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书社出版的《中国生肖诗歌大典第二辑·丑牛寅虎卷》(杨吉成/主编)一书,便精选了与虎干系的古典诗词曲赋等,对生肖的虎文化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对一些诗词作品进行讲授,用普通的措辞进行了赏析,笔墨只管即便浅近,故事生动。
第一读者在1月31日至2月6日期间,从该书摘录部分与虎干系的古诗词,以飨读者。

●《猛虎词》

唐·储光羲

寒亦不忧雪,饥亦不食人。
人肉岂不甘,所恶伤明神。

诗词中的虎①  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

太室为我宅,孟门为我邻。
百兽为我膳,五龙为我宾。

蒙马一何威,浮江一以仁。
彩章耀朝日,爪牙雄武臣。

高云逐气浮,厚地随声震。
君能贾馀勇,早晚长相亲。

作者储光羲(约707-760),兖州(今山东省兖州市)人。
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进士,官监察御史。
后因受安禄山伪职,安史之乱平定后,被贬岭南。
他写了不少田园诗,多表现屯子的宁静幽寂,借以抒发他追求闲适、神往隐逸的情怀,诗风朴实清新。

楚辞之后、唐代之前的诗中,未见专门咏虎的篇章。
唐代储光羲的《猛虎词》,可谓是本日所能见到的较早的咏虎诗篇了。

这是一首写虎抒怀的五言古诗。
开篇4句,问虎何以不食人,因其对神恭敬畏惧,不敢为恶。
接着8句联系到人事,若施行仁政,虎将渡江而去。
末了4句,以为政者凭借其虎威余勇的权力为政以德,则不仅人兽,而且高下官民敦睦,长享太平,照料开篇之神明句。
题旨环绕借助虎威,履行仁政、联系自身遭遇,求其所愿,以物述志,表达得委婉蕴藉。

▲金代黄地黑彩雁衔芦苇纹虎枕

●《曲江三章章五句》

唐·杜甫

曲江冷落秋气高,菱荷枯折随波涛,游子空嗟垂二毛。

白石素沙亦相荡,哀鸿独叫求其曹。

即事非今亦非古,长歌激越捎林莽,比屋豪华固难数。

吾人甘作心似灰,弟侄何伤泪如雨。

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将移往南山边。

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

这是唐代墨客杜甫创作的七言古诗组诗作品。
第一章墨客借曲江秋季萧瑟,抒发个人怀才不遇的寂寞和忧伤。
第二章写墨客放歌解忧,语似旷达,实为悲愤之词。
第三章写墨客仕途无望,意欲归隐,抒发了内心的愤懑心情。
诗意说,求官不易,报国无门,还是回杜曲南山种田吧。
但身在江湖,心系边庭,借李广由于命数奇、终生不得封侯之事,表明个人纵然遭到不幸,却无时无刻不想到国家安危的情怀。
末句引用李广射似虎之石的典故,表述老骥伏枥、壮心不已的感情。
此诗章法独特,前三句连韵作一顿,为杜甫自创的“连章体”。
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相应,承转圆熟,构造严谨。

▲青花虎竹图十二角形盘

●《猛虎行》

晋·陆机

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
恶木岂无枝?志士多苦心。

整驾肃时命,杖策将远寻。
饥食猛虎窟,寒栖野雀林。

日归功未建,时往岁载阴。
崇云临岸骇,鸣条随风吟。

静言深谷底,长啸高山岑。
急弦无懦响,亮节难为音。

人生诚未易,曷云开此衿?眷我耿介怀,俯仰愧古今。

这首诗的作者是西晋文学家陆机,作于西晋政治大变乱期间,沿用古乐府旧题,表明一样平常志士,虽然肚量胸襟正派,慎于出处,但为时势驱遣,难以保持其高节。
而在出仕往后,岁月流逝,仍旧功业无成,心情郁抑,不免进退两难,俯仰出生,深感腼腆。

这是一首赞颂游子洁身自好、不做非礼之事的诗。
诗的开篇4句表明志士处世,每每存心慎重,爱惜身名,“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诗中以“盗泉”“恶木”比喻恶劣的政治环境。
作者在吴亡之初,曾“退居旧里。
闭门勤学,积有十年”(《晋书·陆机传》),本不想涉足仕途。
这四句旨在表白自己当初的心境。
次四句写世势催迫,志士只得应从君命,恭敬地整驾出山任事。
可是扶杖远行,道途辛劳,饥食于猛虎之窟,寒栖于野雀之林,由不得自己选择,留恋故乡之情在心灵上激荡得难以抑止,这里再现上年的心境。
接着“日归功未建”等六句,诉说出仕后韶光流逝,功业无成,天寒岁暮,引起新的忧思。
崇云临峰兴起,枝条随风悲鸣,徘徊于山谷,低吟长啸,幽情难抒,政治处境的困顿,志士遭乱的悲辛,在此不难想见。
诗的结尾前两句进一步表白心志,以奏乐为譬,“急弦无懦响”,表明有贞亮高节的人,所抒发的也一定是年夜方刚毅刚烈之辞。
可是不同于流俗,不为时君所赏识,“难以为音”谗口反易得逞。
末了四句对自己比年遭遇、抱负、反思,作出痛楚的小结:人生既多苦难,难以洞开胸襟倾吐积郁,自己操守正派,然而隐处山野既不可能,出山又难行其志,俯仰古今,难免感到愧疚。

从诗的艺术手腕看,虽为仿照乐府歌辞而作,保有古乐府朴实朴拙的一壁,又注入了新的委婉弯曲的抒怀内容,形式上由古辞只有杂曲四句的参差句型,变为整洁凝练、把稳修辞手腕以五言为主的长诗。
中间12句全行对仗,有流水对、比喻对、平列对,工稳妥善,有些达到了珠圆玉润的程度,为后来齐、梁开了先例。
《猛虎行》不愧为陆机的代表之作。

▲金代秋山玉饰,其间一老虎蹲坐回顾。

●《玄月中曾题二小诗于南豁竹上既而忘之昨日再游见而录之》

宋·苏轼

谁谓江湖居,而为虎豹宅。

焚山岂不能?爱此千竿碧。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众人称其为“苏东坡”。
眉州(今四川眉山)人。
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
其诗、词、赋、散文,造诣极高,又善书法、绘画,是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
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画则开湖州一派。

题中南为县名,今属四川宜宾市。
此诗言隐士本可安居南竹林之中,而虎豹又来立足,想纵火烧山,却舍不下许多竹。
人总是在抵牾中生活着,因爱竹而不能焚山,表现了诗人情志的高雅。

编辑:何建 任务编辑:董小玥 审核:周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