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古诗词非常美,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然而,作为中年人,想要像中国诗词大会上那些高手那样,拥有电脑一样平常的影象力,确实是挺难的。
有时候,很多脱口而出的诗句,还是学生时期背会的那些。
个人觉得,对付现在的自己来说,如果纯挚想把古诗词当作业余爱好,就一定要找到一个轻松有趣的办法。
本日想聊的这本书,便是一位在网上非常有名的老师对古诗词的解读。
书的名字叫《戴老师魔性诗词课》。

作者戴建业,男,1956年4月生于湖北麻城。
现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古代文学学术带头人,《华中学术》主编,湖北民族学院“彩虹学者”,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国学馆馆长,台湾屏东教诲大学客座教授。
先后在大陆、台湾出版《澄明之境:陶渊明新论》、《文献考辨与文学阐释》、《论中国古代的知识分类与文籍分类》、《文本阐释的内与外》、《老子的人生哲学》等学术著作11部,“戴建业作品集(九卷本)”,出版《假如有人欺骗了我》、《统统皆有可能》等随笔杂文集6部。
几年前,戴老师讲课的视频被传到了网上,结果一炮而红。
其诙谐机警的传授教化风格,亲切率真的人格魅力,不仅深受华中师范大学学子的热捧,被评为华中师范大学首届研究生“我心目中的好导师”第一名,还被广大网民尊称为“国民教授”,被全国青年学子称为“别人家的老师”。
他的教室上常常座无虚席。
有的同学没有座位,甘心站着,也要听一听戴老师如何把古诗词解读得如此有趣。

这本《戴老师魔性诗词课》中,有戴老师系统整理的他之前火遍全网的一些唐诗课的内容,其余还增加了一些他本人对唐代经典诗词的赏析,尤其对盛唐期间“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的讲解,更是达到了入木三分的境界。
这本书诙谐风趣,又不失落大家之风,一些句子里夹带的网络用语,更是让人忍俊不禁。
比如,在网上很火的那段视频,讲的便是陶渊明的诗”草盛豆苗稀“。
戴教授对陶渊明《归园田居》的解读:第一句就很高大上:种豆南山下。
当我们认为他种的挺好,不然怎么会如此郑重地先容的时候,紧接着又见告我们:草盛豆苗稀。
这种的还有什么意思,是不是没好好干活儿?“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付出如此之多、收成如此之少为什么仍要“归田”呢?“但使愿无违。
”再比如,对大墨客李白,戴老师认为在唐代墨客中,大概要数李白的人生最为彪悍,生命力最为兴旺,他的性情最为浪漫,他的激情最为剧烈,他的夸年夜最为火爆。
李白笔下的诗句,总让人想知道墨客本尊到底是何方人物。
他异想天开,写呈现代谁也写不出来的诗句。
格律诗于他而言,根本不敷以抒发心中统统。
他只得破格律,以自己的风格写。
纵使浮滑,但又让人不得不拜服于他的文采。
我读李白的诗时,总会遥想盛唐时,升平之世,抱负他于每个角落,随笔写下所思所想,一挥而就,随心而为。
是他让我知道,唐代莘莘学子,并不尽是终日埋首诗书、手不释卷之辈,亦有游荡随性、活泼浪漫的墨客,酒甫入喉,便吐出一句句让人惊叹不绝的诗。
李白的生平,是平凡而又不平凡的生平,是丰富多彩而又坎坷酸楚的生平。
用实业家和政治家的眼力来看,他生平没有干过一件正经的事情。
他有正经事情也只有一两年的光景,便是做所谓的翰林学士那个期间,别的的时候,他都是待业职员。
但是,用文学家的眼力来看,他老人家一辈子彷佛什么事情都干过。
他得到过天子的赏识,揶揄过达官权贵,既有与墨客论诗品文的优雅,也有过辅时济世的雄图,还有过羽化不去世的梦想。
李白的足迹,踏遍了祖国的名川大山,朋友遍及天下各地,他的生平真是丰富多彩。
李白那种兴旺的激情,在中国墨客中极其少有。
他通过自己个体生命的激扬,深刻地表现了我们民族处在壮盛期间的那种伟大的活力,这是李白最了不起的地方,也是李白的意义之所在。
李白希望实现对付国家的政管理想同时却又追求自由的生活,以是李白实在是非常痛楚的。
李白有远大的志向,但是李白由于远大的志向是非常痛楚的,戴老师说可见志向远大也要承受痛楚。

《戴老师魔性诗词课》中的内容大多是戴建业老师多年传授教化与研究的沉淀,里面对诗词和诗词作者的讲授普通易懂,很多地方还结合了当代网络用语,可以说非常接地气了,也更贴近了年轻人的心。
虽然戴老师在网络上的课程十分受欢迎,但他却一贯强调“网上的视频片段虽然有趣,但毕竟不系统,学知识还是要系统地去上课,去看书,反复地看书很主要!
”总之,希望这个可爱至极的老头儿写的《戴老师魔性诗词课》既能帮你快速理解诗词的背景和奥义,又能收成很多快乐。

若何幽默地解读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