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李煜想必大家都知道,他是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赵匡胤还算仗义,封为右千牛卫年夜将军、违命侯。
从此,李煜阔别“雕栏玉砌”的金陵城,成为阶下之囚。

李煜的词,继续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措辞明快、形象生动、用情朴拙,风格光鲜。
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哀婉悲惨,意境深远,极富艺术传染力。

本日要为大家分享的是可与他的绝笔之作《虞美人》相媲美,又流传千古的精品《浪淘沙》: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李煜写的最辱没卑微孤零的一首词令人肉痛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随意马虎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译文>

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
纵然身盖罗织的锦被也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
只有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时的欢愉。

不该独自一人登楼凭栏了望,引起对故国的无尽思念和感慨。
离开随意马虎再见故土就难了。
过去像流失落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今昔比拟,一是天上一是人间。

此词基调低沉悲怆,透露出李煜这个亡国之君绵绵不尽的故土之思,十分深刻地书写了梦里梦外的巨大落差、江山得与失落的强烈比拟,感慨颇深,令人倍感“暗澹凄婉”。

上片“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是词人梦中惊醒后听到的、感到的,那帘外潺潺的雨一声一声地滴在五更的深夜,也滴在了词人的心田。
囚居之人,独自流年,已是无言的况味。
“梦里”两句,回过来追忆梦中情事,睡梦里好象忘却自己身为俘虏,彷佛还在故国富丽的宫殿里,贪恋着少焉的欢娱,可是梦醒往后,“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却更加地感到痛楚。

下片“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随意马虎见时难”是告诫自己,千万不能独自登楼凭栏了望,随是万里江山多奇丽,可自己已不再拥有。
心中蕴含着的只是绝望、仇恨、痛楚和悲怆,“流水落花”两句是说所有春天都会谢幕,有的人聚散随缘,不悲不喜;有的民气情黯淡,落寞惆怅。
人间间,没有几人能够真正做到得失落随缘,心无增减。
而现在自己在沦为囚徒的屈辱、卑微、孤零、苦楚、酸楚,这样的巨大比拟以“天上人间”四字表达,蕴藉而又沉重,“悲痛凄婉”!

这首词,情真意切、暗澹凄婉,深刻地表达了词人的亡国之痛和囚徒之悲,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亡国之君对“故国之思、亡国之痛”危苦心情的艺术形象,确实是“眼界始大,感慨遂深”。
且能以白描手腕诉说内心的极度痛楚,却有撼动读者心灵的惊人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