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随园食单》特牲单

袁枚退隐随园,四十年来,广泛网络各家的烹饪技法,将其搜集保存,编成《随园食单》。
这一份食谱,其亮点在于有近半数的内容都标注了食谱的来源。
在书中,常可以看到“某某家,制之精极”、“惟某家某某,颇得其法”等语句,这不仅表达了袁枚个人的仰慕之情,也从侧面表示出袁枚的交友圈。
在那些注明某家的美食里,提及的人名称谓甚多,有官僚权贵,如尹文端公、萨制军、杨中丞、冯不雅观察、蒋侍郎等;还有一些文人雅士(如杨州程立万),僧侣羽士(如定慧庵僧、朝天宫羽士),市井人物(如陶大太),可见袁枚的交友范围之广,但紧张还是以南京、苏州、扬州、杭州等城市为中央。
书中提及次数最多的人物,便是尹文端公和杨兰坡明府,在特牲单有尹文端公家风肉,在聊风肉之前,咱们先理解一下尹文端公是何许人也。

尹文端公,即尹继善大人,文端是他的谥号,公:为尊称、敬称。
尹继善(1695—1771)章佳氏,字元长,号望山,满洲镶黄旗人,清朝大臣,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尹泰之子。
雍正元年进士,历官编修、云南、川陕、两江总督,官至文华殿大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兼军机大臣,协理河务,参赞军务。
有《尹文端公诗集》10卷等,曾参修《江南通志》。
尹公与袁枚关系非同一般,可谓是袁枚命中的朱紫。
乾隆四年( 1739 ),时年二十四岁的才子袁枚赴京参加朝廷科考,考题是«赋得因风想玉珂» ,诗中有“声疑来禁院,人似隔天河”的句子,其他主考官认为“语涉不庄”,要判不合格,幸亏尹继善力为辩驳,袁枚才免于落榜,得中进士,授翰林院庶良士。

乾隆七年(1742)外调做官,曾任沐阳、江宁、上元等地知县,实行法制,不避权贵,颇有政绩。
而长期担当两江总督的尹继善对袁枚颇为赏识。
后袁枚辞官,定居南京,对付尹继善的知遇之恩,袁枚没齿难忘,袁枚和尹文端公常常往来,交情不浅。
并且两人常常互赠食品,在(江鲜单‧鲟鱼)、(特牲单‧尹文端公家风肉)、(特牲单‧蜜火腿)、(杂牲单‧鹿尾)、(饭粥单‧粥)中,尹文端公都有涌现。

尹继善才能出众,文思敏捷。
师生二人常唱和诗词,而尹继善一向以文思神速而胜出。
每作一诗,必定派人快马火速通报至袁枚。
袁枚对此总是心怀敬畏。
某年除夕,都三更了,袁枚派人送来一封信。
古代自汉朝起,皇宫中值班职员分五个班次, 按时改换, 叫“五更”。
后来就用“五更”作夜间计时方法, 一夜分为五更, 每更约两小时。
三更,即是夜间11点至越日凌晨1点。
尹继善很纳闷:都这个点儿了,还送信?遂打开一看,原来是首诗。
尹继善读完哈哈大笑。
原来诗中这样写:

知公得句便传笺,倚马才高不让先。

今日教公输一招,新诗和到是明年。

风肉冬日腌制夏日取食最佳

诗中提到“倚马才高”,乃一典故。
典出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东晋时袁虎随桓温北伐,桓温命袁虎倚靠马前撰写告示。
袁虎纸上飞笔,手一直歇,顷刻之间写满了五张纸。
后人称之为“倚马之才”,形容文思敏捷。
袁枚借用这个典故,赞誉尹继善文思神速。
然后又笔锋一转,称就算恩师和诗再快,作完时除夕已过,便是越日明年了,这次看来输定了。
袁枚选择在除夕之夜送诗,可谓用尽心思,创意新颖,难怪尹继善乐得放声大笑。
袁枚不仅给尹继善送去了一份意想不到的新年贺礼,也为文坛留下了一段趣闻佳话。

尹继善曾留下【和袁子才冬日寄怀韵】

枫林红叶带霜飞,记得江干送马蹄。
歌到离亭声断续,人分淮浦影东西。

年来夜雨添新梦,画里青山忆旧题。
千里相思君识否,斜阳满树暮云低。

【和袁子才新春见赠】

桃源咫尺谪神仙,春浪初生递锦鳞。
炮竹声中消短鬓,梅花喷鼻香里著间身。

云归野岫光何淡,雪霁平林景更新。
每有诗成先寄我,老来笔墨转相亲。

尹公逝后袁枚亦留下怀念之作:《江中望栖霞山色吊尹文端公》

推篷底事忽套然,看见栖霞一角悬。

昔日风花迎上相,只今宫殿锁秋烟。

难忘萧寺传笺处,永断尊师重道天。

料得多情羊太傅,魂归还到此山颠。

聊完尹大人在说风肉,风肉乃风干之肉,可不是现在人们常说的疯牛肉,牛为什么会疯,我问我大爷,他说由于每天牛要挤十次奶,一年才交配一次,每天揉你乳房十次,一年才日你一次,是你,你疯不疯。
当然我大爷胡沉说八道,疯牛病,即牛脑海绵状病,简称BSE。
是由于朊病毒(prion)引起的,牛可以通过喂食含有疾病的动物骨粉传播,人可以通过食用带有疯牛病的牛脑或其结缔组织传播。
疯牛肉这种病波及天下很多国家,如法国、巴西、爱尔兰、加拿大、丹麦、葡萄牙、瑞士、阿曼和德国。
不过大家的放心,咱中国没有这种疯牛,也皮没有疯牛肉,要有也是外国入口的,以是别迷信,外国的东西也不一定怎么样。

咱说的“风肉”是中国特有的,属腌制猪肉中的一种,别号“风吹肉”,便是挂于屋檐下自然风干的猪肉。
风肉不是一样平常意义上的咸肉,也不是火腿肉,顾名思义是腌制后经由风干的肉, 是江南一带的传统名菜。
介于火腿和咸肉之间的一种腌制猪肉。
只有江南一带盛产风肉,风肉分“熏风及北风”之肉。
产于江苏如皋等地,名北风肉,产在金华、兰溪的风肉叫熏风肉,就如火腿,浙江金华的火腿叫南腿,江苏如皋的火腿叫北腿。
当然湖南、贵州都有风肉,其他地方就不像江浙分的那么细了。

在江南除了风肉还有风鸡、风鱼、风鹅,一样平常冬季腌制,春夏季食用,由其是风鸡,南方险些家家腌制。
到了尾月,街道两旁齐刷刷地挂出了竹竿,上面挂满了不拔毛的风鸡、野鸭,硕大的咸鹅,不刮鳞的大草鱼,还有红嘟嘟的一串串的喷鼻香肠,看起来像是笑样子容貌的猪头,全体街道的气氛不一样起来。
风鸡、风鹅、咸猪头、咸鱼、喷鼻香肠,在扬州统咸货,是扬州人新春的必备品,险些都是民间制法,不太见于菜谱,可是做成的菜品,很可以登大雅之堂,乃至屡次涌如今《红楼梦》的贾家食谱中。

制作风鸡,鸡在宰杀前12~24小时不喂饲料,只喂净水。
停食后宰杀的鸡出血干净,肉质鲜嫩;做风鸡最好选用当年的雏鸡,尤其以阉割后的肥鸡为最好;鸡在风干时,要挂在无日光直照、通风凉爽的地方。
把稳刀口朝上,防止漏卤,使风鸡变老;风鸡也可与肉类同炖,鲜喷鼻香四溢,味厚纯美。
风鸡也可先放入冷水中浸透,然后放入凉水锅内,用旺火顶沸,慢火炖熟,然后端下锅,使其逐步冷凉,捞出剔骨,切条装盘,淋花椒油即成。

还有一种带毛的风鸡,是正宗田舍土菜之一,加工韶光,一样平常是在冬至后到春节前。
质料配方:去内脏鸡100公斤食盐6~7公斤白糖1公斤花椒面200~300克五喷鼻香粉100克。
在鸡颈上(紧靠头部)杀一小口,放干净血,把稳不要污染羽毛,影响都雅。
在颈背部开一小口,取出嗉子。
在鸡裆处开一小口,掏净内脏,特殊把稳挖净鸡肺及软硬喉管,以免腐败变质。
用干净布将腹内擦干净。
然后将粗盐、花椒、八角放在炒勺内,炒至变色后,倒在案子上压碎,晾冷;趁刚宰过的鸡体内不凉,从刀口处将炒过的花椒盐放进腹腔内,再用两个手指伸进去,把调料抹在鸡内膛周围,从鸡颈刀口处填入少许椒盐;都抹好后,把鸡头插入翅下刀口,再将两翅两脚合拢起来,在刀口以前处,用麻绳把翅腿系缚紧,吊到风凉处风干,一样平常一个月腌透后即可取出食用;把风鸡取下,解去绳子,拔净鸡毛,剩下的细毛用火燎净,但不要烧焦鸡皮; 然后用温水浸泡,再剃去污垢并洗净,从脊背开刀割开,放到大海碗里,再加葱段、姜片,清汤入笼蒸熟,取出剔去鸡骨,晾凉后,切条装盘,淋上喷鼻香油即成。
风干的大公鸡,具有腊喷鼻香馥郁,鸡肉鲜嫩的特点,使酒助食,别有风味。

风法历史悠久,椐记载风肉由来久远,宋代抗金名将宗泽用风肉犒军。
宗泽来婺州招兵买马时,品尝过转轮岩风肉。
他率领以八婺健儿为主力军的宋兵与金兵作战,用风肉犒军。
宋兵受到勉励,追风逐电般把金兀术的金兵打得落花流水,大败亏输。
元代名儒柳贯用风肉接待得意学生。
曾担当元朝翰林待制、有“儒林四杰”之誉的柳贯,晚年结庐梅溪上游横溪镇境内的麂狮岩,著书立说。
他平常非常节约,以吃蔬菜为主。
一日,当他与翻山越岭从金东前来拜师的宋濂一番对话,创造了他的才华,就拿出珍藏的风肉,接待宋濂。
宋濂非常冲动,研究学问更加勤奋,后来投靠朱元璋,成了大明开国文臣之首。

明代朱元璋定风肉为贡品。
有一回,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失落利,单枪匹马逃到转轮岩寺躲藏。
寺院主持见朱元璋器宇轩昂,谈吐不俗,破例用风肉招待他。
朱元璋后来横扫敌手,定鼎金陵,念念不忘转轮岩风肉。
同时曾品尝过风肉滋味的翰林学士宋濂也力荐,就把风肉定为贡品,定期让当地官员供献。
清代李渔推风肉为特等南货。
大戏剧家李渔有一年新春佳节到墩头探友,吃到了转轮岩风肉,以为风味独特,于是委托朋侪买了数十公斤风肉,进行精心包装。
一次,以乔王两姬为台柱子的李家班到京城演出,李渔携带的风肉被京城名流视为特等南货,卖了好价钱。

袁枚师长西席也酷爱风肉,在《与随园主人书》中,尹继善还提及:风肉一盘送上,谢代笔者之劳,兼谢在旁磨墨者之劳。
对此,袁枚答书,写下《答相国》:蒙赐风肉一盘,古人所谓千里脯,注疏中所谓凉州乌翅者是也,公食大夫礼中最为宝贵,役夫频频颁来,且云以劳有功者,枚闻之瞿然。
下面制做随园菜尹文端公家风肉: “杀猪一口,斩成八块,每块炒盐四钱,细细揉擦,使之无微不到。
然后高挂有风无日处。
偶有虫蚀,以喷鼻香油涂之。
夏日取用,先放水中泡一宵,再煮,水亦不可太少,以盖肉面为度。
削片时,用快刀横切,不可顺肉丝而斩也。
此物惟尹府至精,常以进贡。
今徐州风肉不及,亦不知何故。

实在袁枚在原文中已先容的十分清楚,为大家制做,作几点解释,首先风肉是冬季制做的,杀猪一口,斩成八块,猪选嫩猪不宜过大,而江南猪如两头乌均匀70一75公斤恰好,绝不能用重二百多斤的猪,腌制时,先用盐擦皮抹脚爪及刀口处,并将胸骨处血管中的余血挤出,上小盐,盐上好后,堆缸,将肉堆发展方形肉堆。
越日,再从堆子上拿下来,倒净血卤,再挤胸骨处的血管,排尽余血。
然后再上大盐,到第8天后即可翻缸、然后上盘将肉置于干燥透风处晾挂,偶有虫蚀,要以喷鼻香油涂之。
风后取出切小块另放,吃时先放水中泡一宵,再煮,水亦不可太少,以盖肉面为度。
然后削片时,要用快刀横切,不可顺肉丝而斩也。

汤加冬瓜块,烧滚关火,不用加盐,绝对不要加味精。
吃时把肉小块放在汤上面,吃多少放多少。
风肉清淡而味鲜,鲜喷鼻香四溢,味厚纯美、肉肌细嫩、脂肪丰满,爽口不腻,最宜夏季煮食。
袁枚吃遍江浙各地风肉,认为此物惟尹府至精,尹府常以风肉进贡圣上食用。
而且徐州风肉就不及金陖、杨州的风肉好吃,但其制法相同,不知是何缘故。

文章原创,头条首发,部分照片,摘自网络,

特此鸣谢,若有侵权,敬请告之,立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