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诗252字,以景寄情,以情寓意,将“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相互关联,勾画了人生动人的、魂牵梦绕的良辰美景,同时还构勒、寄喻了诱人探寻的奇妙艺术境界和人生哲理境界。

可惜的是,历朝历代包括当代的大家、名家,对“落月摇情满江树”句关于景致描写的理解都没有到位,因而对其诗情话意及诗句所包含人生哲理的阐明也就大打折扣。

由于曾经有过许多湖畔、江边夜钓的经历,也就有机会体会并得到张若虚诗句“落月摇情满江树”之真实意境和感想熏染:

夜色安谧,玉轮西斜,把江畔的山型、树影全拉入江水之中,微风习习,波光粼粼,满江满湖的山影、树影,既充满视野、又虚无飘渺-----落月照树、江面映影、微风习江、江水摇影,情影满江。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落月摇情满江树句解

每当此时,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结句“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的活脱场景就使我情不自禁:

天下人奔天下事,处处无家处处家。
游子流落,为生存、为仕途。
能有多少人趁着这月色,回到自己拥有妻子、拥有儿女、拥有父母的家?

希望犹如这满江的树影---情韵袅袅,摇荡生姿。
虽令民气醉神迷,却只看得见、摸不着啊!
风一吹,只管斑斓似绸,可却虚无飘渺。
月影流长,人情悠远。
月一走,就什么都没了-----人意也便是天意。

“月下各祝愿,共度一轮圆”,已经是彼苍对“贱民”们的最大惠赐了。

附: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全文

春江花月夜年代:【唐】作者:【张若虚】文体:【乐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未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