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春柳美诗六首:天意清和仲春初,东风不动整如梳

农历的仲春,又叫仲春月,此时太阳北行,温暖湿润的海洋气团,也随之进入北半球大陆,带来和风春雨,草木迅速萌发。
个中最动人的便是遍布中国南北的柳树,此时快速返青萌芽,带来最清新变革的绿色。

柳树的品种很多,但是隋唐之后,道路,堤岸,园林,庭院以幽美耐涝垂柳为主,实用代价和不雅观赏代价同高。

而柳树喜阳近水,是春天最早萌发的绿树之一,当仲春的东风,吹动婀娜的柳条,你不知道是东风唤醒了杨柳,还是杨柳染绿了东风,这样清和舒适的美,构成了仲春最直不雅观宜人的立体感,以是有着杨柳东风仲春时的美句,仲春是东风杨柳的主场。

二月二月杨柳美诗六首二月春风杨柳青杨柳春风二月时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仲春东风似剪刀。
”唐 · 贺知章《咏柳》

隋炀帝期间,建筑宫殿,收罗各地的奇花树木充足宫廷,四川的垂柳,以其长丝垂悬,洒脱动人,被作为地方特产送入宫廷。
隋炀帝在游春的时候,看到风吹柳丝,婀娜而洒脱,他忽然有所遐想,他说,你看这柳树的样子,是不是像某个大臣的仪态,既端庄也气质?历史上隋炀帝是个暴君和昏君,但是从他的审美来看,这倒是一个聪慧敏感的天子,喜好垂柳有柳树的坚毅,又有仪态的美好。
而他对垂柳有种狂热的喜好,在运河建筑好了之后,他敕令运河两岸栽种垂柳以保护人工堤岸,并赐垂柳国姓杨,以表示大家都要爱护。

从此垂柳,又叫杨柳。
也由于这一官方推广,迅速成为中国古代的国家之树,国民之树。

那么在谈贺知章这首诗的时候,为什么特地要写这么多呢?

这是由于,唐朝的宫殿体系很多都是直接继续隋朝的遗产,而贺知章常年陪伴帝王皇子,他所看到的最美的柳树,该当是在宫廷里,是隋炀帝时期的遗留或者是那些最好柳树的分支后代。

到唐朝,实在已经遍及了垂柳,但是有什么样的垂柳,会比宫廷柳更动人呢?而这首诗里的丝绦,也强化印证了这是在宫廷里成长的柳树,由于宫廷穿着都利用丝绦流苏作为装饰,而民间则不会有这样的繁复。

我们小时候读这首诗,不能理解柳树为什么形容成碧玉,由于玉的质感和柳树完备不搭界。
很多教材也说,这是形容柳树的颜色。
但是,真正的用意却不是如此。

碧玉,固然是指的颜色,但是在古代,它是一个十六岁旁边少女的名字,她嫁给了汝南王,并得到了宠爱。
后来形容青春美好的少女。

以是有了这个典故,贺知章的本意是,像碧玉姑娘一样的小柳树,打扮好了之后,亭亭站在水边。
那万条柳丝,像这位姑娘头上身上垂悬的绿色的宫绦。

不知道那些细碎玲珑的叶子,是谁的赐予,那是仲春的东风吹过,像剪刀一样为她裁剪出的最动人的衣饰穿着。

那么从碧玉姑娘的平生来看,是汝南王重金迎娶,给了她最优渥的爱和地位。

那么这宫廷中的柳树,发展如此俏丽,当然不可避免有着人间的暗喻,那是帝王的恩宠。

贺知章是说自己吗?他也不是小树,以他的资历,早就荣宠不惊,他也不会为唐玄宗宠爱某个妃嫔而阿谀。
联系到他是唐玄宗信赖的太子老师,皇子师傅,很多有心人,认为这是在称颂唐玄宗的孩子,有了父亲的爱和辅导,长成了一树亭亭垂柳,清新动人,气质清贵清美,是将来帝国可用之材。

虎为兽之冠,谁可触其危,唯有父子情,一步一转头。

想必贺知章的这首诗,也深深打动了唐玄宗。
只有他的孩子,才配得上天下最美的东风,长出杨柳的绝世姿容。

“东风仲春时,道傍柳堪把。

上枝覆官阁,下枝覆车马。
” 唐 · 储光羲《洛阳道五首献吕四郎中 其四 》

唐朝重视城市和道路的绿化,个中柳树便是常用的行道树。

柳树速生且高大,且自魏晋南北朝,以植树代替土台记录道路里程,行道树有记录里程,养护路基,遮风避雨,绿化环境,可取成材的多种浸染。

到了唐朝,道路多以槐树,柳树,楸树这样高大的树种为主,如果缺失落和枯去世,会迅速补种。
而这些树木在四季自成景不雅观,比如柳树,春天柳叶清新,柳丝动人,夏天枝叶茂密,槐树则是夏天最美好的绿伞。
那么柳树在春天,就形成了连绵的景不雅观。
韩愈曾经有烟柳满皇都的句子,便是在唐朝的双都长安洛阳,从道路到城市,被浩瀚的柳树覆盖。

唐朝在当时人的眼中,是一个日月牙异且不断发达的美好时期。
由于至少在前朝,还没有唐朝这么富庶壮大,连道路上都栽种了无数柳树,唐朝京城乃至延伸京城之外的大道,绿柳成行,视觉震荡。

在东风仲春的时候,洛阳的道路上,到处是垂悬的垂柳,长丝萌芽。

那高大的柳树,上面的枝头覆盖着高楼的屋檐和窗户,下面的柳条,覆盖着路上的流水一样的车马。

车如流水马如龙,一街杨柳笼东风。

“天意清和仲春初,东风不动整如梳。

陶潜宅外时无此,想更冷落不易居。
”北宋 · 司马光《垂柳 》

宋朝的景象比唐朝偏冷。

由于唐朝长安仲春就已经柳色如烟,仲春半就桃李花开,春江花月夜。
而宋朝的仲春,很多时候还如早春,柳树初芽,而芽叶未舒。
但是也是春天的味道,只是不足浓郁。

这首诗,写出了柳树早春的美。

景象清新初暖,这是仲春初的光景。

那东风没有吹来,而垂柳矗立在春天里,宁静不动,就像梳子一样插在那里。

我为什么以为这句诗奇异而美呢?

由于古代的发梳,长齿,也多数圆形,可梳头,也做女子头上的插饰。

那安静的柳丝,从弯弯的枝头下垂,齐整均匀,就像一把把插梳暂时没动,只等东风到来,那柳枝摇荡,犹如女子长发在梳理中洒脱。

不过这种静美,也由于柳树没有太多萌芽展叶而清冷清凉。

司马光遐想陶渊明爱柳树,自号五柳师长西席,他说,这样清凉清寒的春色,陶渊明那里,此时也一定春冷,并不得当居住啊,

实际这真是替古人担忧,司马光可能没有陶渊明那种热爱地皮的勤恳和朴实,由于陶渊明是没有韶光感叹柳树此时的冷落的,他要春耕,等到闲下来,柳树早已经繁荣了。

陶渊明爱柳,绝非爱着好看,他知道柳树对付田舍的各类益处,就算是此时还没有繁茂,带着青色春景象息的柳条,恰好编筐,去分担劳作中的辛劳。

“修纤似束楚腰支,杨柳东风仲春时。

金地化身千佛眼,锦江新样十宫眉。
”宋 · 孙觌《柳 》

这首诗,只有一句好,杨柳东风仲春时。
但是也正是这一句好,宛如泥土里开出花来。

那些不好,也就被人容忍和忽略了。

那柳树瘦瘦的树干,柔韧的枝条,像美女纤细的腰身。

最美的便是杨柳东风的仲春,空气里都是春的清新味道。

来看看那些刚刚展开叶芽的柳树吧,那嫩黄的柳芽,就像佛眼,一树上千万双眼睛。

那已经成长的叶子像宫廷女子的眉毛,长是非短,十种不同。

唐朝《仕女簪花图》中,那阔阔的眉毛,是柳叶中的哪一种?

“仲春东风杨柳青,闻郎系马到长亭。

相思情味如中酒,折尽梨花嗅不醒。
”南宋 · 何应龙《 相思?

又是仲春东风,吹绿了杨柳青青。

我听说你将马匹栓在别离的长亭了,你在颠沛的路上,看到杨柳,你想家了吗?你想我了吗?

由于我在想你,我在顾虑你呀。

我看着面前的无尽的柳色青青,想着你的征途,我的寂寞。

我的忧郁绿成了东风中的杨柳飘荡,再怎么清美动人的梨花,再清新的喷鼻香气,都不能把我从忧伤思念中拯救啊。

由于分离,所有的景致都是断肠的助力。

有人享受了杨柳青青的清闲飞扬,有人绿成了忧伤。

你是哪种?

“吴门仲春柳如眉,谁家女童谣《柳枝》。

歌声袅袅娇无力,恰如杨柳好腰肢。
”元 · 陈秀民《苏州竹枝词》

春天,随着杨柳的绿美,歌声开始多了起来,多清丽发达。
比如我一清晨,脑海和耳边就环抱着盛行的“美人行”,乃至不知觉地哼上几句,连走路都带着舞风。

饶是这样明快的舞曲,在这样的春光之下,也有无尽的婉转缠绵,那是春的伸展。

在元朝,陈秀民也看到了听到了一个女子在唱歌。

那歌声悠扬袅袅,回旋飘荡,恰像风中仲春春柳,摇荡舞姿。

春天的歌声自带舞步的节奏和旋律,是真的无力吗?不是,那是激起内心的荡漾,让人优柔沉醉而已。
就像柳树,它的力量,只因此柔美的办法呈现勃勃活气。

来吧,载歌载舞,不负春天。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