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朝代名
中午太阳光
夏
拼音:xià
本义:地球南半球在黄道上最高的太阳,称夏至日。
字义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夏,中国之人也。从夊从頁从臼。臼,两手;夊,两足也。”
“夏”的古字形体较为繁芜。甲骨文像一个赤着脚的人手持尖嘴锄下地劳动,字形突出了人的头部、两手、脚(趾)和劳动工具。金笔墨形(页,头,表示思考、琢磨)(爪,抓)(执,操持)(刀,拓荒的工具)(卜,表示占卜,不雅观测天象)(耒,翻地的农具),表示不雅观测天象与劳作。小篆简化字形,省去了“刀”、“耒”等农具,(页,头,思考)(两手,劳碌)(倒写的“止”,脚),表示手脚劳碌,农耕劳作。隶变会意从页,从臼,从攵。页( xié )人头。臼( jù ),两手,攵( suī )。楷书承隶书字形,从小篆演化而来,看不出人的形象了。
释义
依据古字“夏”的来源紧张有两个方向:一个这天在“页”(头)上,表示“夏天”;另一个是头、手、脚都很大的人,表示“大”,是中国人的自称,“中原”。其本义是雄武的中国人或中国人(两处的“中国”都特指“中原一带”),即《说文解字》所谓的“中国之人也”,后假借指一年四季之中的第二季。
释解
①一年的第二季:夏季、夏天、夏令、夏播、夏熟、夏粮。②中国朝代名:夏代、阴历。③指中国:中原。④姓氏。
辩析
一是徐灏《说文解字注笺》诠释“夏”字甚详归结:其一,“夏”字“明乎人技艺足头貌之义”。因此说,“夏”的本义表示人。其二,称中国人为“夏人”起于夏代,“夏时戎狄始入中国,因谓中国人为夏人”。其三,“夏”怎会从“夏人”到“夏天”。二是夏的甲骨文诠释:①表示族人不雅观察太阳位置,而当夏天中午太阳在头顶时,涌现了影子最短的征象,彼时之时节,便被这个族群,称之为夏天、夏季。②是一个蝉的象形字,当是表示蝉出来了,夏天就到了。也便是所谓的:“古人只知春秋,不知有夏。”③是表示古老的水系,乃是古老水系--夏水的名字。
夏日炎炎
冬暖夏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