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偈颂二百零五首·一月雨》

宋·释正觉

一月雨,半夏凉,蒲团禅板坐相称。

心境如水寻心之沉着境界29首经典禅意诗词你见过几首

泥牛踏破澄潭月,光影芒芒夜未央。

一月时分的雨水轻轻洒落,半夏的时令带来了凉意。
静坐于蒲团之上,禅板置于身旁。
泥塑的牛仿佛真的踏破了潭水中的明月,水面光芒四射。
夜色还远远没有结束,这景象诉说着无尽的禅意与聪慧。

2

《偈颂二百零五首·主中主》

宋·释正觉

主中主,须辨取。
动犯威严,细看规矩。

贵不可得其名,寿不可穷其数。

四溟潮落露仙山,万里云开廓天宇。

在主宰者中,要明辨出真正的主宰。
行动时,切勿搪突其威严,细心不雅观察遵照其规矩。
尊贵不仅仅在于得到名声,龟龄也不是用数字来穷尽的。
四海潮汐退去,仙山显露其真容。
万里云层散开,天空展现出辽阔无垠的景象。

3

《偈颂二百零五首·主中之主天中天》

宋·释正觉

主中之主天中天。
家势金轮万代传。
退步不居尊贵位,借功却作出身缘。

廓虚印上无瑕垢,明白机头有转旋。
劫数不能知寿量,湛存象外自绵绵。

尊贵的家族,犹如天中之天,至高无上。
家族的势力如金色的车轮,传承万代不衰。
有着崇高的地位,却不居功自傲,借由这份功德,出身新的生命为缘。
宽广的空间,印记没有任何瑕疵和污垢,犹如通亮的机头,能够迁徙改变和旋转。
世间的劫数无法知道真正的寿命,犹如清澈的水一样平常,存在于征象之外,连绵不断。

4

《偈颂二百零五首·百城游遍》

宋·释正觉

百城游遍,遍诣文殊。
不见其身,唯摩其顶。

老眼就看青嶂骨,败鞋行到白云根。

走遍了无数的城市,拜访学识渊博的文人雅士。
却未能亲眼见到他们的真身,感想熏染到了他们的聪慧和教诲,摩挲着他们的头顶。
这双老眼,已经习气了欣赏那青翠的山峦,能够识破它们的筋骨。
穿着磨损的鞋子,行走在白云的深处,可以抵达它们的根源。

5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炯炯寒瞳》

宋·释正觉

炯炯寒瞳,丝丝衰鬓。
丘壑之姿,烟霞之韵。

据坐而心空,森罗而海印。
中虚也乾而成离,内动也艮而变震。

云行而用闲,电掣而机迅。
狤獠人不惹尘埃,黄梅祖亲传屈眴。

他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鬓发已丝丝斑白。
姿态仿佛是大山之中的山丘沟壑,气质如烟霞一样平常飘渺。
静坐时心境空明,洞察世间万象,如大海中的印记一样平常清晰。
内心虚空如天,如乾卦转化为离卦。
内在犹如艮卦,充满动力,随时变为震卦。
行事如行云流水般从容不迫,像闪电般迅速决议确定。
行为如在山林中生活的狤獠人一样,不染一丝尘埃。
继续了黄梅祖师的衣钵,传承了那份独特的聪慧。

6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体之湛存》

宋·释正觉

体之湛存,潮缩海门。
用之亡痕,春入华根。

光明射珊瑚之魂,波澜派崑崙之源。
影动非幡,声扬度垣。

本体清澈透明,宛如潮水退去后的海门景象。
利用之道无痕无迹,如春天的气息融入万物的根基。
散发着通亮的光芒,照亮珊瑚的魂魄,引发深远的波澜,追溯到昆仑山脉的源头。
如影子般悄然动摇,非幡旗飘荡。
声音能够穿越墙垣,传遍四方。

7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发之白兮高峰早雪》

宋·释正觉

发之白兮高峰早雪,目之青兮古澗先秋。

月炯炯兮自有光通犀角,草苍苍兮谁能硬按牛头。

头发变白像高峰上早早飘落的雪花。
眼神青翠如古老的溪涧提前来了的秋意。
明月皎洁通亮散发出如犀牛角般通透的光芒。
青草茂盛苍翠,谁又能强硬地按住牛头的倔强呢?

8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明净之标》

宋·释正觉

明净之标,庄严匪销。
袁安卧雪,许由弃飘。

不萌枝上春苒苒,无影树下秋寥寥。

借伴入廛来买卖,相逢莫怪不相饶。

明净的品质如标杆,持重严明,不会被消磨。
袁安在雪中安卧,谢绝了尧帝的禅让,谢绝了帝王之位,放弃了世俗繁华。
枝头之上,春天悄然而至,未生出茂盛的枝叶。
树影之下,秋日来临,未留下多少萧瑟的踪迹。
差错进入商场进行买卖交易,过程中有相遇之人,请不要责怪没有相互谦让。

9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了心非相》

宋·释正觉

了心非相,了相是心。
皋禽梦寒琥珀树,海月光射珊瑚林。

影摇风竹,响发秋碪。
万象森罗俱演说,宝陀岩上有知音。

理解了心并非局限于表象,之中蕴含着心的真谛,像皋禽在琥珀树下的寒梦中。
海面上月光的射入了珊瑚林中,带来了幽深的景致。
风吹动着竹子,影子随风摇荡。
秋日发出清脆的音响。
世间万象,无论大小,向我们诉说它们的存在。
宝陀岩上,定有理解万象知音的存在。

10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默默神澄》

宋·释正觉

默默神澄,棱棱气清。
天河之月耿耿而不夜,蒹葭之风凄凄而有声。

相逢便说无生话,万象森罗作证明。

默默地静坐,心神澄明如镜,气息清晰。
天空中的明月,通亮如日间,并非黑夜而发光。
河边的芦苇在秋风中摇荡,发出凄凄的声响。
相遇时,畅谈无生无灭的佛法真理,世间万象成为领悟的证明。

11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法法平齐》

宋·释正觉

法法平齐,随高就低。

南日蜀葵向,北风胡马嘶。

统统法则都是平等无差,只是根据详细情境有高有低。
南方的阳光照耀时,蜀葵会向着阳光成长。
北风吹来时,听到胡马的嘶鸣声。

12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枯槁形骸》

宋·释正觉

枯槁形骸,虚明性怀。
秋河夜月,老树苍崖。

一机色前自宛转,万像头上谁安排。
云门拄杖,赵州草鞋。

身形枯槁,内心却空明澄澈。
像秋夜的星河与明月,古老的树木与苍翠的山崖,世间万象在面前纷至沓来,各自旋转变幻,这纷繁万象之上,谁又是主宰者呢?如云门宗的拄杖,支撑觉悟之路,如赵州禅师的草鞋,穿越尘世的鼓噪。

13

颂古一百则·岐分丝染太唠唠》

宋·释正觉

岐分丝染太唠唠,果缀花联败祖曹。

妙握司南造化柄,水云用具在甄陶。

屏割繁碎,剪除氄毛。
星衡藻鉴,玉尺金刀。

黄蘖老,察秋毫,坐断东风不放高。

世间万象纷繁繁芜,如丝线分岔、色彩殽杂,令人感到纷繁喧华。
由于各种成分的滋扰而迷失落方向,像果实挂在枝头,花朵相互连接,却失落去了原来的纯粹。
奥妙地把握着犹如司南一样的造化之柄,如水云般变幻无穷的自然与人生。
精心雕琢和熏陶,创造出卓越的成果。
摒弃噜苏繁杂,剪去多余冗长,如星辰般通亮的标准衡量,用清晰的眼力鉴别,再用玉尺和金刀般的精确与锐利,进行风雅的雕琢。
黄蘖禅师聪慧深,洞察世间秋毫细,静坐斩断东风里骚动心自定。

14

《禅人写真求赞·雨霁云收》

宋·释正觉

雨霁云收,山寒水秋。

心目自照,言象俱休。

满十方而智应,廓三世以神游。

虚空那碍东西壁,明月皆随南北舟。

雨后初晴,云雾消散,山川显得寒冷,水面带有秋意。
内心通亮如镜,自我照亮,无需用言辞和形象来表达。
聪慧遍布十方,无所不应,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之间。
虚空之中并无东西之壁的限定,明月照亮着南北航行的船只。

15

《禅人发心丐席求颂·万指相从作正不雅观》

宋·释正觉

万指相从作正不雅观,出求卧席著蒲团。
恬处敛雨野云薄,湛若磨风秋水寒。

卷去犹知鼻头痛,坐来方信髑髅乾。
芦花明月阿谁事,人在江湖把钓竿。

万众一心,共同秉持正念。
探求宁静之地,铺上蒲团而卧。
宁静地居于地,雨水的野云也变得轻薄,磨风如秋水般清寒。
将统统骚动卷起,仍留有鼻头的痛感,静坐之后才体验到内心的空寂和清净。
芦花、明月,这又是谁的事情呢?只愿在江湖之中,手持钓竿,独自垂钓。

16

《月禅人出丐求颂·一月在诸水》

宋·释正觉

一月在诸水,动随来去舟。
分身能恁麽,到处恰相投。

湖海堕全璧,鱼龙吞曲钩。
归来端可庆,俱得饱参休。

明月悬挂在水面上,伴随着来往的船只移动。
它分身如此,恰到好处地与之相映。
湖泊与海洋无法掩蔽全璧的光辉,像鱼龙无法抗拒吞下弯钩的诱惑。
统统归于沉着,可以庆祝的是,都得以深深地参悟和安歇。

17

《应禅人开田求颂》

宋·释正觉

飘飘捉杖出烟萝,行丐身心遽许多。
针鼻细中投玉线,机头密处度金梭。

应缘片片云成雨,分照团团月在波。
底意周旋便回顾,旧巢寒卧雪林柯。

由由然拿动手杖走出烟雾环抱的丛林,行走在路上,身心所经历变得繁多。
在眇小的孔中穿过精美的玉线,在织布机头穿梭着金色的梭子。
该当是由于片片云朵汇聚成了雨,分散开来,团团的玉轮映照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
到底是什么意思让人如此周旋,转头望去,只见旧时的巢穴在寒冷的雪林中卧着。

18

《怀上人出丐求颂》

宋·释正觉

胡床拥毳怯春寒,怀丐人行野雪乾。
风信入华披锦缎,月魂堕水濯金盘。

净名取饭亡我力,慈氏开门只一弹。
妙得个中佛受用,头头成见不相瞒。

坐在胡床上,裹着毛毡,仍以为春寒料峭,怀念着行走在野外,雪已经干涸的行乞者。
东风带来了花的讯息,给大地披上了锦缎般的华服。
月光洒落水面,如金色的盘子在净水中洗涤。
以净名之心去取食,感到力不从心。
慈氏的门前,统统凭心灵的悟解来开启,奇妙地领悟了佛法的真谛,体验到佛陀所得的受用。
每一个动机都清晰地呈现,毫无遮盖,真实地展现在面前。

19

《偈颂二百零五首·深明无底》

宋·释正觉

深明无底,灵异无根。
案山行尽,不见有家。
识浪沥乾,不见有己。

石女掣开金锁钥,木人拨动玉轮机。
方信道从佛口生,法化生得佛法分。

深深的明智如无底之渊,灵感如无根之木。
走过山川,创造无家可归。
意识海中的波涛,却不见自己的存在。
石头般的女子打开了金色的锁钥,木头般的人拨动了玉制的轮机。
真正相信,道是从佛的口中出身,佛法是道的化身,构成了世间的真理。

20

《偈颂二百零五首·朔风拂旦吹秋过》

宋·释正觉

朔风拂旦吹秋过,时节薄寒宜就火。
拱默威音世外游,放闲枯木堂中坐。

尘劫空时却有空,道环虚处元无我。
灵灵不昧寂而知,衣钵少林分付可。

清晨的北风掠过,将秋意带走,时节里,微寒的景象适宜围着火堆取暖和。
静默地体悟着威音王的教诲,仿佛在世外游历,身心放松像枯木一样平常静坐于堂中。
尘世的劫难消散时,却创造空无之中仍有其存在。
虚无的道环之中,就没有真实的我。
心灵保持不被蒙蔽,才能保持知觉。
衣钵传承是少林寺的教诲,值得去分享和传授。

21

《偈颂二百零五首·饮乾巨海》

宋·释正觉

饮乾巨海,推倒须弥,廓大灵通更是谁。

馨喷鼻香秀林枬檀枝,哮吼出屈师子儿。

三千界现一弹指,八万门开双用眉。
知不知,为不为。

道满十处兮心超亿劫,影流万象兮气分二仪。

饮尽无边的巨海,推倒高耸的须弥山,谁能有如此的巨大的灵通呢?喷鼻香气四溢,秀美的林木和檀喷鼻香树枝叶繁茂,如雄狮般哮吼的声音出自屈师子儿。
一弹指间,三千大天下现于面前。
双眉一挑,八万法门洞开无阻。
知道与否,行动与否。
道充满了十个方向,心灵超越了亿万劫难。
万象的影子流淌而过,气势划分出天地两仪。

22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余云消於霁虚》

宋·释正觉

余云消於霁虚,片月上於秋壶。

光清岩壑,影现江湖。

类中之异,物中之珠。

虎生三日食牛气,马走千里随母驹。

赏音有以,德邻不孤。

余云消散在晴朗的虚空,一轮孤月悬挂在秋日的壶天。
光芒洒满山岩沟壑,影子映在江河湖海。
是群类中的异者,是万物中的明珠。
像虎生三日便有食牛之气概,马儿千里奔驰也紧随母驹的步伐。
知音赏乐有所得,有德之人从不孤单。

23

《偈颂二百零五首·仲秋渐凉》

宋·释正觉

仲秋渐凉,蒲团放稳长连床。
身心澄彻见渊底,天河淡淡秋磨光。
二祖不短,少林不长,相传笑杀威音王。
你无所得,我无所藏,四无壁落浑大方。
万世清规信明白,夜寒吐月山苍苍。

仲秋景象渐凉,蒲团安稳地放在长连床边。
身心澄清透明,犹如见到底的深渊,银河淡淡,秋光闪烁。
二祖的禅法不短暂,少林的传承不漫长,传承相互间流传,笑杀了威音王佛。
你没有得到什么的东西,我也没有须要隐蔽的秘密,四壁落地,展现出宽广的空间。
万古的清规,信守并明了。
夜寒时分,玉轮吐露光芒,山峦显得苍茫。

24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痴坐颓然》

宋·释正觉

痴坐颓然,山空壑乾。
离微出入,偏正往还。

千年琥珀之松兮鹤巢梦冷,半夜珊瑚之月兮鲸波寒。

全功及尽,借路何难。
转步而回丛林也津津和气,

放口而说天河也浩浩翻澜。
道逢作者,谁敢相谩。

痴痴地坐着,身形有些颓然,如山峰空旷,山谷干涸。
在奇妙的禅境中出入自由,无论倾向哪一方,都能自然往还。
千年的琥珀松树,鹤在其上筑巢,梦境都带有丝丝凉意。
半夜的珊瑚明月,映照在鲸波之上,泛起一片寒意。

禅修的功夫达到圆满之境,探求出路有何难?转过身来,回到丛林,内心充满和气。
放开心胸,各抒己见,像银河般浩浩荡荡。
在路上碰着真正的禅修者,有谁敢轻易欺瞒呢?

25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松石岁寒》

宋.释正觉

松石岁寒,雪月高闲。
野雪发须上,秋波眉睫间。

用持智柄,静入道环。
觉心明晰,幻事斑斑。

草木精神兮风骚得意,丛林气候兮春信谁悭。

松树与石头历经岁月沧桑,雪夜与月光交织出宁静高远的景致。
野雪覆盖着发须,秋波在眉眼间流转。
手握聪慧的权柄,静心踏入道义的圆环。
觉悟之心清晰明了,幻像之事五彩斑斓。
草木自由清闲地展露风采。
丛林呈现出万象更新的气候,春天的信息,谁又能吝啬呢?

26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三河野人》

宋·释正觉

三河野人,两浙社宾。
湛存该理智,妙触出根尘。

乌藤行脚丛林事,鈯斧住山云水身。

来自三河的隐士,是两浙地区的社交来宾。
深深奥深厚浸在聪慧与理性之中,心灵妙触已超越了尘世的束缚。
手持乌藤,行走于丛林之间。
犹如山中的云,水中的鱼,清闲而洒脱,以鈯斧作为他住山的象征。

27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岩岩山有秋痕》

宋·释正觉

岩岩山有秋痕,淡淡云无宿根。

入极一默之底,出成三昧之门。

用不勤,湛若存,澄弗清兮搅不浑。

雄伟的山峦留有秋的痕迹,淡淡的云彩没有固定的根基。
深入到极度的静默之中,进入了禅定的三昧境界,从中出离。
无需刻意勤奋,心境像清澈的水一样湛然存在。
内心的澄明,不刻意追求清澈,也不搅动其使之浑浊。

28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静掩双皮》

宋·释正觉

静掩双皮,喜扬两眉。
秋容净水色,春信闹华枝。

跛跛挈挈,憨憨痴痴,摩触家风兮鼻孔累垂。

悄悄地掩上门,喜悦之情让双眉飞扬。
秋日的景致清澈如水,春天的信息在繁华的枝头上繁盛热闹繁荣。
他步态不稳,看似淳厚而略显痴傻。
却深谙祖传的风范。
他体验着生活的真谛,犹如用鼻孔去嗅探,去感想熏染天下的韵味。

29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寒林气清》

宋·释正觉

寒林气清,晚浦潮平。

自由之像,相随而名。

孤藤拳脱略,三篾肚膨亨。

闹市谁嫌机用熟,丛林人性饱参生。

寒冷的树林中气息清新,傍晚时分的水边潮水沉着。
这是自由的象征,伴随着它的名声而流传。
孤独的藤蔓卷曲自若。
三根竹篾支撑起的肚子饱满而突出。
繁盛热闹繁荣的商场中,谁会嫌弃技艺的闇练呢?在丛林之中,人们夸奖充分参悟生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