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第六十一回中梁山豪杰为了拉卢俊义入伙,“智多星”吴用和宋江便生出一段“吴用智取玉麒麟”的故事来,利用卢俊义正为躲避“血光之灾”的惶恐生理,口占四句卦歌:

芦花丛中一扁舟,俊杰俄从此地游。
义士若能知此理,反躬难逃可无忧。

暗藏“卢俊义反”四字,广为传播。
结果,成了官府入罪的证据,终于把卢俊义“逼”上了梁山。

你见过这些有趣的藏头诗吗

庐剧《无双缘》中,双写也以藏头诗表明心志:

早妆未罢暗凝眉,迎户愁看紫燕飞,无力回天春已老,双栖画栋不如归。

暗藏“早迎无双”四字。

文人士大夫中也不乏藏头诗高手。
比如明朝大学问家徐渭(字文长)游西湖,面对平湖秋月胜景,即席写下了七绝一首:

平湖一色万顷秋,湖光渺渺水长流。
秋月圆圆世间少,月好四季最宜秋。

个中就藏头“平湖秋月”四字,景美,意趣更妙。

明代风骚才子唐伯虎与秋喷鼻香的一段风骚美谈颇为后人所道,他善玩笔墨游戏,广为流传的藏头诗甚多,《我爱秋喷鼻香》一诗最为著名,为这段故事增长了许多浪漫色彩,其曰:

我画蓝江水悠悠,爱晚亭上枫叶愁。
秋月融融照佛寺,喷鼻香烟袅袅绕经楼。

悠悠蓝江,晚亭枫叶,月照佛寺,云烟绕楼。
抛开其藏头“我爱秋喷鼻香”不提,单从内容上看,这也是一首意境深远的好诗,读来犹如身在画中。
这首诗前两句作画写景,后两句工致对仗,清新自然,朗朗上口。
彷佛作者作诗于前而藏头于后,毫无刻意而为的迹象。

还有一首:

吾常夜半询姻命,与月为邻爱晚星。
秋槿含情风后落,喷鼻香獐故意谷间鸣。
天街雨过涤新树,长路云收现旧亭。
地老皆缘蕃草木,久愁比翼痛风铃。

这首诗歌通过藏头的“吾与秋喷鼻香,矢志不移”的意义,通报了唐伯虎爱慕秋喷鼻香,憧憬美好生活的欲望。
以上两诗虽未考证,只流传于唐伯虎传说之中,但也是文人创作的好诗。

《两般秋雨庵随笔》载:明代广郡人蒙廷伦娶妻时,妻兄鄙视他出身寒微,遂辱之曰:“既云诗人,请以‘河南村落狗’四字贯顶写诗”。
蒙强忍羞辱,应声吟道:

河槎浮汉到五羊,熏风吹送桂花喷鼻香。
村落人多少来争看,狗吠仙姬会阮郎。

此诗不仅做到了“河南村落狗”四字藏头,并表示了不甘自轻、自贱、自弃的志向。
其妻劝其苦学以雪”河南村落狗”四字之耻,蒙发奋攻读,中嘉靖进士,后官至佥都御史成为佳话。

民间机警人物伦文叙,犹如福建的徐文长、新疆的阿凡提一样,留下了许多诙谐有趣的故事。
说是有一天深夜,伦文叙酒瘾发了,去敲酒店的门,要沽酒。
店家颇为不悦,故意刁难,就指着对面柴店的招牌,要以“有柴出卖”为字首,作一首藏头诗,不然就别想买酒。
伦文叙不假思虑,开门见山,张口就来:

有心披霜冒露来,柴门紧闭未曾开;出声高叫惊邻里,卖酒人家快出来。

出口成章,刀切斧砍,切情入景。

宋朝孔平仲的拆字藏头连环诗:

高会当年喜得曹,日陪宴衎自相劳。
力回天地君应惫,心狭乾坤我尚豪。
豕亥论书非素学,子孙干禄有东皋。
十年求友相知寡,分付长松荫短蒿。
前后各二识后多,你修完该我修了。

作为“藏头格”诗体,藏头有多种方法。
第一种是深藏诗作的意图,这首诗便是范例,前六句只描写当年得子后举行宴会和为儿孙打拼的进程,只有末了一联才真正吐露了心声,是嘱咐对方(老朋友)庇护照顾自己的儿孙子弟(把老一辈比作长松,把下一辈比作短蒿),显得蕴藉而又有趣。

现有文献中,首见及最常见的离合藏头诗为白居易所著作之《游紫霄宫》,即将诗头句一字暗藏于末一字中:

水洗尘埃道未尝,(尝的繁体为甞)甘于名利两相忘。
心怀六洞丹霞客,口诵三清紫府章。
十里采莲歌达旦,一轮明月桂飘喷鼻香。
日高公子还相觅,见得山中好酒浆。

个中,首句首字“水”,来自该诗诗末最尾字浆之“水”部首,首句末字“尝”字体之“甘”拆字部分,亦成为第二句句首;余亦类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