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如果读到一首节奏明快,令民气境喜悦的作品,忽然就以为线人一新,就像将一个呆板的电视节目调到自己喜好的频道,急速就感到精神抖擞。下面先容元好问的一首绝句,明白晓畅,随口吟出,却朗朗上口。
金代:元好问
杨柳青青沟水流,莺儿调舌弄娇柔。
桃花记得题诗客,斜倚东风笑不休。
元好问是金代末年著名的文学家,他的很多诗词作品都深受读者们的喜好。作者出生于浊世,见多了生离去世别的场景,也亲自体验了王朝更迭的凄楚,以是其诗歌常常会传达出一种凝重的情绪。
可是这首诗却采取白描手腕,没有晦涩的典故,不见生僻的词汇,全文犹如口语,描述了春天里的美好画面,也反响出墨客惬意的心情。
天朗气清、春暖花开,踏青的人们相继而来,万紫千红、碧草如茵,大自然活气勃勃,人们也尽情地放飞自我。墨客也东瞅瞅、西望望,像一个孩子似的,对什么都感兴趣。
首句就切题,墨客缓步慢行在一条清澈的水沟边,水流汩汩、杨柳青青,一派奇丽春景。自古以来,描写杨柳的诗句数不胜数,可是墨客却不落窠臼。柳树成长在沟边,暗示出墨客行走在郊野,不仅宁静安谧,而且由于水质良好,岸边的柳树格外青碧娇柔。柳树倒映在水中,更显有色有声,令民气旷神怡。
墨客正容身欣赏,忽然枝头传来黄莺悦耳动听的鸣叫声。“调舌弄娇柔”,这几个字形神兼备,展现出啼莺的婀娜娇媚之态,也唤起了墨客的听觉感知。
熟习杜甫诗歌的读者,一定会遐想到他的名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有人就会嘲笑作者是在抄袭诗圣的作品,只不过将一句拆成两句。实在大概是巧合,纵然是借鉴,作者用黄莺的声音,勾引人们想象其啼鸣的动作和神色,也非常委婉,柳绿莺黄,交相照映,更陪衬出春天的迷人和娇艳。
残酷的色彩、发达的活气,动听的鸟鸣、婆娑的杨柳,无不让作者感到愉快和惬意,墨客也尽情地发挥想象,抒写了一首春天的赞歌。
后两句更加耐人寻味,“桃花记得题诗客,斜倚东风笑不休。”桃花仿佛是墨客的老朋友,“记得”二字,采取拟人手腕,既拉伸了时空,也表明作者不止一次远足赋诗,让俏丽的桃花也影象犹新。
“笑不休”三字,充满情趣,极具画面感,花儿就像一位柔媚的佳人,嘲笑这位墨客太痴情,也过于陶醉,完备不顾周围是否有人注目自己。
元好问的这首绝句描写逼真,充满生趣,展现出春天的美好和残酷,更抒写了作者高枕而卧的喜悦之情。在墨客的笔端,杨柳青青、水流汩汩,黄莺悦耳、桃花怒放,它们也仿佛非常愉快,摇荡于骀荡东风中,也极大地传染了作者。
“弄娇柔、笑不休”,既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大自然的迷人和活气,又彰显出墨客早已融入到景物之中,忘却了烦忧和悲愁。全诗音韵和谐,朗朗上口,虽是信手拈来,却充满了诗情画意,也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