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下午,参加“而今迈步从头越——长征路上学党史”网上主题宣扬活动的采访调研团来到赣州市会昌城外的会昌山。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赤色资源保护发展中央干部杨苑,作为采访调研团的讲解员向大家吟诵并先容这首《清平乐·会昌》。
会昌县赤色资源保护发展中央干部杨苑吟诵《清平乐·会昌》。中国青年网 宋静 摄
“踏遍青隐士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清平乐·会昌》词碑位于会昌城外的会昌山。1934年4月正值第五次反“围剿”战役形势严厉。毛泽东主动哀求来到南线主要门户会昌,开展调查研究、辅导南线的革命军事斗争。
1934年7月23日,在即将结束这次南线调研事情,准备返回瑞金之际,毛泽东登上了会昌城外高峰,回到文武坝住所后写下了这首词《清平乐·会昌》,成为留给会昌公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2005年,中共会昌县委、县政府在会昌城外的会昌山上建筑了《清平乐·会昌》词碑。
杨苑说,本日重新品读《清平乐·会昌》,便是要学习毛泽东同道在困境中调查研究、深入思考、求真务实的精神,在困境中运筹帷幄、指示江山的革命乐不雅观主义精神,在绝境中毫不服从、对付革命必胜的武断信念。
她认为,当前,天下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面临着诸多的风险与寻衅,“我们更要以‘君行早’的姿态,以‘踏遍青隐士未老’的精神气,踔厉奋发、勇毅前行,谱写新时期的壮美华章。”
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钰鑫也跟随着调研团来到会昌山,登上会昌山,眺望远方,寻访毛泽东同道创作《清平乐·会昌》的历史场景。
他站在会昌山上会不由自主地反复吟诵起“踏遍青隐士未老,风景这边独好”的词句,感悟着一代伟人武断的革命自傲、开阔的革命胸襟和独特的计策眼力。
在与随行学生的互换中,王钰鑫找到了通过革命诗词开展党史学习教诲的新路子。未来,他将以革命诗词为线索,走进一个个党史事宜发生地,开拓以革命诗词为主题的思政课,勾引青年学生从革命诗词中汲取空想信念的力量,传承赤色基因,走好自己的新长征路。
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在《清平乐·会昌》词碑前容身。中国青年网 宋静 摄
7月18日,采访调研团走进瑞金市大柏地战斗遗址展览馆。大柏地战斗是红四军转战赣南闽西,创建中心革命根据地的一次极为主要的战斗,被陈毅赞誉为“红军成立以来最有名誉之战役”,也是中国工农红军战史上一个辉煌战例。
大柏地村落是“红军成立以来最有名誉之战——大柏地战斗”的发生地,也是远近有名的赤色村落。
大柏地乡大柏地村落《菩萨蛮·大柏地》刻碑字。中国青年网 宋静 摄
当年大柏地的杏坑,由于词中的“弹洞前村落壁”一句,当地百姓改名为“前村落”。村落庄里有一栋屋子,是大柏地鏖战的历史见证。在土坯墙上,至今仍保留着当年鏖战的累累弹痕。
推进赤色名村落培植以来,大柏地村落坚持党建引领,大力夯实赤色党建堡垒,挖掘赤色历史文化,讲好赤色精神故事,发展赤色文化家当,不断擦亮赤色名片,叫响赤色声音,助推脱贫攻坚和村落庄振兴。
“大柏地战斗对付我们本日进行伟大斗争,都有现实的辅导意义。这是我们培植好大柏地展览馆,传承好大柏地战斗故事的主要意义所在。”瑞金纪念馆大柏地旧址卖力人刘阳说。
刘阳认为,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我们要学习革命先辈们的精神,以此来勉励自己,面对更大的困难,要勇于去寻衅,勇于去面对。“我们也要更加惜本日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传承好革命精神,把我们的国家培植得更加美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据理解,这次主题宣扬活动由中心网信办网络传播局辅导,江西省委网信办、福建省委网信办、中国新闻网主理。由赣州市委网信办、赣州市融媒体中央承办的江西线活动,深入于都县、信丰县、会昌县、瑞金市等地,领悟伟大长征精神,感想熏染赣州城乡发展的喜人变革,展现老区新貌,进一步深挖长征精神的时期代价,汲取奋进新征程的强大力量。
今年8月下旬,这次主题宣扬活动还将开展福建线采访调研,走进福建长汀、宁化等地开展实地探访。
来源:中国青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