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一个字,便唤起了人们无尽的诗意与哲思。

无论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安谧之美,还是“梧桐更兼小雨,到薄暮、点点滴滴”的凄清之境,都使得“雨”在诗词的天下里独具魅力,引人寻思。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赏析几首以“雨”为主题的诗词,感想熏染其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艺术境界。

1.桃李东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当年东风下不雅观赏桃李共饮美酒,江湖落魄,一别已是十年,常对着孤灯听着秋雨思念着你。

满卷烟水色这10篇雨字诗词你知道个中几首

墨客以“桃李”、“东风”的意象,写昔日欢聚的美好情景,以“江湖”、“夜雨”的意象,写离去后的萧索之感,“乐”与“哀”的对照,陪衬出这份交情的深厚,读来令人寻味无穷。

寄黄几复 黄庭坚(宋代)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东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2.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姹紫嫣红的花儿转眼已经凋落,春光难免不免太匆忙。
也是无可奈何啊,花儿怎么能经得起那凄风寒雨昼夜摧残呢?

词人以花比喻统统美好的事物,“谢了”二字中所表现的惋惜感叹之情本已十分强烈,然犹嫌言不尽意,又加上“太匆匆”三字着力形容,使惋惜感叹之情更加突出,表现了词人面临衰败之际的哀惋感叹之情。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李煜(五代)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
自是人成长恨水长东。

3.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两地的青山同承云朵荫蔽、雨露润泽,又沐浴在同一轮明月下,又何曾身处两地呢?

此句利用机动的笔法,一句肯定,一句反诘,反复存问,显得恳切动听,展现了墨客与朋侪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谊。

送柴侍御 王昌龄(唐代)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4.清闲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柳絮飞舞如虚无缥缈的梦境,丝丝小雨落下犹如我的忧闷。

此句写得轻灵杳眇,意境非凡,词人用比喻的手腕,写飞花似梦,丝雨如愁,构成一个凄清婉美、轻灵杳眇的艺术境界,流露出凄怨感伤的意味。

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秦不雅观(宋代)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淡烟流水画屏幽。

清闲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宝帘闲挂小银钩。

5.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杏花时节的蒙蒙小雨,像故意要沾湿我的衣裳似的下个一直;吹拂着面庞的微风已觉得不到寒意,嫩绿的柳条随风舞动,格外轻飏。

墨客不从正面写花草树木,而是把春雨东风与杏花、杨柳结合,描写了濛濛小雨似有若无的情景,又暗表小雨滋润津润了云蒸霞蔚般的杏花,显得杏花更加娇妍。

绝句 志南(宋代)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6.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落日深秋雨。

曾经的一往情深有多深呢?犹如夕阳余辉照射下,深山之中的绵绵秋雨。

此句通过描写“深山”“夕阳”“深秋”“雨”等意象,渲染出凄凉凄冷的氛围,词人自然流露出一种挥之不去又无法形容的伤感,表达出词人空有一腔报国之志的无奈悲情。

蝶恋花·出塞 纳兰性德(清代)

今古河山无定据。
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
十室九空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
铁马金戈,青冢薄暮路。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落日深秋雨。

7.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人在落花纷扬中幽幽独立,燕子在微风小雨中双双翱飞。

此句措辞蕴藉婉约,意境幽美,“落花”、“微雨”本是极清美的景致,在本词却象征着芳春过尽,表明美好的事物即将消散,写出了词人的怅惘和伤感。

春残 翁宏(五代)

又是春残也,如何出翠帏?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旁观魂将断,经年梦亦非。

那堪向愁夕,萧飒暮蝉辉。

8.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住在小楼听尽了一夜的春雨淅沥滴答,嫡一早,深幽的小巷便有人叫卖杏花。

此句措辞清新隽永,写得形象而有深致,描述了一幅明艳生动的春光图,用妖冶的春光作衬,与词人的落寞情怀构成了光鲜的对照。

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宋代)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9.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溪边乌云刚刚浮起在溪水边上,夕阳已经沉落楼阁后面,山雨欲来,满楼风声飒飒。

墨客凭栏送目,远想慨然,见云起日沉、雨来风满之景象,暗喻唐王朝日薄西山,将危急四伏的没落场合排场的形象地勾画了出来,“山雨欲来风满楼”后常用来比喻重大事宜发生前的紧张气氛。

咸阳城东楼 许浑(唐代)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10.空山新雨后,景象晚来秋。

新雨过后山谷里空旷清新,初秋傍晚的景象特殊风凉。

赏析墨客描述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落的旖旎风光,“空山”二字点出此处有如世外桃源,流露出墨客怡然自得的知足心情。

山居秋暝 王维(唐代)

空山新雨后,景象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雨”不仅是一种自然征象,更是墨客寄托情绪、寓言人生的载体。

它时而化作春夜喜雨,滋润津润万物成长,承载着希望与活气;时而成为秋风苦雨,滴落的是离人别泪,抒发了深深的哀愁与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