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真拍浮的猫,一个喜好诗词的读书人。关注我,一起来欣赏4个意见意义诗词故事:随机应变显才华,点石成金好精彩。
第1个故事。《笑史》记载,有一天,明朝天子想要考考大才子解缙,于是对解缙开玩笑说:“爱卿,昨晚皇宫里出生了个小皇子,你给朕写一首诗吧。”
解缙不假思虑,:立时吟出了第一句:“君王昨夜降金龙。”没等解缙连续吟诗呢,天子拦住看解缙:“哦,朕说错了,实在朕生的是女儿。”
解缙随机应变,急速改口:“化作嫦娥下九重。”一样平常来说,龙比喻男的,凤比喻女的。而嫦娥是女的,解缙这里把公主比喻成嫦娥,奥妙化解了第一句“金龙”的尴尬。
谁知道,天子还要连续刁难解缙,急速又改口:“可惜啊,这个女儿已经去世了。”
解缙心里想:“这摆明了是故意刁难我啊。怎么可能拿去世了女儿这件事来考我呢?”
但是解缙确实有才,他绝不犹豫吟诗道:“料是世间留不住。”人间留不住,便是去世了的委婉的说法。
结果天子还有哀求:“这个女娃的尸体丢在水里了。”解缙眼珠子一转,急速回答:“翻身跳入水晶宫。”这下天子没话好说了,只好夸奖解缙的才华。
“帝王昨夜降金龙,化作嫦娥下九重。 料是人间留不住,翻身跳入水晶宫。”很显然,这个故事是后人杜撰,是民间故事附会而成。不过,从这个故事里,可以看出敏捷思维是多么主要。
第2个故事。有一个财主费钱请秀才写诗,但是他并不是真正想要诗作,而是想要刁难取笑秀才。他先开口对秀才说:“秀才,给我写首梅花诗。”
秀才开口说:“冰肌玉骨孰与俦,点些颜色点枝头。”
财主听到“冰肌玉骨”几个字,心里笑着花,立时拦住秀才:“我要你写的是红梅诗啊,你这觉得不对劲啊,看起来一点都没有红梅的样子啊。”
秀才也是随机应变,急速点石成金,补上了两句:“牧童睡起朦胧眼,错认桃林欲放牛。”
这是说牧童眼花了,看到赤色的梅花,以为是桃花林,还想要放牛呢。这就把奥妙把红梅的特色给写出了,角度独特,让有心刁难的财主也无话可说。
不过,这个故事彷佛来自宋代墨客吕徽之的《红梅》诗:“疏影离奇色更柔,谁将红粉点枝头。牧童睡起朦胧眼,错认桃林欲放牛。”后人修正了这首诗,逐渐演化出了这个故事。
第3个故事。有个诗人善于写诗,有人不服气,故意来刁难:“给我写一首咏鸡冠花的诗。”
诗人表示:“没问题。听好了,鸡冠本是胭脂染。”那个人立时摇头:“不对,你家鸡冠花是胭脂色的,我家鸡冠花是白色的!
”
诗人笑了笑:“还是没问题。听好了,鸡冠本是胭脂染,洗却胭脂似雪妆。只为三更贪报晓,至今犹带一头霜。”
这首诗奥妙把“红鸡冠花”变为“白鸡冠花”,情由很新鲜。由于“鸡冠花”遐想到报晓的母鸡。诗人说:“这朵鸡冠花本来是赤色的,只不过由于想着早点报晓,结果染了早霜,然后就变成白色了。”
这种随机应变的才华,这种奇妙有趣的遐想,不但堵住了刁难者的嘴巴,更让我们这些欣赏者大开眼界,由衷佩服诗人的机警。
第4个故事。民间传说,乾隆下江南,某天傍晚,乾隆和大臣们在江边闲步。忽见飞来一只白鹤,乾隆忽然来了兴致,便命令随行的大臣赋诗。
有个叫冯诚修的大臣最先吟出两句:“了望天空一鹤飞,朱砂为顶雪为衣。”结果乾隆故意刁难,笑着说:“错了错了,我们看到的明明是一只黑鹤啊。”
乾隆这样颠倒黑白,大臣自然也不敢纠正,纷纭为冯诚修捏了一把汗。谁知道冯诚修不慌不忙,接着吟诵:“只因觅食归来晚,误落羲之洗砚池。”
这两句诗很随意马虎理解,便是说这头鹤原来是白的,只不过掉落了“墨池”,这才从白鹤变成了黑鹤。可见前两句也没有吟诵缺点。
这种随机应变的功夫,让整首诗变得天衣无缝,可见冯诚修才思敏捷,自然也赢得了乾隆的赞誉。
朋友们,你们还知道和诗词有关的故事呢?欢迎留言哦。在娱乐化的大背景下,小编每天写传统文化类的文章很不随意马虎,希望大家多多关注小编,多多分享小编的文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