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官职的任免升降常用以下词语:
一、拜:用一定的礼节投予某种名位或官职。
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知功大,拜为上卿”中的
拜”便是付与官职的意思。
二、除:任命,授职。
如《<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中的“除”便是付与官职的意思。
三、擢(zhuó):选拔,提拔。
如《战国策・燕策》“先王过举,握之乎来宾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中的“擢”便是提拔的意思。
四、迁:晋升或调动官职;贬谪,流放。
利用时,人们常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表示升级的有迁升、迁授、迁叙、右迁等,表示降级的有迁、迁谪、左迁等,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等。
五、谪:贬官降职或流放。
如范仲淹《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藤子京谪守巴陵郡”中的“谪”便是降职的意思。
六、黜:“黜”与“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