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科学

不同阶段的孩子有不同的认知。

大概你认为“科学便是科学家”、“科学便是动手实验”、“科学便是炫酷的不雅观点和理论”,但是这些都太片面了。

实在科学无处不在,从你睁眼起床到闭眼睡觉,从洗菜做饭到打扫卫生,从花草树木到日月星辰,从随处可见的蚂蚁蜜蜂到博物馆奇珍奇宝......处处都是科学。

当古诗词碰着科学会发生什么化学反应呢

那么,当古诗词碰着科学,会发生什么化学反应呢?

每次我们看到古诗词,总是沉浸在动人的音韵、俊秀的诗句和丰富的意境中。
不过,除了这些美好之处,科普事情者们还能在古诗词的句子里创造许多有趣的科学知识。

于是便有了植物学博士史军、少儿科普作者临渊、地质学学士于川联手所著的《当古诗词碰着科学》。

全书以21首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为线索,探求藏在古诗词里的200+个科学知识。

你还记得千古绝句“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落。
”的前一句吗?是“莫笑田舍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那么,“豚”又是什么呢?难道是海豚或者河豚吗?都不是,“豚”在古代指的是猪。

众人对猪的印象除了做成菜肴的美味之外,便是脏兮兮的,不足聪明。
切切没想到,经由科学研究表明:猪不仅爱干净,而且它的智商也不容小觑。

从王维的《玄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我们知道:重阳节有插茱萸辟邪的传统。
而“早在辣椒进入中国前,食茱萸才是真正的辣椒”却是冷知识。

陶渊明在东篱下所采的菊花,不仅能泡成菊花茶,竟然还能用来涮火锅。
我们平时以是为的“一朵”菊花实在是“一束”花。

针言“劳燕分飞”中“劳”和“燕”是两种不同的鸟儿,这个针言出自萧衍《东飞伯劳歌》中的“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
那么问题来了,它们为什么“分飞”呢?

“绛树无花叶,非石亦非琼。
”——这是著名墨客韦应物写的一首诗。
它是什么呢?答案就藏在题目中。

提出的问题,就让读者们自己去书里探求答案吧!

这本好玩的科普书,视角独特,笔墨愉快准确,表达深入浅出,不仅领悟了语文、历史、科学、人文等学科知识,还有充满童趣的手绘插画。

希望读者们在感想熏染古诗词的浪漫美好的同时,还要探索古诗词背后的科学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