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景致
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渐困倚、孤眠清熟。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又却是,风敲竹。
石榴半吐红巾蹙。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秾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又恐被、秋风惊绿。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共粉泪,两簌簌。
全文
刚刚会飞的燕子落到了华美的屋檐上,周围悄悄静地没有一点声音,从梧桐树的树荫可以看出,韶光已经由了中午。傍晚时分,美人沐浴而出,手上拿着丝织的白团扇,团扇和美人的芊芊素手合为一体,就好似白玉一样平常。扇子摇累了,她逐渐困倦,便斜着依赖而眠。这时候,不知道是谁敲响了装满了俏丽装饰的门户,惊醒了美人的瑶台好梦。才创造,原来只是风敲响了竹子。
弄扇女子
石榴花开了一半,就彷佛红巾叠簇,等到桃杏等浮浪花朵落尽,它才会绽开与孤独的美人为伍。仔细看这一枝石榴花,千层的花瓣就好似美人的芳心一样,被层层包裹。又担心不久后秋风吹来,将花吹落得只剩下绿叶。若是能等到美人到石榴花前,想必她在花前面饮酒的时候,也会不忍心触碰石榴花吧,那时候,美人的眼泪会和花瓣一道,相对落下。
似玉的美女
苏轼的这首词,表面上明写的是夏日的景致,夏季里的美人,但若是理解苏轼的都看得出来,苏轼这是在以景喻人,写石榴花,写孤独的美人,实际上都是写得不得志的自己,不过我读这首词,最看重的还真不是苏轼想要表达的内在含义,我更喜好的,还便是苏轼这首词中所表现出来的夏日的意境。
手弄生绡白团扇
初飞的燕子,富丽的房屋,梧桐树,树荫下的阳光。闭上眼睛,我仿佛置身于一个活气盎然的小院中,坐在藤椅上,在梧桐树的树荫下,躲避着夏日的烈日。而接着画面一转,小院里不须要我涌现,就已经有人在这么做了,一个如玉的美人,晚凉新浴,洗去了身上的汗水,拿着白团扇轻轻摇动,舒适的睡着,直到被风吹响竹子的声音惊醒。这样一副夏日佳人避暑图的意境,在苏轼笔下缓缓勾勒,呈现在我们面前,让人痴迷,让人面前一亮。
桐阴转午
而词的下半阕,虽然内核是苏轼对自己孤独,不被朝廷重用的不甘和无奈,但若是只看表面的意思,实在也是很故意境的图画。石榴花和独守小院的佳人相互陪伴,互诉内心的孤独,美人心思千千重,石榴花瓣千千层,人如花,花似人,人与花在某个层面上而言,已经融为一体,不分彼此了,花落,泪落,也会由于同样的心境。夏日佳人独赏花红,花美,人美,但这份美却又那么的孤寂,那么的不为人知。也是难为了苏轼,居然可以让我们从这首词中读到夏日的忧郁之美。
流落的苏轼
夏天,这个酷热的时令里,有一方绿荫,一片清凉,还有一段清闲的光阴,能安静的小憩,听风吹竹,不雅观花瓣飘落,这样的夏日,何其的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