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盛唐开元年间,墨客孟浩然漫游至江南睦州的建德江(今浙江省杭州建德市,新安江建德流域),忽心有所动,将天地之清丽和游旅之愁思凝聚于笔端,写下传诵至今的千古名篇——《宿建德江》。

从此,建德江,成为刻在中国民气中的文化符号,随着中华文脉一起蜿蜒弯曲、奔驰跌宕、生生不息,已是一缕缠绵的乡愁。

近1300年后,循着墨客的足迹,新华社在春节前夕拜访建德、再宿建德江。
江中流淌的依旧是诗画江南,江边徜徉的还是那诗意栖居,彷佛今人仍是诗中人。

再宿建德江 从一条江一座城看新时代浙江的诗画之美

只是,从大唐盛世到新时期盛景,建德江还是那条江,建德江却也早已不是那条江。

(一)

——移舟泊烟渚。

2019年7月18日,不才涯镇之江村落,唐玲珑为游客演出撒网捕鱼。
随着当地村落庄旅游的兴起,原在外打工的他回到老家,展示自小熟习的渔民生活。
新华社翁忻旸 摄

船行至薄暮,瞥见一小岛便喊渔夫将船停下。
心绪起伏的孟浩然被面前的景象所震荡:江面宽阔,江水湍急,小岛被笼罩在烟雾之中,俨然人间胜景。

建德江,以她独占的办法,抚慰着万千游子、养育着两岸公民。
保护她、更好利用她,也是千百年来不变的历久主题。

1月19日,附近大寒节气,却是一个江南冬日难得的好天气。

乘船沿建德江顺水而下,阳光明媚、碧水浩渺,两岸青山叠翠,一幅壮阔的青绿山水图映入眼帘,偶有来收网的渔民欸乃一声,为山水画增长了更多灵动。

建德江,承续自发源于皖赣交界的怀玉山脉,全长373千米、最高落差达100米的新安江,千百年来江阔水清,尤其是新安江水库建成后,成为浙西难得的一盆净水。

如何让建德江更好造福一方,也曾走过弯路。
一二十年前,发展办法粗放,江面上密密麻麻的养鱼网箱,工业废水、农业用水、生活污水排入江中,导致水质恶化,敲响了保护水环境的警钟。

“该当说,20年前开始履行的‘八八计策’,让大家知道了我们该当走哪条路。
”建德市委布告富永伟说,“生态是建德江发展的命脉。

治水先治污。
打消黑河、臭河、垃圾河,聚焦屯子生活污水管理,清剿劣质水,污水零直排区培植……经由多年奋战,目前建德12个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已经实现了可喜的100%。

提升水环境,还要水岸同治。
近年来,建德通过城市防洪工程、梅城大坝加固工程等多轮堤防培植,三江两岸堤防达标率达到95%;履行新安江综合保护工程,打通两岸沿江景不雅观廊道,建德江边处处是“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的美景。

目前,建德江水质常年保持在Ⅲ类水以上,其生态培植实践也在全国多地推广,成为我国生态文明领域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当代化培植的先行者。

建德江的故事是浙江江河流域环境管理的缩影。

浙江,因水而名,因水而兴,也曾因用环境来换发展而面临“江南水乡没水喝”的困境。
近20年来,从“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到聪慧治水……浙江走出了一条以治水作为打破口的转型升级之路。

上图:1956年拍摄的新安江大坝坝址(新安江水电站供图);下图:2020年7月8日开启9孔泄洪的新安江水库(无人机照片,新华社翁忻旸摄)。
新华社翁忻旸 摄

2023年浙江省政府事情报告显示,浙江省控断面优秀水质比例已达97.6%,同比提高15.2个百分点。

清晨,就着晨曦在西水公园里打太极;晚饭后,在家门口的江边绿道闲步,这是建德洋溪社区居民陈樟妹的日常生活。
“我从小在江边终年夜,明显觉得到这几年这里变革很大,天蓝江凌晨已是常态。
”陈樟妹说。

位于建德江铜官峡口的新安江水电站,是新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低廉甜头设备和自行施工的大型水电站。
百废待兴的年代,这座“三自”水电站不仅补上了华东能源缺口,更带给人们无尽的精神勉励。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新安江水电站的发电功能减弱,但生态效益却日益凸显,成为浙江乃至长三角地区防大水、保供水的主要樊篱。

国网新源集团有限公司新安江水电站总经理李建华先容说,重新安江水电站70米深处喷涌而出的江水,常年保持14℃至17℃恒温,遇上相对较高的气温后,清晨和傍晚会在江面上形成若有若无的白雾。

如今,江水明净清澈、天光倒影如画、江面薄雾氤氲,“白沙奇雾”也成为建德江独占的一道景不雅观,吸引了大量游客纷至沓来。

这条江,如今更美。

(二)

——日暮客愁新。

2022年05月17日,在建德市航头镇航川村落,“堂前燕”宣讲员范胜利点评村落民陆庆娟的手机拍照作品。
新华社 翁忻旸摄

水面泛起雾气,天色越来越暗,远处的山峦已经隐入夜色之中。
暮色中的建德江江面开阔沉着,一缕新愁涌上孟浩然的心头。

间隔墨客几公里外,地处三江口的睦州州府所在地梅城正在炮竹声声中欢庆新年,人流涌动,商贾云集,一派繁华壮阔的盛唐气候。

事实上,自唐(武周)万岁通天二年(697)州治迁至梅城,直至1959年,建德的梅城镇始终是州、府、路、专署所在,从古睦州到古严州,文脉不断,薪火相传。

“八八计策”履行以来,建德在找准自己的生态上风之后,将详细的发展举措精准落在了文旅创新、守护传承传统文化这步棋上。

“梅城古城核心区域面积1.56平方公里,居住人口超过3万人,个中大量人口居住在历史古迹周边和历史建筑内,给保护事情带来重大压力。
”梅城镇党委布告邹泉说,为改进居民居住条件,抢救性保护历史建筑,梅城2018年以来履行古镇水系综合整治、棚户区改造、镇域环境综合整治等各种重大项目34个。

一场不断传统文化、打开古城复兴空间的行动在建德江畔接力展开。
建德市委宣扬部部长程星火说,这一过程中梅城十分看重听取百姓的见地,“有座古桥桥柱缺失落,我们根据百姓影象进行重刻。
后来打捞到旧物一看,险些千篇一律。

两年韶光,梅城迁居住户3000余户,完成企业迁居31家,涉及房屋拆除、降层100余幢,最高的一幢从7层降到2层,一条流淌千年的玉带河被重新唤醒,千年古府“一轴一带一环六区”的古城保护利用功能布局正式形成。

“层高降下来,望得见山了,看得见水了,乡愁自然就回来了!
”邹泉说,梅城核心区征迁后,近一半原住民仍选择留在古城生活。

2019年8月14日,市民在建德江畔绿道晨练(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 翁忻旸 摄

一座江南古府从影象深处被“打捞”,重现人间,其背后是浙江正式启动千年古城复兴事情的努力。
浙江公布首批11个试点中,嘉兴崇福镇、金华芝英镇、宁波慈城镇等在列。
这些曾经的郡治、州府、县衙所在地,有望拂去韶光的尘埃,再现往昔辉煌。

尾月二十九,从澄清门入城,穿行在梅城的大街小巷,年味丰裕在空气之中。
江畔半朵梅花形状的城垛下,年俗活动早已排到了大年初六。

看到家乡的变革,梅城人钱敏选择回家创业,在梅城开了非遗咖啡馆。
“冲泡咖啡的用具基本都是当地竹编,希望客人在享受美味咖啡的同时更多理解传统文化。
”她说。

建德江,自古因其幽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景不雅观,成为历代墨客们的心仪之地。
仅唐朝一代就有126名墨客溯江而上,纵情山水之间,留下步步屐痕和不朽之作。

之江村落,位于建德市下涯镇黄饶半岛,因地处“之”字形的江畔而得名。
建德江在此流速趋缓,形成了冬暖夏凉的小气候和“山、江、田、村落”的独特景不雅观。

经由重点文旅经营和开拓,如今的之江村落已经成为全国著名的拍照文化村落,建德江畔古朴的渔耕文化成为拍照师镜头里经典的画面,声名远播。

“归根到底,名气便是门前这一江春水和流淌千年的文化。
”下涯镇镇长诸葛林说,“而名气便是我们发展旅游业的底气。

传承千年,源远流长,之江村落是“诗画江南、活力浙江”省域品牌的生动实践。

2023年浙江省政府事情报告提出,推进文化强省培植,打造新时期文化高地。
个中明确,推进文化和旅游家当深度领悟发展,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几声鸟鸣唤醒了之江村落的清晨,渔民唐玲珑在家门前撒开了渔网,一如他的祖祖辈辈。
就在他身后,时速250公里的杭黄高铁奔跑而过。

古与今、慢与快,在这一瞬间,完美领悟。

(三)

——野旷天低树。

2019年3月19日,游人在建德下涯镇江畔的油菜花海中嬉戏。
新华社 翁忻旸 摄

平野旷莽、天穹低垂,近处的树彷佛比远处的天还要高,此时呈现在孟浩然面前的壮阔绰象,让他对自然心生敬畏。

对自然保持敬畏,做好生态环境的“托管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建德江两岸公民已经深深扎根的理念。

“农夫山泉有点甜”“我们不生产水,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这两句广告语让农夫山泉红遍大江南北,也让建德的好山好水深入民气。
1996年,农夫山泉在建德建立首个生产基地,截至目前已投资35亿元,年生产能力达446万吨,均匀每小时可以生产9万瓶饮用水。

深化“八八计策”的履行,为了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建德进行了多轮家当转型升级。

富永伟说,建德曾经的八大行业,例如化工、建材水泥等都被逐步精简,化工企业从200多家减少到不到20家、水泥企业从近40家减少至3家,用最严格的环保标准,为的便是保护一江碧水,发展生态型家当。

新安化工便是建德绿色化工的代表企业,在风景奇丽的江畔,与建德携手共度了半个多世纪。
“没有掉队的家当,只有掉队的企业”,这句话在新安化工得到了完美印证。

“大略说,我们以氯为桥梁,让硅和磷实现流动转化和高效利用,最大程度减少污染。
”新安集团总裁吴严明说,新安化工多年来坚持发展循环经济,2022年集团发卖收入超200亿元,同时实现每年节约矿产资源近百万吨,减少高磷高盐废水、废酸排放几十万吨。

事实上,作为“两山”理念发源地的浙江全省,深谙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辩证法:GDP排名多年位居全国第四,建玉成国首个生态省,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同比提高10个百分点,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水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持续低落。

近年来,建德大量引进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能家当,2022年,建德数字经济核心家当增加值增长25%、高技能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0%,增幅均居杭州前列。

2019年5月12日,在建德航空小镇驼峰跳伞基地,外籍跳伞教练(左一 、左三)带着体验者登机。
新华社 翁忻旸 摄

在建德航空小镇,无人机制造企业浙江翔龙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今年1月刚刚落户,春节后便可投产,估量今年便可实现年产无人机、无人船3000余套。

航空小镇位于20世纪60年代建德“横山钢铁厂”旧址。
炼钢厂、广播站、旧仓库等工业时期遗存中充满了飞机制造、通航文旅带来的科技感。
截至目前,航空小镇已引进重点项目30余个,集聚通航以及关联通航高下游企业共268家。

在航空小镇的东北一二十公里处,是建德杨村落桥镇的草莓小镇。
统一流转后的地皮上是整洁划一的草莓大棚,路边是一个个草莓小屋,红颜、粉玉、章姬、白色恋人……正值草莓热销时令,莓农在草莓小屋里激情亲切售卖。
这些草莓,每年为建德带来了超45亿元的产值。

“我们种草莓的农人‘第一年盖屋子、第二年装屋子、第三年买车子’。
村落里本来就有种草莓的传统,随着品种增多、品质提升,栽种智能化,草莓已经成为实现共同富余的‘黄金果’。
”杨村落桥镇党委布告苏晓明说。

宜居宜业、极具发展特色和潜力,已经成为建德这座浙西小城迈向新时期发展的另一个注脚。

(四)

——江清月近人。

上图:明代画家项圣谟《剪越江秋图卷》所绘建德江段风景(故宫博物院供图);下图:2023年1月20日,无人机拍摄的同一段江面(新华社翁忻旸摄)。
新华社翁忻旸 摄

茫茫四野,江水悠悠,明月孤舟。
广袤而宁静的宇宙之中,墨客孟浩然感慨地创造,这江净水、这轮明月此刻和他是如此亲近与和谐。

明月照耀古今,洒下漫天清辉。

如今的建德江畔,已经创下全国文明城市的建德正在致力于书写和谐这篇大文章。
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这个江畔小城的内生动力得到有效引发。

一摞条记本,十年拜访路,上百个已办理的基层问题,寿昌镇十八桥村落党总支布告邵双很感慨:“走村落这么久,和村落民就像家人一样了。

自2011年12月起,建德将州里干部与详细的行政村落结对,并哀求干部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至心体恤民意,“走村落不漏户、户户见干部”,打通联系做事群众的“末了一公里”。

这项事情自2014年在建德全市推广后,帮助群众办理实际问题近3万个,并于2020年入选全国村落庄管理范例案例。

在拉近州里干部与群众间隔、推进基层管理当代化的同时,建德还搭上了数字化改革的浪潮,加快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管理新格局。
“建村落钉”的试点和推广便是一大成果。

2020年7月上线的“建村落钉”全称为“建德村落庄钉”,是集宣扬发布、在线沟通、协同办公、便民做事和干部群众共建共治共享的村落庄管理数字平台。
“钉管家”则是“建村落钉”的后台处理员,基本上都是每个村落的村落干部,致力于对村落民的需求做到“一呼百应”。

一扇村落庄数字管理的大门,在建德的基层管理实践中被推开。
据统计,目前建德市16个镇街、256个村落社、52万人口信息已全部上“钉”,日生动高达10.72万人。

以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和提高社会管理能力绘就百姓幸福底色,建德江畔的这幅新图景是浙江在“八八计策”统领下,探索中国式当代化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浙江全面深化安然浙江、法治浙江培植,坚持发展新时期“枫桥履历”,加快推进“最多跑一地”改革,推动社会管理制度完善、风险管控能力提升,加快从“事”到“制”“治”“智”的转变。

建德,因吴王孙权封大将孙韶为“建德侯”而得名,寓“建功立德”之意。
千百年来,“建功立德”精神厚植在建德人的基因之中,构成了城市的形与魂。
风景秀美的建德有着深厚的人文秘闻,文明之风吹遍建德大地。

三江口的一条渔船上,一场别开生面的宣讲会正在进行。
宣讲小分队成员的平实话音:“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采纳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办理年夜大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1月19日深夜,借宿建德江。

当窗外依旧有船影,仍旧是青山如黛、碧水东流,的脑海中始终回放着白天的点点滴滴和《宿建德江》古诗悠远的情境,彷佛在一个巨大的时空矩阵里穿越,有融通相似也有截然迥异。

和1300年前的墨客所融通的,是不变的一江碧水,彷佛千百年来它便是如此,不改颜色,亘古向东。

和1300年前的墨客所见所遇不同的,是这山水间已经变换了的人间盛景,艰涩难行的古水路早已被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高铁所取代,公民的富庶、安宁与和谐超越了此前的任何一个时期。

经宿一晚,晨起行走在建德江畔,欣然创造在大寒节气里,这里的“迎春一号”油菜花已经盛开。

陌上花已开,之江春来早。

来源: 新华逐日电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