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宋·朱熹《不雅观书有感》

【名句解析】

要问那个池塘的水为何这样清澈,是由于它的发源处不断有活水流下来。

古诗词古诗词名句接龙 问渠那得清如许

人们在读书后,时常有一种豁然开朗的觉得,诗句便是以象征的手腕,将这种内心觉得化作可以感触的详细行象加以描述,让读者自己去领略个中的奥妙。
所谓“源头活水”,指从书中不断汲取新的知识。

诗句见告人们:只有不断地从书本、实践中汲取新的营养,才能保持知识的更新,达到更高的境界。

【单句接龙】

问渠那得清如许→许送自身归华□(《怀体休上人》唐·齐己)→□高嶂重□(《敬酬杨仆射山斋独坐诗》隋·薛道衡)→□翠萦残□(《山雪》唐·皎然)→□上空留马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世闲难□(《新年呈友》唐·许棠)→□酒时浇磊块□(《会友》元·王冕)→□疏迹远只喷鼻香□(《鹧鸪天·桂花》宋·李清照)→□欢方继□(《留别宋处士》唐·戴叔伦)→□下看花遍有思(《雨夜独酌》宋·杨万里)

答案:问渠哪得清如许→许送自身归华岳→岳高嶂重叠→叠翠萦残雪→雪上空留马行处→处世闲难得→得酒时浇磊块情→情疏迹远只喷鼻香留→留欢方继烛→烛下看花遍有思

【联句接龙】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来风堪避暑,静夜致清□。
(《竹扇诗》汉·班固)→□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唐·岑参)→□洲铃铎江声战,越井楼台海气□。
(《登赤石冈塔》明·陈子壮)→□金食气先从有,悟理归真便入□。
(《七言》唐·吕岩)→□波真古井,有节是秋□。
(《临江仙·送钱穆父》宋·苏轼)→□竹千年迈不去世,长伴秦娥盖湘□。
(《湘妃》唐·李贺)→□何澹澹,山岛竦□。
(《不雅观沧海》汉·曹操)→□山融川取天下,咳云唾雨呼雷□。
(《题祝生画》宋·朱熹)→□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谒金门》南唐·冯延巳)

答案: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来风堪避暑,静夜致清凉。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琶洲铃铎江声战,越井楼台海气吞。
→吞金食气先从有,悟理归真便入无。
→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筠竹千年迈不去世,长伴秦娥盖湘水。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峙山融川取天下,咳云唾雨呼雷风。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诗词总动员:诗词名句接龙800条》由化学工业出版社于2023年10月出版(ISBN:9787122387622),作者张祥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