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弯弯

有人说:“生命本便是一场孤独岁月,而生平无论跻身多少热闹,看遍多少繁华,终将抽身出来,独自枕着岁月细数似水流年。

是的,孤独是一种生命的常态,人生涯着,总会有孤单和寂寞,总会有孤独的时候。

远古的诗人们生命本就是一场孤独岁月

当远古的墨客们,身处孤独的处境时,他们或是坦然地正视,或在苦思中冥索,或在孤寒中奋起。

1、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寒夜里一盏孤灯,灯下一个孤寂的人,字里行间都溢满悲惨孤独的况味。

作者马戴来到京城,是为了求取官职,奈何在灞上都寄居多时了,还是希望渺茫。

大好年华,本想有一番作为,却怀才不遇,出息未卜,他的心中怎能不苦闷。

恰逢他乡的树木落叶纷纭,作为异域人还不知何时才能回到故里。
他还居住在荒野郊野,单门独户,毗邻而居的还是一位野僧。

秋意浓了,对孤身在外,流落他乡的人来说,也是最伤怀的时候。
当秋雨淅沥,当秋风吹起,他们最怀念的还是心靠岸,灵栖息的地方。

诚然,人生中的失落意,孤独的侵袭会让我们忧伤,可是请相信,当你的心底涌起乡思,念及挚爱,你内心会平添些许暖意,那是可以治愈抚慰你的阳光。

当你学会与孤独握手言和,等待黎明,你就会重新获取年夜胆前行的力量。

2、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初到黄州的苏轼,暂且寓居在定慧院。
一个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夜晚,万物都已入梦,他还在月光下孤寂地徘徊,就像是一只孤单飞过天穹的大雁。

那只孤鸿,在寒枝间飞来飞去,拣尽寒枝也不肯栖息,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度过寒冷的夜晚。

他禁不住遐想到自己,二心坎深处的幽独和落寞几人能懂呢?

黄州是苏轼生命中困难的岁月,纵然生活艰辛,他依旧不屈不挠带领百口走出困境。

恰好是这段经历,他自觉反省内心的暴躁,知足自己对思考的内在需求,赢得生命的洞察与熬炼。

苏轼也有孤独,可他长于抖落身上的哀伤,总能在浮尘起落的生命浪潮中安然应对。

走过漫长的难熬光阴后,他的心性再度澄澈温润如一江春水,品质亦被打磨得武断而有韧性。

3、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写下《月下独酌》时,李白身在长安,正是不得志的时候,政治空想无法实现。

人生涯着不称意时,爱饮酒的李白喜好举杯消愁,可没有心腹与自己一同饮酒,怎么办呢?

李白索性约请天上的明月成为自己的朋友,他写道:“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我们的浪漫派墨客李白,总是有化解孤独的能力,纵然没有同饮酒,共起舞的朋侪,他还能真实地与自己对话,自若地与天地相处。

每个人都曾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独地过冬。
李白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不会让自己身处孤独的冬季。

哪怕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长安,他也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也追求“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4、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 这是晏殊《蝶恋花》一词中千古流传的句子。

他把自己比作夜不成眠的思妇,随即造诣了一篇直击民气的佳作。

昨天夜里的西风惨烈,凋零了绿树。
佳人一夜未眠,早上起来,她独自登上高楼,目极天涯,竟创造,一夜秋风扫过,皆是萧索。

古人独自莫凭栏,或是登高望远之时,每每心中有所念之人,有思考之事。

她守着一个人的寂寥,独望着那消逝在天涯的道路。
真想给心上人寄一封信啊,奈何山高路远,碧水无尽,心上人又在何处呢,信也不知该寄到哪里。

这是一种孤独的相思,孤独到她只能守着空闺面对漫漫永夜,孤独到她唯有倚着窗儿企盼郎君的归期。

5、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绝”、“灭”、“孤”、“独”,四个字,写尽了内心至深的孤独。
柳宗元这一幅独钓寒江雪的图画,在我们心中孤独了千年。

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着蓑笠的老翁,独清闲大雪覆盖的寒冷江面上垂钓。

试想,他的人生该处于多么凄凉的田地,他的内心该多么清高孤傲,才能执拗地做出此举啊。

原来柳宗元作此诗时,正是谪居永州期间,永贞改造运动失落败后,他被贬为永州司马,一流放便是十年。

他身处险恶环境的压迫,却并没有被打垮,反而愈挫愈勇。
祸兮福之所倚,孤独成了他人生圆满的开始。

在永州的那些年里,他借诗文寄托自己高远的空想志趣,书写自己对黎明苍生满腔的悲悯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