周秦之丘,宫不雅观之墟,通视千里,览见旧都,遂定茔焉。

郦山:即骊山。
在今陕西临潼县南。

属:通“瞩”。

河华:黄河和西岳。

龙门:龙门山。
即禹门山。
在今山西河津市西北与陕西韩城市东北,夹河对峙。

三晋:战国时赵、韩、魏三国的合称。
后“三晋”又为山西省别称。
《战国策•赵策一》:“三晋合而秦弱,三晋离而秦强,此天下之所明也。
”《史记•燕召公世家》:“ 孝公十二年,韩、赵、魏灭智伯,分其地。
三晋强。

丰鄗:亦“丰镐”,周的旧都。
文王邑丰,今陕西西安西南丰水以西。
武王迁镐,在丰水以东。

丘:废墟。

墟:废址,故城。

通视:犹遍视,通览。

茔(yíng):宅兆。
此谓自己的宅兆。

退而幽居。
盖忠臣过故墟而歔欷,孝子入旧室而哀叹。

幽居:隐居不出仕。

故墟:遗址,废墟。

忠臣过故墟而歔欷,谓商代箕子。
《史记•宋微子世家》:其后箕子朝周,过故殷虚,感宫室毁坏,生禾黍,箕子伤之,欲哭则不可,欲泣为其近妇人,乃作麦秀之诗以歌咏之。
其诗曰:“麦秀逐渐兮,禾黍油油。
彼狡僮兮,不与我好兮!
”所谓狡童者,纣也。
殷民闻之,皆为流涕。

旧室:此谓父母生前的居室。

孝子入旧室而哀叹,《礼记•檀弓》:反哭升堂,反诸其所作也;主妇入于室,反诸其所养也。
反哭之吊也,哀之至也——反而亡焉,失落之矣,于是为甚。

每念祖考,著年夜德于前,垂鸿烈于后,遭时之祸,宅兆芜秽,春秋蒸尝,昭穆无列。

祖考:先人。
《礼记•曲礼》:生曰父,去世曰考。

著:显现,显扬。

年夜德:高尚的风致。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良贾守愚藏拙,君子年夜德,边幅若愚。

垂:留传。

鸿烈:伟大的功绩。

芜秽:荒漠。
谓田地不整治而杂草丛生。
司马相如《哀秦二世赋》:宅兆芜秽而不修兮,魂无归而不食。

春秋:指春秋两季的敬拜。

蒸尝:本指冬秋二祭。
后泛指敬拜。

昭穆:古代宗法制度,宗庙或宗庙中神主的排列次序,开山祖师居中,二世、四世、六世,位于开山祖师之左方,称“昭”;三世、五世、七世,位于开山祖师之右方,称“穆”。
用来分别宗族内部的长幼、亲疏和远近关系。
后泛指家族的辈分。

列:排列。

年衰岁暮,悼无成功,将西田牧肥沃之野,殖生产,修孝道,营宗庙,广敬拜。

悼:哀。

西:归西天。

田牧:从事农牧生产。
田,通“佃”,垦植。

肥沃:肥沃富饶。
《管子•八不雅观》:壤地肥沃,则桑麻易植也。
贾谊《过秦论上》:不爱保重视宝肥沃之地,甚至天下之士。

殖:经营。

然后阖门讲习道德,不雅观览乎孔老之论,庶险些松乔之福。

阖门:关门。

讲习:讲议研习。

庶几:希望,但愿。

松乔:古代传说中的神仙赤松子和王子乔的并称。

赤松子,刘向《列仙传》:赤松子者,神农时雨师也。
服水玉以教神农,能入火自烧。
每每至昆仑山上,常止西王母石室中,随风雨高下。

王子乔,刘向《列仙传》:王子乔者,周灵王太子晋也。
好吹笙,作凤凰鸣。
游伊洛之间,羽士浮丘公接以上嵩高山三十余年。

福:福分,福泽。

上陇阪,陟高冈,游精宇宙,流目八纮。

陇阪:亦“陇坂”,山坡,高坡。
陇,泛指山。

游精:游神,游心。

流目:流览,放眼随意不雅观看。

八纮:八方极远之地。
纮(hóng):维系。

历不雅观九州山川之体,追览上古得失落之风,愍道陵迟,伤德分崩。

体:风貌。

上古:远古,指有笔墨以前的时期。

风:风尚。

愍(mǐn):怜悯,哀怜。

陵迟:败坏,衰败。
《诗经•王风•大车序》:“《大车》,刺周大夫也。
礼义陵迟,男女淫奔,故陈古以刺今。

伤:伤感。

夫睹其终必原其始,故存其人而咏其道。

原:推究。

存:思念,怀念。

道:道德。

疆理九野,经营五山,眇然有思陵云之意。

疆理:划分,管理。
《诗经•小雅•信南山》:“我疆我理,南东其亩。
” 毛传:“疆,画经界也;理,分地理也。

九野:九州之野。

经营:周旋,往来。

五山:五岳。

眇然:高远貌,迢遥貌。

陵云:驾云飞升。
此比喻志气高超。

乃作赋自厉,命其篇曰《显志》。

自厉:慰勉鉴戒自己。

显志者,言光明风化之情,昭章玄妙之思也。
其辞曰:

光明:光大,显扬。

风化:风尚教养。

昭章:亦“昭彰”,昭著,显著。
亦谓使彰明。

玄妙:幽深奇妙。

○开岁发春兮,百卉含英。

开岁:新的一年开始。

发春:春气发动。
谓春天万物发生。
常用以指孟春。
楚辞•招魂》:“献岁发春兮,汩吾南征。

百卉:百草。
后亦指百花。
《诗经•小雅•四月》:秋日凄凄,百卉具腓。

含英:花含苞而未放。

甲子之朝兮,汩吾西征。

甲子:早春时甲子之日。

汩(yù):迅疾貌。

发轫新丰兮,裴回镐京。

发轫:拿掉支住车轮的木头,使车提高。
借指出发,动身。
《楚辞•离骚》:“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

裴回:彷徨,徘徊不进貌。

镐京:又称镐、宗周。
在今陕西西安市长安区西北沣河东岸的斗门镇、普渡村落、丰镐村落一带西周遗址范围内。
周武王至周平王间为西周首都。
《诗经·大雅》:“考卜维王,宅是镐京,维龟正之,武王成之。

陵飞廉而太息兮,登平阳而怀伤。

飞廉:风神。
一说能致风的神禽名。
《楚辞•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平阳:指平阳封宫。
春秋时秦筑,在今陕西宝鸡县东杨家沟乡以东、阳平镇以西。
《史记·秦本纪》:武公元年(前697),“伐彭戏氏, 至于西岳下,居平阳封宫”。
《雍录》亦称“平阳宫在西岳下”。

此处似有误:序言重新丰回镐京,现又说到宝鸡,宝鸡位于镐京之西,且间隔甚远,新丰和镐京尚在西安辖内,而宝鸡位于西安数百公里的西方,平阳之处的精确位置可疑。

悲时俗之险厄兮,哀好恶之无常。

险厄:困难困厄。

弃衡石而意量兮,随风波而飞扬。

衡石: 泛指称重量的器物。
衡,秤;石,古代重量单位,一百二十斤为一石。
亦比喻法度。
《管子•七法》:“尺寸也,绳墨也,规矩也,衡石也,斗斛也,角量也,谓之法。

意:通“臆”,主不雅观地。

纷纶流于权利兮,亲雷同而妒异;独耿介而慕古兮,岂时人之所熹?

纷纶:凌乱貌,浩瀚貌。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纷纶威蕤,堙灭而不称者,不可胜数也。

流:通“摎”。
求取 。
《诗经•周南•关雎》:参差荇菜,旁边流之。

雷同:雷一发声,万物同时相应。
今泛指事物与人相同者。
《礼记•曲礼上》:毋剿说,毋雷同。
《楚辞•九辩》:世雷同而炫曜兮,何毁誉之昧昧。

妒异:妒忌异己。

耿介:正派不阿,廉明自持。
《楚辞•九辩》:“独耿介而不随兮,愿慕先圣之遗教。

熹:炽热,光明。

沮先圣之成论兮,㦝名贤之高风;忽道德之珍丽兮,务富贵之乐耽。

沮:毁坏,败坏。

成论:定论。

㦝(miǎo):仙颜。

名贤:有名的贤人。

高风:高尚的风操。

忽:忽略。

珍丽:珍奇俏丽。

务:致力。

乐耽:欢快。

遵大路而裴回兮,履孔德之窈冥;固众夫之所眩兮,孰能不雅观于无形?

履:践踏。

孔德:大德,年夜德。
《老子》:孔德之容,维道是从。

窈冥:深远渺茫貌。

众夫:众人,一样平常人。

眩:眼花,看不清。
此指被迷惑。

行劲直以离尤兮,羌古人之所有;内自省而不惭兮,遂定志而弗改。

劲直:刚强正派。

离尤:遭罪,遇祸。
《楚辞•离骚》:“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离,通“罹”。

羌:助词无义。

定志:犹言武断志向。

欣吾党之唐虞兮,愍吾生之愁勤;聊发奋而扬情兮,将以荡夫忧心。

欣:喜。
党:辈。
愁勤:忧苦勤恳。

发奋:发奋振作。

扬情:谓发扬古人风情。

荡:涤除,洗掉。

往者不可攀援兮,来者不可与期;病没世之不称兮,愿横逝而无由。

攀援: 追随;寄托。
《楚辞•远游》:“轩辕不可攀援兮,吾将从王乔而娱戏。
”此指挽留。

期:预约之期。

病:担心忧虑。

没世:去世。
《论语•卫灵公》:“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称:夸奖,赞赏。

横逝:远阔别去。

无由:没有情由。

○陟雍畤而消摇兮,超略阳而不反。

雍畤:古代敬拜五方天地的祭坛。
雍:雍州之地。

消摇:同“逍遥”,清闲得意貌。

略阳:略阳县,东汉改略阳道置,属天水郡。
治所即今甘肃秦安县东北九十里陇城乡。

念人生之不再兮,悲六亲之日远。

六亲:六种亲戚,古说不一。
《汉书·贾谊传》颜师古注引应劭注,以父、母、兄、弟、妻、子为六亲。

远:疏远。

陟九嵕而临菚嶭兮,听泾渭之波声。

九嵕(zōng):九嵕山,在陕西省礼泉县城东北。
《礼泉县志》载:“山有九峰耸峻,其南麓,即咸阳北坂。
”一样平常海拔600九嵕山800米,最高峰1187米。

菚嶭(zhàn niè):亦“ 嶻嶭 ”。
山名。
一名嵯峨山 ,别号慈峨山 。
在今陕西泾阳 、三原、淳化 三县交界处。
传说黄帝曾铸鼎于此。
《汉书•地理志上》:“ 池阳 , 惠帝四年置,巀嶭山在北。
”巀,一本作“ 嶻 ”。

顾鸿门而歔欷兮,哀吾孤之早零。

鸿门:鸿门阪,今西安市临潼区新丰县。
《水经注》载:新丰县故城东三里有阪,长二里余,堑原通道,南北洞开,北有鸿阪,南有阪口,有同门状,故曰鸿门阪。

吾孤:我的元子。

早零:早去世。

何定命之不纯兮,信吾罪之所生;伤诚善之无辜兮,赍此恨而入冥。

纯:善,美。

诚善:老实,善良。
无辜:无罪。

赍(jī):怀抱。
入冥:去世。
旧时迷信说法,谓人去世后进入阴间。

嗟我思之不远兮,岂败事之可悔?

远:深远。
败事:已败之事。

虽九去世而不瞑兮,恐余殃之有再。

九去世:犹万去世。
瞑:闭眼。

余殃:犹余祸。

泪汍澜而雨集兮,气滂浡而云披;心愤懑而纡结兮,意沉抑而内悲。

汍澜:亦“汍兰”,泪疾流貌。

滂浡:亦“滂渤”,波涛怒涌翻滚貌。

被:覆盖。

愤懑:亦“怫悒”,忧郁,心情不惬意。
东方朔《七谏•沉江》:“心愤懑而内伤。

纡结:郁积不畅。

沉抑:犹烦闷。
《楚辞•九章•惜诵》:“情沉抑而不达兮,又蔽而莫之白也。

○瞰太行之嵯峨兮,不雅观壶口之峥嵘;悼丘墓之芜秽兮,恨昭穆之不荣。

瞰:视,俯视。

嵯峨:山嵬峨貌。
《楚辞•淮南小山<招隐士>》:“山气巃嵸兮石嵯峨,溪谷崭岩兮水曾波。
” 王逸注:“嵯峨嶻嶭,峻蔽日也。

壶口:别号“壶关山”、“壶山”。
在山西长治市东南,跨壶关县界。
以“两峰夹峙而中虚,状如壶口,故名”。

峥嵘:嵬峨貌。

岁忽忽而日迈兮,寿冉冉其不与;耻功业之无成兮,赴原野而穷处。

忽忽:倏忽,连忙貌。
《楚辞•离骚》:“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兮其将暮。

冉冉:渐进貌。
形容光阴逐渐流逝。
屈原《楚辞•离骚》:“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 吕向注:“冉冉,逐渐也。

与:期待,等待。
《论语•阳货》: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昔伊尹之干汤兮,七十说而乃信;皋陶钓于雷泽兮,赖虞舜而后亲。

伊尹:商代人,名伊,一名挚。
汤时大臣。
尹,官名。
相传为家内奴隶,乃有莘氏女陪嫁之媵臣。
受汤赏识,举用。
佐商灭夏,综理国事。

七十:指伊尹执政七十年。

说:奉劝,劝谏。

皋陶:或作咎繇。
传说中远古时人。
偃姓。
舜命作掌刑法之官。
以正派称。

雷泽:一名雷夏泽。
在今山东菏泽市东北。
《尚书•禹贡》: “雷夏既泽。
” 孔传: “雷夏,泽名。
”《史记•五帝本纪》:“舜耕历山,渔雷泽。

无二士之遭遇兮,抱忠贞而莫达;率妻子而耕耘兮,委厥美而不伐。

妻子:妻子和儿女。

委:聚拢。

美:美德。
伐:自我夸耀。

韩卢抑而不纵兮,骐骥绊而不试;独年夜方而远览兮,非庸庸之所识。

韩卢:亦作“ 韩子卢 ”。
亦作“ 韩獹 ”。
战国时韩国良犬,色墨。
亦泛指良犬。

骐骥:骏马。
《楚辞•离骚》:“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试:用。

庸庸:昏庸,平庸。

卑卫赐之阜货兮,高颜回之所慕;重祖考之洪烈兮,故收功于此路。

卫赐:指孔子弟子子贡,姓端木,名赐。
因其为卫人,故称。

阜货:谓厚集财货。

颜回:春秋末鲁国人,名回,字子渊,亦称颜渊。
孔子学生。
家境贫寒,箪食瓢饮,居住陋巷,而不改其乐。
为人好学,且“不迁怒,不贰过”。
师事孔子,言无不从,以德行著称。

洪烈:伟大的功业。

收功:谓收聚功业。

此:谓耕耘隐居。

循四季之代谢兮,分五土之刑德;相林麓之所产兮,尝水泉之所殖。

五土:山林﹑川泽﹑丘陵﹑水边平地﹑低洼地等五种地皮。

刑德:刑罚与教养;刑罚与恩赏。

相:申察。

林麓:犹山林。

殖:栽种。

修神农之本业兮,采轩辕之奇策;追周弃之遗教兮,轶范蠡之绝迹。

神农:传说中的邃古帝王名。
始教民为耒耜,务农业,故称神农氏 。
又传他曾尝百草,创造药材,教人治病。
也称炎帝 ,谓以火德王。

轩辕:传说中的古代帝王黄帝的名字。
传说姓公孙 ,居于轩辕之丘 ,故名曰轩辕 。
曾降服炎帝于阪泉 ,降服蚩尤于涿鹿 ,诸侯尊为天子。
后人以之为中华民族的开山祖师。

周弃:姓姬,名弃。
古代周族开山祖师。
相传其母为有邰氏女,因在野外踏巨人脚迹怀胎而生。
好农耕,长于稼穑,尧、舜时曾任农官,教民耕种,号曰后稷。

范蠡:即陶朱公。
春秋末楚国宛人,字少伯。
越国大夫。
与宛令文种为友,随种入越事越王允常。
句践继立,用为谋臣。
越为吴所败,文种守国,蠡乞成于吴,且随句践为臣仆于吴三年。
既归,与文种勉力争强。
句践十五年,破吴都。
二十二年越围吴,三年而灭吴,擢年夜将军。
蠡以大名之下难以久居,且句践为人可与共患而难与处安。
相传易名鸱夷子皮赴齐,治产获千万,复散财以去。
旋入宋,止于陶,自称陶朱公。

绝迹:谓不通往来。

陟陇山以踰望兮,眇然览于八荒;风波飘其并兴兮,情惆怅而增伤。

踰望:亦“逾望”,了望。

八荒:八方荒远之地。

览河华之泱漭兮,望秦晋之故国。

泱漭:亦“泱莽”。
广大貌。

愤冯亭之不遂兮,愠去疾之遭惑。

冯亭:战国时韩国人。
为上党守。
秦兵攻上党,韩不能守,亭乃入上党于赵,意欲韩、赵共同拒秦。
赵封亭为华阳君。
后亭与赵将赵括率师抗秦时,战去世长平。

去疾:冯去疾,秦人。
始皇时右丞相。
二世立,赵高专政,去疾等谏请停建阿房宫,减省四边戍转。
二世责罪,遂自尽。

冯亭和冯去疾皆冯衍先人。

○流山峰而周览兮,徇碣石与洞庭;浮江河而入海兮,泝淮济而上征。

徇:巡行。

泝:同“溯”。

瞻燕齐之旧居兮,历宋楚之名都;哀群后之不祀兮,痛列国之为墟。

群后:指各诸侯国君主。

驰中夏而升降兮,路纡轸而多艰;讲圣哲之通论兮,心愊忆而纷繁。

中夏:指中原;中国。
班固《东都赋》:目中夏而布德,瞰四裔而抗稜。

纡轸:盘旋弯曲貌。

通论:通达的议论。

愊忆:亦“愊亿”、“愊臆”、“愊抑”。
愤怒、悲哀、忧闷之气郁结胸中

惟天路之同轨兮,或帝王之异政;尧舜焕其荡荡兮,禹承平而革命。

焕:光亮,光鲜。

荡荡:广大貌,博大貌。
《论语·泰伯》:“大哉尧之为君也……荡荡乎,民无能名焉。

承平:治平相承。

革命:谓履行变革以应定命。
古代认为王者受命于天,改朝换代是定命变更,因称“革命”。
《周易•革》:“天地革而四季成, 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并昼夜而幽思兮,终悇憛而洞疑;高阳㦝其超远兮,世孰可与论兹?

悇憛(tú tán):忧苦悲哀。
”《楚辞•七谏•谬谏》:心悇憛而烦冤兮,蹇超摇而无冀。

洞疑:恐怖。
洞,通“恫”。

高阳:颛顼有天下,号高阳 。
《楚辞•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
”《史记•五帝本纪》:“帝颛顼高阳者, 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

超远:迢遥。

讯夏启于甘泽兮,伤帝典之始倾;颂成康之载德兮,咏熏风之歌声。

甘泽:此指甘野。
故址在今陕西户县北。
《尚书•甘誓》:启与有扈,战于甘之野。

帝典:指《尚书》中的《尧典》、《舜典》篇。
《礼记•大学》:“《帝典》曰‘克明峻德’。
” 郑玄注:“《帝典》,亦《尚书》篇名也。
”《孔丛子·论书》:“吾于《帝典》见尧舜之圣焉。

倾:倾覆。

载德:犹积德。
《国语•周语上》:“奕世载德,不忝古人。

熏风:此指《周南》、《召南》等《诗经》篇章。

思唐虞之晏晏兮,揖稷契与为朋;苗裔纷其条畅兮,至汤武而勃兴。

唐虞:唐尧虞舜。

晏晏:和悦貌。
《诗经•卫风•氓》:“总角之宴,说笑晏晏。

稷契:稷,后稷。
后稷,周之先祖。
相传姜嫄践天帝足迹,有身生子,因曾弃而不养,故名之为“ 弃 ”。
虞舜命为农官,教民耕稼,称为“ 后稷 ”。
契,名或作偰、离。
传说中远古商代开山祖师。
帝喾之子。
其母简狄吞玄鸟卵有身而生。
佐禹治水有功,舜乃命契为司徒,掌教养。
赐姓子,封于商。
一说居于蕃。

朋:朋党。

苗裔:子孙后代。

条畅:繁衍茂盛。

勃兴:发达兴起。

昔三后之纯粹兮,每季世而穷祸;吊夏桀于南巢兮,哭殷纣于牧野。

三后:指夏商周的开国之君。

纯粹:纯洁不杂,精纯完美。

季世:末代,衰败期间。

穷祸:极祸,大乱子。

南巢:古地名。
在今安徽巢县西南。
因位于古代中原族活动地区的南方,故名。
《尚书•仲虺之诰》:“ 成汤放桀于南巢,惟有惭德。

牧野:古代地名。
在今河南淇县南。
周武王与反殷诸侯会师,大败纣军于此。
《尚书•牧誓》:“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 商郊牧野,乃誓。

诏伊尹于亳郊兮,享吕望于酆洲;功与日月齐光兮,名与三王争流。

亳:商代都城,在今河南商丘县东南,相传汤曾居此。
《史记•殷本纪》:“自契至汤八迁,汤居亳。

吕望:姜子牙,周文王辅臣。

酆:即丰。
西周封国。
在今陕西户县东。

三王:指夏商周开国之君。

○杨朱号乎衢路兮,墨子泣乎白丝;知渐染之易性兮,怨造作之弗思。

杨朱:战国初魏国人。
又称杨生、杨子、杨子居。
后于墨子,前于孟子。
反对墨子兼爱、尚贤之说,其说主“重己”、“贵生”,不以物累形,拔一毫而利天下不为。

《荀子•王霸》:“杨朱哭衢途曰:‘此夫过举跬步而觉跌千里者夫!
’哀哭之。

号:大哭。

《墨子•所染》:“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
故染不可不慎也。
”《淮南子•说林训》:“墨子见练丝而泣之,为其可以黄,可以黑。

渐染:渍染,熏染。

造作:制造,制作。

美《关雎》之识微兮,愍王道之将崩;拔周唐之年夜德兮,捃桓文之谲功。

拔:取。

周唐:周文唐尧。

捃(jùn):拾,取。

桓文:齐桓晋文。

谲功:诈功。

忿战国之遘祸兮,憎权臣之擅强;黜楚子于南郢兮,执赵武于湨梁。

遘祸:造成祸乱。

擅强:跋扈霸道。

黜:废,贬退。

楚子:楚王。

南郢:郢都。
今湖北江陵县。

赵武:春秋时人。
晋国大夫。
赵朔子。
或称赵文子,亦称赵孟。

湨梁:湨(jú)水边的大堤。
春秋周地。
在今河南济源市西北。

善忠信之救时兮,恶诈谋之妄作;聘申叔于陈蔡兮,禽荀息于虞虢。

救时:匡救时弊。

妄作:无知而任意胡为。

聘:访问,打听。

申叔:申叔时,春秋时楚国人。
庄王时大夫。
王杀夏徵舒,以陈为县。
申叔时使齐归,不贺。
以为王讨戮夏徵舒为义举,今以陈富而使为楚邑乃贪。
庄王以为善,乃迎陈灵公太子午于晋而复立之。
是为陈成公。

禽,通“擒”。

荀息: 晋国大夫。
前658年,晋献公欲攻灭虢、虞,命他以屈产名马求虞君借道伐虢,取下阳。
过两年,又借虞道灭虢,并返而灭虞。

诛犁鉏之介圣兮,讨臧仓之愬知;馔子反于彭城兮,爵管仲于夷仪。

黎鉏(chú):齐国大夫。
时孔子在鲁国执政,齐景公患之,黎鉏建议使离间计和美人计,离间孔子和鲁定公的关系,于是从齐国挑选了八十个仙颜女子,以及带花纹的马一百二十匹,送到了鲁国。

介:离间。
圣:此指孔子。

臧仓:《孟子•梁惠王下》载:孟子漫游至鲁,鲁平公将见孟子,为宠臣臧仓所阻。
后遂以“臧仓”为进谗害贤的小人。

愬(shuò):惊惧。

知:通“智”,智者,此指孟子。

馔:吃喝,给吃喝。

子反:春秋楚大夫,楚庄王、楚共王时司马。

夷仪:又作陈仪,在今山东省聊城市西南。
《春秋》鲁僖公元年(前659年):狄侵邢国,齐桓公帅诸侯之师救邢,“邢迁都于夷仪”,即此。

爵:付与官爵。

疾兵革之浸滋兮,苦攻伐之萌生;沉孙武于五湖兮,斩白起于长平。

疾:厌恶,痛恨。

兵革:兵器和甲冑的总称。
泛指武器武备。
亦指代战役。

攻伐:攻打讨伐。

萌生:初生,发生。

恶丛巧之浊世兮,毒从横之败俗;流苏秦于洹水兮,幽张仪于鬼谷。

恶:讨厌,痛恨。

丛巧:谓诈伪小术。

毒:怨恨,痛恨。

从横:纵横。

败俗:被败坏的风尚。

流:流放。

洹(huán)水:古水名 ,在河南省北境,今名安阳河。
源出林县,东流经安阳市到内黄县入卫河。

幽:囚禁。

鬼谷:在今河南登封市东南。
相传为战国鬼谷子所居。

澄德化之陵迟兮,烈刑罚之峭峻;燔商鞅之法术兮,烧韩非之说论。

澄:澄清。

德化:以德感化人。

烈:严厉,严厉。

峭峻:严苛。

燔:烧。

说论:学说辞吐。

诮始皇之跋扈兮,投李斯于四裔;灭先王之法则兮,祸浸淫而弘大。

诮:责备,讥讽。

跋扈:专横暴戾。

投:流放。

四裔:四方边远之地。

浸淫:逐渐蔓延扩散。

弘大:广大,巨大。

援前圣以制中兮,矫二主之骄奢;馌女齐于绛台兮,飨椒举于章华。

援:援引。

制中:恰当处理。

矫:纠正。

女齐:女叔齐,别号司马侯,春秋晋国大夫。

馌(yè):本义给在田间垦植的人送饭。

绛台:春秋晋平公在首都绛所建之高台。
一说晋灵公所造。

飨:用酒食慰劳。

椒举:即春秋楚大夫伍举,为伍子胥祖父。
因邑于椒,以邑为姓,故又称椒举。

章华:楚离宫名。
故址在今湖北监利县 西北,晋杜预以为春秋时楚灵王所建者即此。
台高十丈,基广十五丈。
称“ 华容 之章华 ”。

摛道德之光耀兮,匡衰世之眇风;褒宋襄于泓谷兮,表季札于延陵。

摛(chī):伸展。

匡:匡正。

眇风:衰敝的风气。

泓谷:泓水河谷。
泓水,在今河南商丘市柘城县。
在此发生了宋襄公与楚国之间的泓水之战,宋襄公败北。

表:表扬,表彰。

季札:吴王寿梦少子,封于延陵。
兄弟四人,札最少而贤。
寿梦崩,诸兄皆欲立札,札弃其室而耕,舍王位。

延陵:古邑名。
春秋吴邑,季札所居。
故址即今江苏常州市。

摭仁智之精髓兮,激乱国之末流;不雅观郑侨于溱洧兮,访晏婴于营丘。

摭(zhí):选取,摘取。

精髓:花木之美,引申为在上者之德化。

末流:犹末俗,指颓风败俗。

郑侨:即公孙侨,姬侨。
字子产,郑国贵族。
郑穆公之孙,公子发之子。
后为正卿,有政绩。

溱洧(zhēn wěi):郑国的两条河名。

营丘:邑名。
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北,以营丘山得名。
周武王封吕尚于齐,建都于此。
后改名临淄。

日曀曀其将暮兮,独于邑而烦惑;夫何九州之博大兮,迷不知路之南北。

曀曀(yì):阴沉阴暗貌。
《诗经•邶风•终风》:噎噎其阴,虺虺其雷。

于邑:亦“于悒”,忧郁烦闷。
《楚辞•九章•悲回风》:“伤太息之愍怜兮,气于邑而不可止。

驷素虬而驰骋兮,乘翠云而相佯;就伯夷而折中兮,得务光而愈明。

驷:同驾一辆车的四匹马。
或驾四马之车。
此作为动词。

素虬: 古代传说中为神仙驾车的一种白色的龙马。

相佯:亦“相羊”、“相徉”,徘徊,盘桓。
《楚辞•离骚》:“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

折中:亦“折衷”,取正,用为判断事物的准则。
《楚辞•九章•惜诵》:“令五帝以折中兮,戒六神与向服。

务光:古代隐士。
相传汤让位给他,他不肯接管,负石沉水而去世。
《庄子•外物》:“尧与许由天下,许由逃之。
汤与务光,务光怒之。

款子高于中野兮,遇伯成而定虑;钦真人之德美兮,淹犹豫而弗去。

子高:伯成子高,伯成为复姓,传说中远古时人。
尧时诸侯。
至禹时,辞诸侯而耕。
禹趋就下风而问。
子高以为禹行赏罚而民不仁,德自此衰,刑自此立,后世之乱自此始。

款:殷勤招待。

钦:敬仰,恭敬。

淹:淹留。

意斟愖而不澹兮,俟回风而容与;求善卷之所存兮,遇许由于负黍。

斟愖(zhēn chén):亦“斟忱”,犹迟疑。

澹:恬淡。

容与:徘徊犹豫,犹豫不前貌。

善卷:或称善绻。
传说中尧舜时武陵人。
有道之士。
居枉渚。
尧闻其贤而师事之。
尧卒,舜以天下让之,卷以为尧不教而民从,不赏而民劝,百姓安乐。
今盛为衣裳之服以眩民目,繁调五音之声以乱民耳,大作皇韶之乐以愚民心,天下从此将乱,不受而去,入深山不知所之。

许由:一作许繇。
相传尧拟让与君位,他逃至箕山下,农耕而食。
尧又请其为九州主座,他到颍水边洗耳,表示不愿听闻。

负:背负。

轫吾车于箕阳兮,秣吾马于颍浒;闻至言而晓领兮,还吾反乎故宇。

轫:本义支住车轮使其不能迁徙改变的木头。
引申为阻挡。

箕阳:箕山之南。

颍浒:颍水边。

至言:最高超的辞吐;极其高明的辞吐。

晓领:犹明了。

还:通“旋”。

反,通“返”。

故宇:旧居。
引申为故国家乡。

○览天地之幽奥兮,统万物之维纲;究阴阳之变革兮,昭五德之精光。

幽奥:深远,深奥。

维纲:纲纪法度。

五德:古代阴阳家把金、木、水、火、土五行算作五德,认为历代王朝各代表一德,按照五行相克或相生的顺序,交互更替,周而复始。

精光:光辉。

跃青龙于沧海兮,豢白虎于金山;凿岩石而为室兮,托高阳以养仙。

豢(huàn):喂养,喂养。

金山:此处非实指详细某山。

高阳:高而旭日之地。

神雀翔于鸿崖兮,玄武潜于婴冥;伏朱楼而四望兮,采三秀之华英。

鸿崖:亦“洪崖”,传说中的神仙名。
黄帝 臣子伶伦的仙号。

婴冥:幽都。
指北方极远的地方。
旧以为日没于此,万象惨淡。

三秀:灵芝草的别名。
灵芝一年着花三次,故又称三秀。

华英:指花。

纂前修之夸节兮,曜往昔之光勋;披绮季之丽服兮,扬屈原之灵芬。

纂:通“缵”。
继续。
前修:先哲。

夸节:大节,高尚的节操。

绮季:绮里季,汉初隐士,“商山四皓”之一。
后泛指隐士。
秦末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师长西席 ,避秦乱,隐商山 ,年皆八十有馀,男子皓白,时称“商山四皓”。

灵芬:芳草,比喻美德。

高吾冠之岌岌兮,长吾佩之洋洋;饮六醴之清液兮,食五芝之茂英。

岌芨:高貌。

洋洋:浩瀚貌。

六醴:犹六气。
六气,自然景象变革的六种征象。
谓朝旦之气(朝霞)、日中之气(正阳)、日没之气(飞泉)、夜半之气(沆瀣)、天之气、地之气。

五芝:五种灵芝。

英:花。

○揵六枳而为篱兮,筑蕙若而为室;播兰芷于中庭兮,列杜衡于外术。

揵(qián):直立。

枳:枸橘,又称“臭橘”。

蕙若:蕙草与杜若。
皆喷鼻香草。
《楚辞•九章•惜昔日》:“自前世之嫉贤兮,谓蕙若其不可佩。

兰芷:兰草与白芷。
皆喷鼻香草。
《楚辞•离骚》:“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

杜衡:亦“杜蘅”,即杜若。
文学作品中常用以比喻君子、贤人。
《楚辞•离骚》:“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

术:城邑中的道路。

攒射干杂蘼芜兮,构木兰与新夷;光扈扈而炀耀兮,纷郁郁而畅美;华芳晔其发越兮,时恍忽而莫贵;非惜身之埳坷兮,怜众美之干瘪。

攒:聚。

射干:多年生草本,叶剑形排成两行。
夏季着花,花被橘赤色,有深红斑点。
根可入药。

蘼芜:草名。
芎藭的苗,叶有喷鼻香气。

木兰:喷鼻香木名。
别号杜兰、林兰。
皮似桂而喷鼻香,状如楠树。
亦指此植物的花。
也叫“辛夷”或“木笔”。

新夷:即辛夷。

扈扈:光彩光鲜貌。

炀耀:照映。

郁郁:茂盛貌。

晔:光明残酷貌。

发越:播散散发。

贵:珍惜。

埳坷:同“坎坷”,比喻困顿不得志。

游精神于大宅兮,抗玄妙之常操;处寂静以养志兮,实吾心之所乐。

大宅:指天地宇宙。

抗:高举。

常操:平常的节操。

山峨峨而造天兮,林冥冥而畅茂;鸾回翔索其群兮,鹿哀鸣而求其友。

峨峨:高貌。

造:至。

畅茂:兴旺繁茂。

鸾:凤的一种。

回翔:盘旋飞行。

索:求。

诵古今以散思兮,览圣贤以自镇;嘉孔丘之知命兮,大老聃之贵玄;德与道其孰宝兮?名与身其孰亲?

散思:谓扩散愁思。

自镇:犹自重。

大:以……为大。

陂山谷而闲处兮,守寂寞而存神。

陂(bēi):傍,靠近。

存神:存养精神,保全精神。

夫庄周之钓鱼兮,辞卿相之显位;于陵子之灌园兮,似至人之仿佛。

庄周:庄子。

卿相:执政的大臣。

显位:高位。

《庄子•秋水》: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去世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
此龟者,宁其去世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于陵子:战国时隐逸之士。
或谓即陈仲子 。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于陵子仲辞三公为人灌园。

灌园:灌溉园圃,从事田园劳作。
后谓退隐家居。

刘向《列女传•楚于陵妻》:“ 楚王闻于陵子终贤,欲以为相,使青鸟使持金百镒往聘迎之。
于陵子终曰:仆有箕箒之妾,请入与计之……于是子终出谢青鸟使而不许也,遂相与逃而为人灌园。

盖隐约而得道兮,羌穷悟而入术;离尘垢之窈冥兮,配乔松之妙节。

盖:大概。

隐约:困厄,俭约。

羌:句首助词无义。

穷悟:透彻领悟。

入术:谓得为至人之术。

尘垢:尘埃和污垢。
犹世俗。

乔松:王子乔和赤松子。

妙操:美好的节操。

惟吾志之所庶兮,固与俗其不同;既俶傥而高引兮,愿不雅观其从容。

庶::但愿,希冀。

固:本来。

既:终,尽。

俶傥(tì tǎng):亦“俶倘”,卓异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