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书法的巨大名声,启功师长西席其他更多方面的学养、研究成果被光环遮蔽而不广为人知。实在,他的文学研究(包括唐代、明清文学史,《红楼梦》),古籍版本、音韵研究,字画研究(不仅创作)、诗词创作等,水准都很高。这里,我择取他在生病期间写的部分诗词作品,浅析他诗词创作手段的利用,同时一不雅观师长西席面对事物、面对“病”时的心性态度。
1998年,启功师长西席在书斋中。新华社供图
于痛楚中见诙谐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一段韶光,启功(为阐述方便,以下仅称名)被借调到中华书局,参与整理《二十四史》。当时他身体不好,患有美尼尔氏症,常常天旋地转,乃至晕倒。这种病症,产生发火起来很是痛楚,可这段韶光,启功却为此病,写下了多首诗词。下面录出几首,以见环境。
夜梦初回,地转天旋,两眼难睁。忽翻肠搅肚,连呕带泄,头沉向下,脚软飘空。耳里蝉嘶,渐如牛吼,末了悬锤撞大钟。真要命,似这般滋味,不易形容。
明朝去找年夜夫。服“本海啦明”“乘晕宁”。说脑中血管,老年硬化,发生阻碍,失落去平衡。此症称为,美尼尔氏,不是平凡暑气蒸。稍可惜,现药无殊效,且待公薨。(《沁园春(中东辙)·美尼尔氏综合症》)
词句极为自然明白,险些毋庸讲明。惯赏古典诗词的读者,见到启功这首词,定然有大惊异。(笔者最初读到,是受到惊吓。)首先,我们见到的绝大多数诗词,多伟大或洒脱,措辞多精细典雅,态度多持重。启功之作,主题是我们在诗词中难以见到的病症、病况,题目直接用病名;措辞非常口语平白,且贯穿始终,还杂入病名、药名;语气诙谐,于痛楚中见出迎对峙场。无论内容、形式,言其别具一格无疑。
启功的病痛,一首词岂能写尽。很快,他换一个韵脚,以同样的题目,再填一首《沁园春(江阳辙)(前题)》:
小雨清晨,透户风寒,汗出如浆。觉破房倾侧,俨然地震,板床颠簸,竟变弹簧。医嘱安眠,药唯镇静,睡醒西山已夕阳。无疑问,是糊涂一榻,粪土之墙。
病魔如此专横狂。算五十余年第一场。想英雄豪杰,焉能怕去世,浑身难熬痛苦,满口“无妨”。扶得东来,西边又倒,微传帖半张。详细看,似阎罗置酒,“敬候台光”。
还是记述病中的环境。清晨起身,觉得房屋倾倒,地震一样平常,痛楚不堪。“粪土之墙”,是《论语》典故。孔子弟子宰予“昼寝”(白天睡觉),孔子说: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粪土”即“糟土”,不好用,不能涂墙的土。启功因病白天睡觉,用此典故自贬。虽然难熬痛苦,可有人问及,却强打精神以“无妨”回答。“帖半张”该当为医院考验单,由此看去,非常严重,彷佛快塌台了,似“阎罗”已置办了酒水,在候着病人前去了。“台光”,台是对人的称呼,光是光临之意。在这样严重的病况下,启功居然填得出词来,还能写出对人的勉力回应,精神难能,不易!
再几次再三二,不能写尽病中景况。那换个韵脚,再来一首,连续原词牌:《沁园春(言前辙)(前题)》:
宿病重来,维持原状,地覆天翻。怪非不雅观珍宝,眼球震颤,未逢国色,魂魄拘挛。郑重哀求,“病魔足下,可否虚衷听一言。亲爱的,你何时与我,永断牵缠。”
多蒙友好相怜,劝努力精心治一番。只南行半里,都城医院,纵无殊效,姑且周旋。奇事惊人,大夫高叫,“现有磷酸组织胺。别害怕,虽药称剧毒,管保安然。”
病况严重,原来的治疗效果不大,朋侪合作,来到都城医院,彷佛还是没有什么特殊效果。可年夜夫的一声药名高喊,却吓人一跳,有毒,可“管保安然”。填这首词,启功依然保持良好心态。他自言奇怪:又没有瞥见稀奇珍宝,为何眼球震颤?没有见到俊秀美人,魂魄却一团“拘挛”?多难受的病,多诙谐的描述。难熬痛苦至极,词人竟然与病魔商量起来,让病魔客气肠听他说,亲爱的,你何时再不牵缠我?极难熬痛苦,出语却浮薄;急需斩截处理,用语却极委婉。这样的写作,痛楚与平和之间,形成张力,给作者自己,给读者,一种生命的照耀,一种迎击的勇气和持恒的精神态度。
启功(1912-2005),中国当代著名字画家、教诲家。
自己开自己的玩笑
以这样的语气、态度迎对疾病,启功自己也有阐明:“那时我已年过‘知定命’之年,对世事人生都看开了,于是那种自我调侃、自我解嘲的风格达到了高峰。大概有人对我的这些诗有不同的意见,贬我的人说我油腔滑调,捧我的人说我超脱爽朗,这大概都不无道理,但如果把它放在那个时期来看,大概我只能自己开自己的玩笑了。”这段话,对付理解启功这个期间的这批作品,有切实的帮助。接下来,他举出一首《鹧鸪天·就医》为例:
浮世堪惊老已成。这番医治较关情。一针见血瓶中药,七字成吟枕上声。
屈指算,笑平生。似无如有是浮名。来日诰日阔步还家去,不问出息剩几程。
陆放翁诗云:“浮世堪惊老已成。浮名自笑今何用。”启功这首词,填写于1973年住医院时。它不再细致描摹医病环境,而更为豁达地用“阔步还家”、“不问出息”来透露自己“五十”之后的生命态度。
他还同时填过一首《蝶恋花》:
医术高明履历富。细诊详不雅观,心领兼神悟。历询病情听主诉。安排疗法亲嘱咐。
此病根源由颈部。透视全面,照遍倾斜度。骨刺增生多少处。颈椎已似梅花鹿。
启功的眩晕症,把年夜夫也难住了。前面有说问题在头,此时经由细致听诊,认为根源在颈部。这里许多骨刺,启功的遐想有趣:梅花鹿。是近似梅花鹿身上的斑斑点点吗?
既然病在颈部,治疗便由此进行。由这首《西江月》看,不好受:
七节颈椎生刺,六斤铁饼拴牢。长绳牵系两三条。头上几根活套。
虽不轻松愉快,略同磨炼晨操。《洗冤录》里每篇瞧。不见这般吊颈。
由词看去,启功现在大概是做牵引治疗。铁饼下坠,上面长绳拖拽,病人难熬痛苦。启功还自嘲,认为略与清晨磨炼一样平常。一下子,他又想起古代名籍《洗冤录》。该书是宋代一部验伤、验尸、辨伤、检骨等的法医著作,作者是电视剧《大宋提刑官》演绎的主角宋慈。启功说在这部书中,也看不出有这样的“吊颈”办法。这里就显出了知识的浸染,由病及《洗冤录》,人们的阅读遐想空间便大出许多来。
1998年,启功师长西席在书斋中习字。新华社供图
本日且唱《渔家傲》
医病期间,人也能看到一些在平凡难以瞥见,乃至弗成思议的病症。譬如,医院住下一位来自东北的妙龄女子。她的病很是奇怪,好端真个,下巴忽然长出几缕髯毛来。拔去再生,只好乞助北京大医院。大医院的治疗方法,启功看得木鸡之呆。俗话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可这里有趣,只是给女子臀部注射气体。注射疼痛,女子呼号不已,可结果:“其(胡)须仍在”。
启功看在眼里,也觉着心疼。面对这样怪异病症,他填了一首《南乡子》,想对这女子略有精神安慰:
少女貌端庄。颔下生须似不扬。千里南来求治法,奇方。扎破臀皮打气枪。
思想要开张。颊上添毫本无妨。试向草原群里看,山羊,个个髯毛一样长。
由词看去,启功真是个善人。这种状况,他还想用一种精神之法来给女子做事情。可想来,山羊虽然个个有髯毛,可人类毕竟不同。女子长须,世所罕见。“颊上添毫本无妨”,你说得轻松,女子面临的可是每天让人注目乃至取笑的现实。“思想要开张”,对付这件事,起不到实际浸染。不过,启功师长西席的出发点,实在是美意,值得赞许。
启功自己的病,撤除牵引治疗,还在脖颈处,戴了一个近乎项圈的宽颈架。颈架表面是塑料,内里加有铁筋,看着颇为困难。可他的精神,偏偏不倒。这次,他选了一个韵脚较为响亮的词牌——《渔家傲》:
痼疾多年除不掉。灵丹灵药全无效。自恨老来成病号。不是泡。谁拿性命开玩笑。
牵引颈椎新吊颈。又加硬领脖间套。是否病魔还会闹。天知道。本日且唱渔家傲。
不管病况如何,怎么治疗,这些都不是自己所能旁边的,唯有心态,自己可以调度。启功不仅正面迎上,还一曲高歌:《渔家傲》。大约这末了一句,态度与词牌名,恰好应和,启功也很是得意喜好。据他的字画朋友黄苗子回顾,有一年夏天,他与画家黄永玉去西城小乘巷看望启功,家里没遇见。返身在西单碰到,三人便到一家四川饭店“叫小食”。黄苗子记得,当时附近工厂的几位年轻女工,也和他们坐在一起。这一天启功大有兴致,他一边提及自己的病,一壁得意地朗诵起这首《渔家傲》。启功一口纯洁京韵腔调,加上手脚比画,惹得跟前几位女工忍俊不禁,都哈哈大笑起来。女工不知这几位是谁,只觉着有趣,便哀求启功把这首“大作”写记下来。黄苗子没说启功是否动笔写记送人,倘真写记送人,但愿女工们能珍存下来,本日,这可是书法大家真真的“真迹”呢。
黄苗子本人,对当天的环境,倒是影象良久。后来写文章,还有发挥:“我躬逢其盛,想起杜牧之诗:‘忽发狂言惊四座,两行红粉一齐回!
’也不觉为之大笑。”启功说话的神采风姿,几位女工被吸引注目标场景,居然由千余年前唐朝墨客的诗句描述出来。典故利用出彩,于此可得充分证明。
启功师长西席有关病的诗词,还有多少。限于篇幅,难能逐一先容。从这有限的引述中,我们能够强烈地觉得到,启功的诗词,有着极为显著的特点。首先是紧扣个人平凡生活,以小见大;再是笔调清闲,态度平和诙谐,给人别开生面的强烈印象;再进一步,看重诗词的音乐感,以诵读悦耳顺畅为主要追求。启功自己,对诗词选题、态度、音韵利用等,有相称自觉的意识:“三十岁旁边……诗就紧扣自己的生活来写,笔调也逐渐放开,那种嬉笑诙谐,杂以嘲戏的风格逐渐形成。”“我从小喜好诗词并不是由于它的笔墨,而是它的韵律。韵律包括协韵和平仄,它表示了汉语诗歌的音乐性。”“汉语的音节多以元音结尾,伸展悠扬,押韵效果强……我们必须利用这种特点组合措辞,从而达到美诵与美听的效果。”只管本文仅集中部分描写病痛的诗词予以先容,可他有关诗词的透辟见地以及创作实践,仍可以给研究者或创作者广泛的启迪。(作者:杨建民;责编:曾子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