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它是一块芬芳绚丽的园圃。
那些令民气旷神怡的词句,读来唇齿噙喷鼻香,犹如置身千年前繁花似锦、活色生喷鼻香的宋代日常生活之中。
-1-
奉旨填词——柳永
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改造的词人,词风婉约,词作甚丰,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词人。
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利用俚词俚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望海潮·东南形胜》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这首词写的是杭州的富庶与俏丽。全词二十一句,通篇用赋体作法,铺张扬厉,对偶排比,堪称一篇词体的杭城赋。
全词以点带面,明暗交叉,铺叙晓畅,形容得体,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
艺术构思上匠心独运,上片写杭州,下片写西湖,以点带面,明暗交叉,铺叙晓畅,形容得体。是柳永的一首传世之作。
读了这首词,谁人不感慨杭州的繁华与富庶。
-2-
太平宰相——晏殊
晏殊的词作,接管了南唐“花间派”和冯延巳的典雅流丽词风,首创北宋婉约词风。
晏词有的描写男欢女爱、春花秋月,有的抒写伤春怨时、离情别恨,多有清新之辞、闲雅之气。其词还融入了自己的主不雅观情绪与人生体悟,具有士大夫的气质,可谓由“伶工之词”向“士大夫之词”的过渡者。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景象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喷鼻香径独徘徊。
这是晏殊词中最为随处颂扬的篇章。全词抒发了悼惜残春之情,表达了光阴易逝,难以追挽的伤感。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为天然奇偶句,此句工巧而浑成、流利而蕴藉,声韵和谐,寓意深婉,用虚字构成工致的对仗、唱叹真切方面表现出词人的巧思深情。
此词广为传诵的根本的缘故原由于情中有思。词中彷佛于无意间描写司空见惯的征象,却有哲理的意味,启迪人们从更高层次思虑宇宙人生问题。
沈际飞:“无可奈何花落去”,律诗俊语也,然自是天成一段词,着诗不得。(《草堂诗余正集》)
在绝美的措辞下蕴含着哲理,以是,才几次再三被人传诵不绝。
-3-
一代文豪——苏轼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造诣。李志敏评价:“苏轼是全才式的艺术年夜师。”
苏轼打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怀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骚人物。
故垒西边,人性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也是北宋词坛最引人瞩目的作品之一。
奔驰不息的大江,英气干云的历史人物,在苏轼笔下,逐一铺陈开来。历史人物的风骚更衬出作者的悲哀,光阴流逝,留给他建功立业的韶光已经不多了,转眼,人生华发。
这首词从总的方面来看,气候磅礴,格调雄浑,高唱入云,其境界之伟大,是前所未有的。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东坡“大江东去”赤壁词,语意高妙,真古今绝唱。
苏轼在伟大的《赤壁怀古》中,唱出的是光阴流逝的悲哀。
-4-
淮海居士——秦不雅观
秦不雅观为北宋婉约派主要作家。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出生,动听至深。长于议论,文丽思深,兼有诗、词、文赋和书法多方面的艺术才能,尤以婉约之词驰名于世。
《满庭芳·山抹微云》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
停息征棹,聊共引离尊。
多少蓬莱往事,空回顾、烟霭纷纭。
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落。
销魂当此际,喷鼻香囊暗解,罗带轻分。
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
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
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薄暮。
作为老师的苏轼,最钟爱这一句“山抹微云”,送了秦不雅观一个雅号“山抹微云君”。
全词写与心爱的妓女离去之苦,个中又暗含着出生飘零的感慨,以艳情融入出生之感,措辞极美,令人一唱三叹。
这首词笔法高超还韵味深长,至情至性而境界超凡,非存心体味,不能得其妙也。
宋代吴曾《能改斋漫录》:晚世以来作者,皆不及秦少游,如“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落”虽不识字人,亦知是天生好言语也。
如果能重来,我乐意与你好好相爱。
-5-
词家之冠——周邦彦
周邦彦,北宋词人,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措辞曲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词派词人所宗。
作品在婉约词人中长期被尊为“正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 或“词中老杜”,是公认“负一代词名”的词人,在宋代影响甚大。
《苏幕遮·燎沉喷鼻香》
燎沉喷鼻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逐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这是一首清新文雅的思乡词。
触发乡愁的契机非常奇妙,有时是皓月当空,有时是笛声一曲,有时是万家灯火,而对付周邦彦来说,是那池中盛开的荷花。
生于江南之地的他,荷塘里藏着他童年的影象,那芙蓉摇荡的深处,有着美好的往事,是故乡最纯洁的影象。
陈廷焯《云韶集》:不必以词胜,而词自胜。风致绝佳,亦见师长西席胸襟恬淡。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荷塘”,那里藏着对故乡最深的眷念。
-6-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
由于有了李清照,宋代词坛显得更加熠熠生辉。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婉约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清闲生活,后期多悲叹出生,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腕,自辟路子,措辞清丽。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薄暮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赓续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写相思,总能别出心裁。
在李清照笔下“物皆著我之色彩”,从景象到瑞脑金兽、玉枕纱厨、帘外菊花,词人用她愁苦的心情来看这统统,无不涂上一层愁苦的感情色彩。
读罢全词,她对赵明诚那苦苦思念之情便从字里行间洋溢而出,一位不堪忍受离去之苦的少妇形象生动地立在读者面前。
许宝善《自怡轩词谱》卷二:幽细凄清,声情双绝。
当思念到了李清照的笔下,总是显得那么美,又那么动人。
-7-
一代放翁——陆游
陆游,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墨客。
陆游生平笔耕不辍,诗词文具有很高造诣。陆游集豪放婉约于一身,有不少词写得清丽缠绵,朴拙动人,与宋词中的婉约派比较靠近;而有些词常常抒发着深奥深厚的人生感想熏染,或寄寓着高超的襟怀,或寓意深刻,又和苏轼比较靠近。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陆游生于两宋之交,年少时就体会过战乱之苦,此后,他的生平,都在致力于规复河山。
这是陆游的一曲悲歌,他曾在军中任职,度过了八个月的戎马生涯,那是一段最值得怀念的岁月。
被弹劾罢官后,他退隐长达十二年,岁月逝去,可梦想遥不可及,令人黯然神伤。
当梦想在光阴的指尖滑走,我只能看着,却无可奈何,这便是陆游的悲哀。
-8-
词中之龙——辛弃疾
辛弃疾,别号稼轩 ,生平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规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怀、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
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争规复国家统一的爱国激情亲切,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辛弃疾晚年有强烈的孙权情结,他钦佩孙权,在群雄环伺的三国期间,能够坚守住江东,拒敌于外。
在这首《南乡子》里,辛弃疾极力赞颂孙权的年少有为,突出他的盖世武功,其缘故原由是孙权“坐断东南”,形势与南宋极似,激情亲切赞颂孙权的不畏强敌,实在是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反攻。
清人杨希闵《词轨》:“此有慨于南渡之不振也。”
辛弃疾生平小儿百姓之心,无法在现实中抒发,只能流露在词中,这是他的不幸,却是后世读者之幸。
-9-
词中李商隐——吴文英
吴文英,字君特,号梦窗,南宋词人。在词的创作上,吴文英紧张师承周邦彦,重视格律,重视声情,讲究修辞,长于用典。
在表现手腕上,“梦窗词”具有冲破传统的层次构造办法、转换自由、跳跃性强、现实与想象杂糅的特点。作为南宋词坛大家,在词坛流派的首创和发展上,有比较高的地位,对后世词坛有较大的影响
《唐多令·惜别》
何处合成愁。离民气上秋。
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都道晚凉景象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
燕辞归、客尚淹留。
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
这首词玩了一个拆字游戏,“愁”本来便是“心”上加“秋”,于是词人便借题发挥,讲了一个秋日离愁的故事。
芭蕉、明月、落花、流水、飞燕、秋柳……各种各样的秋天景色一并涌来,彷佛各是一种秋愁,也就将愁涂得非常浓郁。
全词字句不事雕琢,自然浑成,在吴词中为别调。
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以是感伤之本,岂在蕉雨?妙妙。
有的人明明还没有分开,却已经开始惦记了。
-10-
白石道人——姜夔
姜夔,是继苏轼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其作品素以空灵蕴藉著称,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
姜夔词题材广泛,在词中抒发了自己虽然流落江湖,但不忘君国的感时伤世的思想,描写了自己流落的羁旅生活,抒发自己不得用世及情场失落意的苦闷心情,以及超凡脱俗、飘然不群,有如孤云野鹤般的个性。
《扬州慢·淮左名都》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冷落,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东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薄暮,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扬州,曾是文民气中的胜地,唐代杜牧多次吟咏过杨州,可是,当姜夔在宋孝宗淳熙三年来到扬州时,战乱后的扬州,不复昔日风光,城内城外一片冷落。
全词大量利用比拟的修辞,如用“犹厌言兵”表现兵燹之后的残破,用杜郎名句表现扬州昔日的繁华,用“二十四桥”“波心荡”“冷月无声”表现清幽伤感的气氛,用“桥边红药”表现“寂寞开无主”的荒凉。
如果杜牧再世,看到如今的扬州,也写不出那样唯美的诗句了吧!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写维扬乱后景致,惨恻已极。
一个城市的悲剧,穿越时空,依然让人意难平。
两宋319年的历史早已化为了历史的尘埃,唯有宋词,依然在风烟中诉说着曾经的故事。
宋人的爱恨情仇、悲欢离合在宋词的画卷中逐一展现,让后世吟咏不绝。
这十位宋代词人,是宋代词人的精彩代表,词中凝聚了他们的喜怒哀乐,值得我们几次再三品读。
诗友们,在你的心中,宋代十大词人,你更喜好哪一首呢?
文章内容如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韶光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