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疫情反复,我有光阴再次点开了湖北旅游的推介宣扬片,看着宣扬片中的那山水日月,那花那树,那些名胜和古迹,在我面前闪过。
心里,忽然就想起了李白的那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想起了他的那首《渡荆门送别》,荆楚大地的风景,在他的笔下,是如此的壮阔和浪漫。

湖北山水

远渡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这首诗,是李白离开四川,前往荆楚游历时,在荆门怀念故乡写下的赠别诗。
从前读这首诗,最能让我心有感触的,便是诗的末了一句“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天才的李白用反向的抒怀办法,用拟人的手腕来抒发自己对故乡的思念。

再读渡荆门送别浪漫的人眼中的风景也浪漫依旧

渡荆门送别意境

明明是自己思念故乡,却偏偏要说故乡舍不得自己,故乡的观点太过抽象,他便将故乡的水给拟人化,说这水为自己送行一贯送到了荆门。
每每读到这一句诗,我都不禁为李白的天才思维所折服,天才的墨客,在此表示了他的文学成绩和功底。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现在再读这首《渡荆门送别》,却被诗里中间两句对面远景致的描述所吸引。
“山水平野尽”两句的景致,是山川连绵,随着平坦广阔平原的涌现而逐渐消逝,而奔涌的江水,却依旧顺着平原向东而去。
李白明明站在船上,在地面上,但却给了我们从高空中俯瞰天地的壮阔之感。

李白图

接着“月下飞天镜”两句,则是李白那深入骨髓的浪漫情怀的外溢,是他天马行空的想象。
江面之月是从天上飞下来的明镜,云层在空中所组成的景象,就好似海市蜃楼一样的空中楼阁。
这些浪漫的意想,在我们普通人的眼中,不过是江上有月影,空中有浮云罢了,只是在李白的眼里,月成了镜,云成了楼。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即便是同一处风景,不同人的眼中,也会看到不同的景致,会有不同的感想熏染。
那感想熏染,便是由看风景的我们自己所决定。
荆楚大地的山川云月,浪漫的李白眼中,看到了壮阔和浪漫的情怀,正是以为他李白的内心,满怀壮阔,他李白的血液里,流淌着浪漫的情怀。
就犹如旅行家会看到山川之美,史学家会看大典故和历史,我们每个人看到的,都是我们自己内心最在乎最看重的,自己会在不知不觉中,就看到的我们想要看到的景致。

你是什么样的人,便会瞥见怎么样的风景

再读这首《渡荆门送别》后,我的感想熏染是,我们看风景如此,我们的生活实在也是一样。
内心如何,便会看到若何的风景。
在生理学上,这种表现叫作“投射效应”,把自己的经历和认知代入,投射到他人,或者面前的事物上。
对付李白而言,他的浪漫情怀,他的想象力,都投射到了他面前的风景里,也投射到了他的生活中。

投射效应

而我们也是一样,心态好的人,自然可以在生活中看到更多的快乐,善良的人,会看到更多的美好。
天下是一壁镜子,我们站在镜子面前,看到的天下,当然是我们自己的投影,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面前的风景如此,面前的生活,也是如此。

全诗书法

你是什么样的人,眼中,便有什么样的风景。
反过来说也是一样,你想要看到什么样的风景,最好的选择,便是让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

自己面前的风景,究竟由自己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