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生万物,万物戴德大地,以葱茏装饰大地,用果实回馈大地。
作者选取120种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动物、植物以及农具,用诗意、哲理、知识、意见意义等笔法书写,给人启迪,令人思考,让人警觉,催人奋进。
青少年阅读,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敬畏生命,对理解自然,熟习自然大有裨益。
自然是人类的生活家园,爱护自然,便是爱护人类自己。
母亲生我,大地养我。
书写大地,铭记母恩——此为本书题记,也是作者创作主旨。

河蚌
河蚌俗称歪歪,生活于江河、湖泊、小溪之中,椭圆形,大者如掌,可食,还可孕育珍珠。
珍珠,名贵之物,纯洁、富有、幸福的象征。
农夫喜好河蚌,有的人养在缸里,用来考验水质。
“文革”期间,一个歹人想除掉他的竞争对手,绞尽脑汁,末了以投毒办法了却心愿。
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这个人在夜色掩护下,把剧毒投进对手家的水缸里。
坏人的阴谋终极没能得逞,缘故原由是这户人家养了河蚌。
水含剧毒,河蚌被毒去世。
第二天,这家人做饭时,创造河蚌有非常,拿出一看,河蚌已去世。
河蚌去世,解释水出了问题,于是这家人重新挑水做饭。
揭开答案的是坏人自己,他再次作案被抓了现场,交代问题时带出旧案。
原形大白,河蚌救人被传为佳话。
民间,有关河蚌的故事可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传说古时候,有一座荒山里居住着一户穷苦人家。
这家人口多,上有八旬老母,下有待乳婴儿,百口靠儿子、儿媳采草药过生活。
这一年发大水,天久雨不晴,山体湿滑,无法采药,生活断了来源,家里已是揭不开锅。
老母饿晕在床,婴儿嗷嗷待乳,儿子儿媳对天嗟叹:老天啊,你当真要灭我百口吗?说过这话不久,儿媳闻到一阵饭喷鼻香味。
喷鼻香味来自灶屋,儿媳把自己的创造见告丈夫。
丈夫听后对夫人说,你是痴人说梦啊。
夫人不理丈夫,她要去灶屋一探虚实。
不想推开柴门,饭喷鼻香味更浓,她扑进屋里,揭开锅一看,一锅白米干饭,米饭上还放着两碟小菜。
夫人怕自己饿昏头,犯了臆想症,挖一勺饭送进嘴里,嚼一嚼、品一品,好喷鼻香的饭啊!
她对着堂屋喊:妈,我家有救啦!
丈夫闻声过来,看到锅里的饭,装上一碗端到母亲床前。
连着几天,到了用饭时辰,锅里的饭菜就有了。
饭菜来自哪里?儿子想知道是谁在暗中帮助他,有朝一日他要报答人家。
原形是明天将来诰日寅时揭开的——从前一天起,儿子的心就在灶屋那边,和夫人说话也心不在焉。
傍晚时分,灶屋的柴门彷佛动了一下,儿子蹑手蹑脚走过去,想一探究竟。
灶屋无人,看来是风。
儿子将柴门关严,还戗根棍子在门上,回到堂屋,与母亲说了一会话就上床睡觉。
却不想睡,耳听窗外风雨声,公鸡打鸣还无困意,觉得小肚子有点胀,于是起身小解。
小解完毕,儿子透过门缝看一眼灶屋,不想这一看就创造蹊跷事——他瞥见一个姑娘拎个篮子进了灶屋。
姑娘是谁?儿子不认识。
如果这时进灶屋,儿子怕吓着姑娘。
于是耐心等待,儿子想天明过去,当面问个清楚。
不想刚一会姑娘就出来,将柴门恢复原样后,沿着后墙一起下山。
儿子跟在后面,他要看清姑娘去哪里,进谁家门。
姑娘到山下一个水塘边,儿子当她要洗手,不想眨眼之间就不见踪影。
儿子扑到塘边,看到浅水处有一只河蚌,河蚌的双壳正垂垂合拢。
儿子回家说与母亲,母亲听后语气笃定,毋庸置疑地说:没错,是河蚌姑娘!
说后,母亲面向门外扑通跪倒,连连说:感谢河蚌姑娘救我百口!
儿子小时候听过很多河蚌故事,有过疑惑,本日亲眼看到,他信了。
河蚌从不索取,奉献却多,于是人类授予它许多俏丽光环。
知恩图报,是人类美德。

田鸡

田鸡水陆两栖,能在水里游,也能在岸上跳,动物界少见。

人类长于学习,也爱模拟,“蛙泳”便是来自田鸡的拍浮姿势,此泳姿为国际拍浮竞技项目之一,深受运动员和拍浮爱好者喜好。

大年夜地万物河蚌/青蛙/蟾蜍  严苏/诵读田海霞

竞技项目里的跳远比赛,可能也是受田鸡启示而设立的。

屯子孩子对田鸡不陌生,菜园、农田里多见。

田鸡爱唱歌。
暴雨过后,田鸡结集到水塘边,你一言我一语,东边唱西边和,你方唱罢我登场。
“呱——”“呱——”“呱——”,气势磅礴,仿佛一台交响乐,那种天籁之音,令听者讶异:那么小的身体何以发出如此大的声音?于是一个个猫腰前行,潜伏到水塘边,以茅草作掩护,屏声敛息,细心察看。
答案有了——原来田鸡嘴角边长着一个气球样的东西。
这东西叫声囊,田鸡唱歌时,声囊鼓起,产生共鸣,好比音箱,把声音放大。
秘密被揭开,就想抓一只田鸡回家,为自己开独唱音乐会。

抓田鸡不易。

田鸡长于跳跃,遭遇危险还会连跳,把追赶者远远地抛在后面。
追赶者不会善罢甘休,想与田鸡一决高低。
此时田鸡已靠近水塘,再次起身已跳入水中,用它那标准的蛙泳姿势向对岸游去。
追赶者站在塘边,只能摇头嗟叹。

孩子的行为若被家长创造,家长会及时阻挡,并见告孩子,田鸡是害虫天敌,是丰收卫士。
还会见告孩子,田鸡的孩子小蝌蚪,也是除害好手。
一只小蝌蚪,一天能吃掉上百只孑孓。

大人的话,孩子们将信将疑。

有疑问就去菜园、农田探求答案。
于是蹲守,不雅观察创造,田鸡果真是害虫天敌——它捕食时一动不动地趴在低洼处,或是隐蔽在阔叶下,前腿支起,仰面朝天,有飞虫经由,闪电般地向上一蹿,舌头一伸,飞虫不见了。
田鸡极有耐心,半天下来,几十只飞虫成了腹中物。

小蝌蚪如何捕捉孑孓,孩子们没看到,但也有创造:有蝌蚪的水塘很少有孑孓,无蝌蚪的水塘孑孓多。

道理明摆着,从此,孩子们不再追逐田鸡。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传承美好,物种不灭。

蟾蜍

蟾蜍俗称蛤蟆,农夫叫癞蛤蟆、癞蛄。
两栖动物,潜伏于泥穴、湿润砖石下、水沟边、草丛内,形象猥琐,容颜丑陋,不堪入目。

蟾蜍行为鬼祟,爱在夜间和雨后活动,胆小者遇见避之唯恐不及。

人类不待见的动物,蟾蜍为个中之一。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是一句著名的歇后语,意为痴心企图、白日做梦、异想天开,也含有蚍蜉撼树、不知天高地厚之意。

民间还有几句歇后语,一句是癞蛤蟆上脚面,不咬人,磕瘆人。

另一句是癞蛤蟆卧铁轨,伪装大头钉。

还有一句是癞蛄头上插鸡毛,假充大公鸡。

几句话态度光鲜,前者冷嘲,后两句热讽。

拿蟾蜍说事,表明的是人类对蟾蜍的态度。

有屯子生活经历的男人,童年时大多侵害过蟾蜍。
蟾蜍跳跃的速率不如田鸡,见了人只会爬行,或短间隔跳跃,孩子几步即可超越。
蟾蜍见孩子捉它,躺下不动,伪装去世去蒙混对方,想逃过一劫。
这点小伎俩骗不了孩子,孩子拎起“去世蟾蜍”的腿,打水漂似的扔向远方。
蟾蜍是骨肉之躯,这一扔非死即伤。
家长们见了听之任之,不会阻挡。

我也是这群孩子中的一员。

蟾蜍吃的是边幅的亏。

存心不雅观察不难创造,蟾蜍夜间活动为的是捕食。
蟾蜍的食品有甲虫、飞蛾、蜗牛、蝇蛆等等。
这些虫对庄稼有害,蟾蜍捕食它们便是为人类除害。
蟾蜍的食量比田鸡大。
显而易见,蟾蜍对人类有益,不应受到侵害。

研究创造,蟾蜍还有药用,从它身上可以提取蟾酥和蟾衣,两种药材名贵而又紧缺。

认识蟾蜍,保护蟾蜍,从孩子做起,不容等待。

往期作品荐读:
高下滑动可读更多文章

螃蟹/虾/螺蛳 || 诵:葛新丽

鱼鹰、鹭鸶、鱼 || 诵:葛新丽
猫头鹰、雄鹰、大雁 || 诵:张卫兵
咕咕鸟、鸽子、啄木鸟 || 诵:张卫兵
画眉、相思鸟、鹦鹉 || 诵:周风云
麻雀、黄鹂、百灵 ||诵:张红志
喜鹊、燕子、布谷鸟 ||诵:张红志
水仙、万年青、蚕|| 诵:翁池中
楝树、松、竹 ||诵:陆卫
柳树、杨树、杉树 || 诵:陆卫
桂圆、榆树、桑树 || 诵:谢志明
葡萄、核桃、栗子 || 诵:谢志明
柿树、银杏、猕猴桃 || 诵:陆卫
枣树、梨树、苹果 || 诵:陆卫
马齿苋、菊花脑、灰条菜 || 诵:卫爱玲
茅草、巴根草、艾草 || 诵:卫爱玲
荸荠、芦苇、蒲草 || 诵:芦苇
池塘、菱角、慈姑 || 诵:芦苇
池塘、菱角、慈姑 || 诵:翁池中
老屋、日子、小河 || 诵:翁池中
村落落、地界、古槐||诵:谢志明
地皮、泥土、地气||诵:谢志明

作者简介

严苏

严苏,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文学创作一级,有小说、散文作品300余万字。
现居淮安。

朗诵者简介

田海霞

田海霞,中学退休西席。
热爱生活,喜好朗诵。
淮安市朗诵之友俱乐部成员。
愿用声音传播真、善、美。

运河人家

大家的运河,

小家的故事,

百姓的日常。

投稿邮箱:
haqjprj@163.com

交情提示:

1.散文、眇小说1200字以上;诗歌成组,当代诗每组不少于五首,格律诗不少于十首。
投稿时请附个人百字以内简介和照片1张。
(简介字数太多请自行删减)
2.投稿请自己校正好,不要有错别字,小编不卖力校正;
3.投稿务必原创且未在其他公号揭橥过,二者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