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唐.刘方平《月夜》

更深夜静,斜月朦胧,春虫始鸣,绿窗纱里的墨客出乎猜想的觉得到了早春暖意。

清脆的虫鸣,碧绿的窗纱,墨客的笔触清新又自然,令人仿若置身在那一派氤氲在月色下的融融春意里。

忽然明白了迟子建老师为什么说春天的月光带着股嫩嫩的绿意了。

掬水月在手弄花喷鼻香满衣。读古诗领略春山月夜的清宁静美

温馨怡人的春月夜令民气生欢畅,清幽深邃的春山月夜更令民气生神往。

掬水月在手,弄花喷鼻香满衣。
和我一起读读古诗,去重逢那旧光阴里春山月夜的清宁静美。

01

春山多胜事,抚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喷鼻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唐.于良史《春山夜月》

赏析:春天山中的景致美不胜收,在这诗如画的风景中流连,令人如痴如醉,以至于忘了归程。

月上东山,不知不觉已是暮色四合。

掬一捧清凌凌的山泉水,看那晶莹剔透的玉轮映在水中,就像把它捧在手里一样。

伸手去抚弄路边的山花,那芬芳馥郁的花喷鼻香急速溢满衣衫。

兴之所至,就不会在乎路途的远近;想要转身拜别时,却又不忍心拂了这山中花草的深情。

徜徉在这春山月夜里,久久不愿拜别,翘首南望钟声悠扬之处,正是那翠微掩映的楼台深处。

这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这是一个俏丽的重逢,只因“春山多胜事”,才“抚玩夜忘归”,才会有了“掬水月在手,弄花喷鼻香满衣”的满心欢畅。

《礼记 曲礼上》曰:受珠玉者以掬。
可见,这悠然自得纵情山水的墨客对付这春山里的玉轮,是多么的喜好和保重,以是才徜徉在这春山月夜里久久不愿拜别。

皓月当空,花喷鼻香氤氲,泉水淙淙,晚钟悠扬,楼台深掩,这一幅清幽淡远的春山月夜图,令人神往,让人陶醉。

墨客简介:于良史,唐代墨客,诗风清雅,与“大历十才子”附近,他的在《复兴间气集》和《全唐诗》中都有收录。

02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王维《鸟鸣涧》

赏析:夜色宁静,春山空寂,宁静的山谷中,只有春桂花在无声无息地飘落。

皎洁的玉轮从云层中钻出来,月光悄悄地流泻下来,几只鸟儿从睡梦中醒来。

它们时时的呢喃几声,和着这山涧中小溪细细的水流声,使这春山月夜更显清幽寂静。

这首《鸟鸣涧》是王维为朋侪皇甫岳所居的云溪别墅所题写的组诗中的第一首,是他寓居若耶溪时的作品。

花落,月出,鸟鸣,溪流,春山月夜的宁静幽美从墨客的笔端缓缓流出,静中有动,动中有静,那空灵安谧的意境彷佛呼之欲出。

这是一首极富禅心和禅趣的诗,一如苏轼对他的评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让人如身临其境一样平常。

墨客简介: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朝墨客、画家,唐玄宗九年进士及第。

其诗字画俱佳,精通音律,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有《王右丞集》传世。

03

山月随客来,主人兴不浅。

今宵竹林下,谁觉花源远。

惆怅曙莺啼,孤云还绝巘。
——唐.钱起《酬王维春夜竹亭赠别》

赏析:暮春之夜,月光朗照,主人盛情接待到访的客人,席间觥筹交错,宾主尽欢。

在这样宁静美好的月夜里,面对着这幽幽的竹林,谁还会以为桃花源遥不可及呢?

美好的时候总是过得太快,黄莺啼鸣,天色欲晓,宴席将散,墨客心生痛惜。

曲终人散,墨客即将告别老朋友独自拜别,抬眼望去,只见一朵白云正环抱于孤峰之

上。

​春山月夜,茂林修竹,皓月当空,寂静安闲的竹馆恍如世外桃源一样平常,浅斟慢酌,宾主尽欢,总有说不尽的话题。

只是,良宵苦短,终是到了曲终人散的时候,纵有不舍,还是要各自归去,心中徒添一缕痛惜。

这是一首回赠诗,时年暮春月夜,钱起做客于王维的蓝田别墅之竹馆,王维做赠别诗《春夜竹亭赠钱少府归蓝田》与他,于是钱起做此诗以赠答。

全诗清新悠远,就如那明月夜一样平常,自然憨实,让人回味无穷,心生美好,虽然结尾处有那么一丝痛惜,但却不影响那春月夜的美好。

墨客简介:钱起,字仲文,唐代墨客,唐天宝十年进士,世称“钱考功”,“大历十才子”之一,有《钱考功集》等作品传世。

昨夜圆非今夜圆,却疑圆处减婵娟。

一年十二度圆缺,能得多少很多多少时少年? ——唐.李建枢《咏月》

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不见今时月。

光阴荏苒,岁月不居。
春去春回就在几个月缺月圆而已,而人生的少年却是一去不回了。

春夜月很美,春山月夜也很美,只是,美好的东西总难长久,唯有且行且珍惜,不辜负,才是最好。

本文刘玲子candy原创,回绝搬运和抄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立即删除,感激您的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