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梳理唐代墨客的身份阶层,出身士族官宦是个中不可忽略的创作集团,不仅包括名扬天下的“诗仙”李白、“诗圣”杜甫、 “诗佛”王维和“诗魔”白居易;还包括名震文坛的“初唐四杰”王勃、卢照邻、骆宾王、杨炯,以及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中的文坛领袖韩愈、柳宗元;边塞派、婉约派等各种流派的代表人物。

由此而言,研究一下唐代著名墨客与官衔、官职的关联情形,以及位列三班、官居上品的人中精英在诗坛的造诣,显得颇有意见意义,本文将分门别类,逐一为大家先容。

唐代著名墨客与官职对应表

一、官职最大的唐代墨客出人意外——李绅(尚书右仆射——二品)

唐代著名诗人的官职研究谁的官职最高谁的名气最大年夜

作为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参与者,李绅由于从前丧父,颠沛流离的弯曲经历而对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有了切身体会,他怀着悲悯天物的同情心和无限愤慨写出了《悯农》:

李绅从前期间的诗歌代表作《悯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劳。

然而造化弄人,这位诗词内容贴切劳苦大众的文坛新人,却在此后的仕途中飞黄腾达,自34岁进士及第,先后任刺史、宣武军节度使、不雅观察史等,成为地方大员,他年逾古稀时,开成五年(840年),李绅任淮南节度使,此后终于爬到人生仕途的顶峰,他入京拜相,晋升为尚书右仆射、门下侍郎,封赵国公。
从官衔职级来看,这是位列三台的二品大员,宰相身份,这在唐朝两千多个墨客中堪称俊彦,李绅冲破了记录。

李绅官居高位之后,生活十分奢靡

官场得意对李绅就像一把双刃剑,他醉心于仕途的升迁晋级,过着豪奢腐败的生活,作风残暴,成为酷吏的代表,当年斗志昂扬的创作激情永不再来,他的诗词佳作也像青春一样离他远去。

唐代三大墨客与初唐四杰官职盘点

二、唐诗三大巨擘李白、杜甫、白居易分别是几品官?

1、李白(门下省左拾遗,江淮兵马都督府从事——八品)

被誉为“谪神仙”的唐代浪漫主义大墨客李白,因其诗作气势雄浑,风格清奇,意境弘大,气势磅礴而被后世尊称为“诗仙”,梳理李白的人生进程,却能深切体会到他虽然肚量胸襟报国之志,却怀才不遇,终其生平都在官场的边缘徘徊踱步,其政管理想完备无法施展。

李白出生于剑南道面州府昌隆县青莲乡,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期,资质聪颖的李白少有诗名,很快名博四方,并受到当地名流的推崇和夸赞,李白好剑术,喜游侠,对学而优则仕有着强烈的憧憬,并在昌隆县谋得一个小吏的职位。

诗仙李白性情豪放,喜好畅游天下,遍览山川

此后李白游历四方,眼界为之开阔,名篇佳句争相传颂,天宝元年,因羽士吴筠的推举,李白终于看到觐见天颜的曙光,收到举荐诏书的李白信心爆棚,并写下了"仰天算夜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名句。

李白为杨贵妃所做《清平调》供献给唐明皇

在李白献给唐玄宗的《清平调》中

云想衣裳花想容,东风拂栏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将杨贵妃的雍容华贵、仪态万方描述得淋漓尽致,李白卓尔不群的出众才华果真受到唐玄宗的青睐,他被付与翰林供奉,作为天子身边侍奉旁边风光无限的贴身秘书,却是一个无职无权如摆设的闲职,李白实现政管理想的愿景化为泡影。

李太白赋诗,高力士脱靴,性情孤傲的李白注定了坎坷的命运

此后,李白得到了门下省左拾遗和江淮兵马都督府从事等底层官职,位居八品,一代诗仙,依旧没有摆脱生不逢时的命运,郁郁不得志的李白终极决定辞官而去,回望长安城的重峦叠嶂,写下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和“安能屈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愉快颜”的内心独白。

李白仕途的不顺却造就了他诗歌天才的强烈喷发

回望李白的生平,他彷佛永久与仕途无缘,他只好把生平的政管理想和年夜志壮志寄托在山水之间,写出无数雄奇篇章直抒胸臆,把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留给后人,成为无数人诵念的千古名篇。

2、杜甫(检校工部员外郎——六品)

另一位被尊称为“诗圣”的现实主义大墨客杜甫,同样在仕途上坎坷失落意,落魄生平,始终在落落寡欢中徘徊。

天宝六年,杜甫到长安应试,但考试被权相李林甫把持,所有士子全部名落孙山,此后杜甫客居长安,像“北漂”一样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此后,杜甫先后被付与河西尉、右卫率府兵曹参军(类似普通部门的门岗主管)的低阶官职,白白摧残浪费蹂躏了长安的十年光阴。

天宝14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一起西逃,杜甫在投奔唐肃宗的路上沦为俘虏,被叛军押至长安,忧国忧民的杜甫亲自经历着安史之乱的幕幕场景,先后写下了大量诗作,表达了强烈的爱国激情亲切,尤其在《春望》一诗:

杜甫的春望表达了自己浓郁羞辱的爱国情怀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至德2年(757年),郭子仪大军西征,杜甫脱险来到凤翔投奔肃宗,被付与左拾遗,因此世称“杜拾遗”,但此后杜甫被一起贬官到华州担当闲职,心情忧郁的他见惯了情面冷温暖人生百态,写出了大量诗作抒发心中的忧郁和愤慨。

忧国忧民的杜甫把创作的紧张目标投向普通民众

此后,仕途不顺的杜甫又因关中爆发旱灾而辞官归去,后来他辗转流浪到天府之国,在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的庇护下得到了一个“检校工部员外郎”的虚职,杜甫因此又称“杜工部”,这个六品官是杜甫生平得到的最高职位,然而好景不长,几年后他的他的靠山严武病逝,杜甫终极难逃流落街头的命运。

诗圣杜甫的几首诗歌代表作

命运的波折婉转和人生的跌宕遭遇使得杜甫在战乱岁月里深切感想熏染到国家战乱和公民流落失落所的悲惨遭遇,他把无数感慨和激情化作涓涓创作激情,先后写下了“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并留下了“豪门酒肉臭,路有冻去世骨”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千古名句。

不朽的杜甫是历史地位和评价最高的唐代诗歌大家之一

杜甫的生平从未有过大富大贵,但他作为底层官员对安史之乱前后的唐朝兴衰感想熏染最深,在他的诗作《江南逢李龟年》中写道:

岐王宅里平凡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道出了墨客和乐师劫后相逢的百感交集和无限感慨,经历了国家年夜难和战役风云的前后迁移转变,个人的荣辱境遇已经无关紧要,因此杜甫的诗作又被称为“诗史”。

3、白居易(太子太傅分司东都——二品)

与两位诗坛泰斗比较,大墨客白居易诗作名播盛唐,而且官运亨通,有着四十年的官场经历,终极做到二品大员,可谓功德圆满。
在他自撰墓志铭中说:“始自校书郎,终以少傅致仕,前后历官二十任,食禄四十年”。

白居易出身河南白姓的名门王谢,自高祖起世代为官,他自幼聪明绝顶,素有神童之誉,经由多年苦读,功夫不负有心人,27岁通过乡试,29岁进士及第,32岁被授校书郎,正式步入仕途。
此后先后担当翰林学士和左拾遗,他也借助讽喻诗切实描述了当时的社会状况,代表作有《秦中吟》和《新乐府》诗数十首,成为新乐府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白居易描写唐明皇与杨贵妃爱情的长诗代表作《长恨歌》

在35岁时,白居易担当陕西周至县尉,与朋侪同游仙游寺,感慨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感情经历,写出了传诵千古的不朽名篇《长恨歌》,批驳性的戳穿了唐玄宗的荒淫和杨贵妃的悲剧性命运,对他们的爱情悲剧充满怜悯与爱怜。
一举奠定了白居易在诗坛不可动摇的主要地位。

由于白居易脾气耿直的文人气质,决定了他在官场的波折命运,此后他陷入牛僧孺与李德裕的牛李党争之中,这场政治漩涡他的刚毅刚烈与负责惹怒了权臣,过得不并不快意。

著名墨客 白居易不仅诗作名扬天下,他的仕途生涯也十分风光

814年,白居易为亡故的母亲守孝期满,回朝付与太子左善赞大夫,类似于太子的授课老师。
这时朝廷内宰相武元衡被刺客行刺,白居易由于上疏搜捕凶手触犯众怒,因此被丞相贬为州刺史,逐出京城。
后为中书舍人王涯构陷罪名,又被贬为江州司马,持续串的打击让白居易意气消沉,在江州司马任上,他的从政治纷争中摆脱出来,把紧张精力放在游山玩水、研究佛学和诗歌创作上,并且把田园派墨客陶渊明作为自己的榜样。

时任江州司马的白居易创作长诗《琵琶行》

这段期间最著名的代表作《琵琶行》结尾的:“座中涕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印证了他的身份。
白居易这首长诗借助沉沦腐化天涯的琵琶歌姬的悲惨遭遇,间接隐喻了自己官场失落意的愤懑心情,并吐露了“同是天涯沉沦腐化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心声。

此后白居易的官职一贯在三品与四品之间徘徊,他在江州四年后,专任忠州刺史,此后还担当过杭州刺史和苏州刺史,虽然白居易沉溺于品酒游山,信佛吟诗上,但在担当杭州刺史期间,他却在政坛上颇有作为,亲自主政修建杭州西湖堤岸用来蓄水灌田,并留下了“白堤”遗迹,在诗作《钱塘湖春行》中写道: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敷,绿杨阴里白沙堤。

白居易担当杭州刺史时修建的白堤和诗作《钱塘湖春行》

道出了他完成这件水利举动步伐后的愉悦心情。

白居易在杭州任期满后,担当除太子左庶子、分司东都,此后曾任刑部侍郎,并以太子少傅分司东都,在东都洛阳做到二品大员的高位,此后由于年迈力衰和儿子中年短命,白居易逐渐淡出官场。

三、名震文坛的初唐四杰,名气比官职大:王勃、骆宾王、杨炯、卢照邻

1、王勃(散骑郎——七品)

初唐四杰之一王勃出身门第显赫的北方王氏家族,自爷爷辈便为文坛名流,有如此深厚的家学渊源,王勃六岁能文,十岁著长文《汉书指瑕》,13岁名震文坛,14岁给宰相上书针砭时弊,被冠以神童之名,15岁通过皇甫常伯向唐高宗供献《乾元殿颂》,词章富丽,妙笔生花,令高宗拍桌赞叹,得到了散骑郎的文官职位,仅仅是个七品芝麻官。

王勃少有才名,无论诗歌还是骈文都有极高成绩

此时的王勃斗志昂扬,当朋侪作别入川时,王勃当场赋诗一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去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心腹,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对仗工致,意境博大,借景言志,抒发了自己志在千里的远大抱负。

此后,作为沛王李贤的伴读,王勃展露才华供献《檄英王鸡》,因笔墨过分被惹怒天子被革职。

一篇《滕王阁序》让少年英才王勃的故事流传至今

流落到虢州的王勃又由于私藏并杀害官奴曹达而被判去世罪,幸好碰着唐高宗大赦才捡回一条命,父亲也受连累被贬海南。
25岁的王勃从老家龙门出发路子洛阳、扬州、江宁,前往交趾看望父亲,9月来到洪州。

王勃喧宾夺主,写就千古奇文

在参加父亲同朝交厚的洪州都督阎伯屿为庆祝滕王阁落成约请的宴会上,作为陪衬的王勃笔走龙蛇,以一篇惊天地、泣鬼神的压卷雄文《滕王阁序》洪都扬名,被誉为不朽之名篇。

尤其那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令阎伯舆击节惊叹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

滕王阁因王勃的《滕王阁序》更加名博四方

王勃兴之所至,遂作《滕王阁诗》;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天妒英才,王勃26岁因溺水受惊过早辞世

天才的灵光乍现和悄然逝去都是那样无法预见,王勃到越南探望父亲后的返回途中,失落足落水,因惊吓过度而英年早逝,生命定格在26岁。

2、骆宾王(侍御史——六品)

作为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自幼便因才思敏捷得到神童的称号,这首骆宾王七岁时传颂千年的《咏鹅》,便表示出他细致的不雅观察力和精妙的对仗功夫。

七岁骆宾王一首《咏鹅》成为神童的代称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犹豫满志的骆宾王22岁时参加科举考试,由于毫无背景他的落榜在情理之中。
凭着自己努力,骆宾王得到了基层的九品录事事情。
后来在道王的帮助下,在太常寺做了奉礼郎,类似于司仪。
他的经历一波三折,并开罪被贬为浙江台州的一个县丞。

此后,骆宾王出众的才华和诗词能力在长安引起轰动,他在仕途上终于迎来曙光,并担当侍御史职位,卖力监察、弹劾方面的事情,这个六品官还算差强人意。

骆宾王一篇檄文金句迭出,让惜才的武则天后悔不迭

由于武则天建立武周朝,开国元勋徐世绩的孙子李敬业率兵造反,因才情出众文采飞扬著称的骆宾王被历史的车轮使令走上前台,洋洋洒洒的写下了《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个中“一坯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讬?”和“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写得气势磅礴,高瞻远瞩,将自己的报国肚量胸襟和忧郁之气尽情抒发,并引起了一代女皇武则天的击节惊叹,并为骆宾王未能被朝廷重用而嗟叹不已。

骆宾王为避世削发为僧,归隐钱塘

造反被清剿数年后,墨客宋之问在杭州某寺见到了已经削发为僧的骆宾王,他的才情与年夜志早已与月白风清随风飘逝。

3、杨炯(盈川县令——七品)

初唐四杰之一杨炯也是远近有名的神童。
十岁中童子科,十一岁进入弘文馆,并先后创作出《青苔赋》和《幽兰赋》,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16年后,杨炯进京应试得到秘书省校书郎的九品小官,这让年近三十仕途遇阻的杨炯感到愤愤不平。

次年,杨炯被推举为崇文馆学士,32岁时被提升为弘文馆学士,掌管太子东宫庶务,作为中下层官吏,杨炯将满腔报国之志付诸诗歌创作,题材多表现戍边战士的军旅生涯和边塞风情,气势雄浑,年夜方冲动大方,表达了自己强烈的忠君爱国思想。

杨炯的《从军行》成为边塞诗中的名篇

例如其代表作《从军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诗人。

词作中文人弃文竞武,出塞征战,疆场建功立业的一幕幕场景跃然纸上,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功力。

杨炯曾任盈川县令,因此又称杨盈川

唐快意元年,42岁的杨炯终于在官场上熬出头来,出任盈川(今浙江衢州)县令,这是货真价实的七品芝麻官,但致力于做出一番政绩的杨炯爱民如子,恪尽职守,忙于巡视田间关心农桑,当年农人得到大丰收,杨炯备受拥护。
一年后他去世于任上,百姓感其恩德,尊称他为“杨盈川”。

4、卢照邻(新都县尉——九品)

卢照邻少有才名,善于骈文,位列初唐四杰之一,凭借满腹才华卢照邻信心百倍的前往长安,受重臣来济的推举名声大噪。
皇族邓王李元裕十分赏识卢照邻的才学,以上宾之礼盛情接待,卢照邻得此庇护,在京城和地方任职长达十年。

卢照邻为初唐四杰之一,一首《长安古意》名震诗坛

此后他担当了三年九品官益州新都县尉,并留在蜀中,纵情山水之间,与诗歌和美酒为伴,享受幸福光阴。

卢照邻寓居洛阳期间,文如泉涌的他创作了平生最主要的七言长诗《长安古意》,诗中的千古名句有:

得成比目何辞去世,愿作鸳鸯不羡仙。

寥寂寥寂扬子居,年年纪岁一床书。

出众的才华和坎坷的命运困惑着卢照邻的生平

长诗通过长安现实生活的形形色色描述出各阶层的包罗万象的繁华场景,洋洋洒洒的鸿篇巨制成为初唐诗坛的扛鼎之作。
然而福兮祸之所伏,卢照邻的诗句“梁家画阁中天起、汉帝金茎云外直”却被权臣武三思视为眼中钉挟恨在心,并将他构陷入狱。

卢照邻拜师孙思邈,帮助解除病痛

落落寡欢的卢照邻出狱后传染风寒,隐居太白山养病,并拜药王孙思邈为师,他的诗词风格变得悲惨哀婉,表现了与病痛作斗争的无奈和哀伤。

病痛日趋严重,他将仅有的积蓄买了数亩田地作为宅兆,终极无法忍受病痛折磨,与亲人诀别后投水而去世。

唐代墨客中的三品官与文坛领袖韩愈、柳宗元官职

四、唐代墨客中的三品大员:张九龄、元稹、高适、刘禹锡、贺知章

1、张九龄(中书令、同平章事——三品)

张九龄的诗作在唐朝难称俊彦,却是盛唐期间的著名宰相,他本为西汉名臣张良后裔,少有才名,唐中宗期间进士及第,被付与秘书省校书郎,青云直上。

张九龄是盛唐宰相,著名政治家

此后宰相张说对他赏识有加,去世前多次推举张九龄拜相。
唐玄宗看中张九龄的能力,升为拾遗,开元六年因建筑大庾岭功绩卓越提升为左补阙,后来官职越做越大,并被封为金子光禄大夫。

张九龄病故后政局开始动荡

开元21年,张九龄担当中书令同平章事,这是三品的宰相职位,为相期间,张九龄与奸臣安禄山、李林甫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唯才是举,政绩卓著,为“开元盛世”的盛唐复兴局势做出重大贡献,七年之后,他在还乡扫墓的路途中病逝,大唐盛宴的局势也在此后不久画上句号。

张九龄的诗歌代表作《望月怀远》

张九龄诗作意境隽永,文辞简洁,开清新之风,代表作《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批阅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假期。

意境高古旷达,情深意切,表达了天各一方的有情人心灵相通的思念之情,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唐代墨客元稹画像

2、元稹(同平章事——三品)

童年的元稹便有神童美誉,因家贫他苦读不辍,及长常与表兄胡灵之等读书骑射,饮酒谈诗,15岁时,元稹高中明经科,23岁入闱吏部科,授秘书省校书郎,从此步入仕途。
而他这段期间创作的《莺莺传》,成为后世《西厢记》的原本。

元稹创作的口语小说《莺莺传》

出路似锦的元稹满怀报国之志,多次上疏澄清吏治,平反冤案,在得到民众推戴并留京任左拾遗,但他触动了旧官僚集团利益,官职一贬再贬。

元稹与白居易是文坛石友,交情莫逆

由于母亲病故,元稹在服丧期满后与白居易结为莫逆之交,并共同掀起著名的新乐府运动,创作了大量乐府诗词震荡文坛。
例如其著名的诗作《行宫》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元稹诗词朴实无华,言简意赅,这首描述唐宫春怨的小诗,以寥寥数语,从宫女的角度抒发了大唐王朝由盛转衰,红颜易老的沧桑感慨,令人嘘唏不已。

元稹才华横溢,并与女墨客薛涛交厚

元稹受到政坛重臣裴度的青睐代理通州刺史,他因政绩斐然又改任虢州长史。
他的诗作《连昌宫词》得到唐穆宗赏识调任祠部郎中,得以觐见天颜,并被召入翰林院,授中书舍人,仕途一起坦途,并于次年拜平章事,官居三品,位同宰相。

在唐代错综繁芜的党争之中,裴度集团上疏弹劾元稹一派扰乱朝纲,穆宗将元稹罢免相位,贬去同州,此后先后担当越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浙东不雅观察史等官职,他的政治生涯走向没落。

3、高适(太子詹事、散骑常侍——三品)

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都是盛唐期间边塞诗派的领袖人物,诗词意境宏阔,气势雄浑,激扬向上,充满了的奋发向上的时期脉搏。

唐代边塞墨客高适画像

他出身败落的官宦家庭,隐身于市井之间,后客居梁邱一代,依赖亲友帮助赖以活命。
高适弃文竞武,在燕赵一代参加小规模战斗,打仗到社会底层,并以切身体会写出气势雄浑的边塞诗,达到他诗歌创作的顶峰,其代表作《燕歌行》《大年夜作》等被广为传诵。

高适的送别诗代表作《别董大》

高适《别董大》诗意图

再如送别诗《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纭。

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用简练的措辞表达了朋友惜别,壮志凌云的豪迈气概和胸襟。

此后高适经人举荐担当封丘县尉,但他志不在此,来到长安名将哥舒翰的幕府,在安史之乱爆发后,当选拔为左拾遗转监察御史,并一起追随西逃的唐玄宗,逐渐得到赏识。

永王李璘叛乱后,唐肃宗提升高适为淮南节度使出兵平叛,高适战功卓越,朝野震撼,他也因此青云直上,先后擢升为剑南节度使、刑部侍郎、左散骑常侍等职位,成为三品大员,后世称之高常侍。

盛唐著名墨客刘禹锡画像

4、刘禹锡(太子来宾分司东都——三品)

刘禹锡是浙江嘉兴人,少年好学,21岁考中进士及博学宏词科,两年后被吏部付与太子校书,正式入仕。
风华盛茂的刘禹锡充任杜佑幕僚掌布告,参与平叛,先后担当渭南县主簿和监察御史。

刘禹锡画像与雕像

805年唐顺宗主政开展了风起云涌的“永贞改造”,刘禹锡作为屯田员外郎与王叔文、柳宗元等“二王刘柳”积极参与针砭时弊的政治改造,在这场短命的变革失落利后,口无遮拦的刘禹锡成为权贵豪强的眼中钉,先后被贬为连州刺史、朗州司马、夔州刺史、和州刺史等,先后长达22年。

刘禹锡行吟放歌,苦中作乐写出《陋室铭》

在漫长的贬斥生涯中,刘禹锡的满腔政治豪情被摧残的意气消沉,,借升迁起伏他饱览了巴山蜀水的壮丽山川,深入理解了劳苦大众的生活境遇,为他从事诗歌创作汲取了大量营养,一批意境幽美的诗词名章应运而生。

例如他的代表作《竹枝词九首》之一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借景抒怀,变现了沉浸在热恋中的少女忐忑不定,欲说还羞的奇妙内心天下。

被贬22年的刘禹锡心境坦然,笑看潮起潮落

宝历二年,54岁的刘禹锡奉诏回到洛阳,感慨万千的他故友相逢,写下了著名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悲惨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表现了作者虽仕途坎坷困难却痴心不悔的倔强决心,和坦然面对世事变迁,海纳百川的宽广肚量胸襟。

步入老年的刘禹锡此后担当苏州、汝州、同州刺史,开成六年改任太子来宾、秘书监分司东都等闲职,官衔悄然升到三品,世称刘来宾、刘尚书,与故人故友白居易、裴度吟诗唱和、享受人生,直至71岁病逝。

5、贺知章(太子来宾兼秘书监——三品)

贺知章出身名门王谢,资质过人,36岁高中进士,此后又成为浙江省历史上笔墨记载的首位状元,仕途生涯出路似锦,他先后当选拔为国子四门博士和太常博士,成为国家级著名教授,风头正劲。

贺知章画像以及贺知章与李白行吟图

通过宰相张说引荐,贺知章进入修书院编篡经典,官职随着越做越高,先后任礼部侍郎、太子侍读、工部侍郎等官职,成为部级官员。
开元26年,贺知章被付与太子来宾兼秘书监,品级为三品银青光禄大夫,达到个人的仕途顶峰,并被尊称为“贺监”。

贺知章脾气豪迈,才华横溢,他不仅诗文俱佳,而且草隶成绩极深,成为时人争相竞买的墨宝,他喜好交际,与李白等诗文豪客把酒言欢,醉而忘忧,并被人列入“饮中八仙”之一。

贺知章诗歌代表作《咏柳》

贺知章最为随处颂扬的代表诗作首推《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仲春东风似剪刀。

把春回大地时柳叶吐丝,迎风摇荡的迷人画图描述得出神入化,别出心裁。

贺知章耐久流传的名诗《还乡偶书》

而另一首辞官归隐时抒发感慨之作《还乡偶书》

幼年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游历半生的贺知章叶落归根,老泪纵横

则把官场沉浮的游子归乡时心情忐忑,百感交集的繁芜心情刻画得适可而止,情趣天然。

五、唐宋八大家的领袖韩愈、柳宗元官居何职?

1、韩愈(京兆尹——三品)

大文豪韩愈自幼父母双亡,靠嫂子抚养成人,奋发图强的韩愈19岁进长安赶考,三试不第,第四次才考中进士,由于韩愈的文风讲究言之有物,表达心声,与开科讲究华美辞藻的哀求扞格难入,终极碰着伯乐陆贽方入法眼。

唐代文坛领袖韩愈画像

在应试吏部博学鸿词科时,又是三次失落利,年仅三十才得到汴州幕府的不雅观察推官之职。
几经波折,34岁的韩愈回京担当四门博士,入职中心计心情构,在担当监察御史时又因上疏减免赋税被贬为阳山县令。

韩愈仗义执言,向唐宪宗谏迎佛骨

韩愈50岁时因才能卓越被提升为吏部侍郎,却因向唐宪宗上疏《论佛骨表》,谏迎佛骨惹怒天子,幸得众臣挽救才被贬为潮州刺史。

遭遇贬斥的韩愈写诗言志,送给侄子韩湘子

惆怅满怀的韩愈写诗《左迁至蓝关示侄韩湘》,表达了自己报国无门的惆怅。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故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韩愈旷达豁敞,颇有大家风姿

唐穆宗登基后,十分欣赏韩愈的才干,他被宣调回京,先后担当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和京兆尹等主要官职,官居三品,政管理想终于得以施展。

韩愈佳构连环画

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文坛泰斗,韩愈的诗词清新自然,不事雕琢,在平淡无奇中别具匠心,显示了高超的文学素养,例如《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将春回大地,京都乍暖还寒的时令变革轻描淡写的描述出来,给人以无限美感。

唐代文坛的另一壁旗帜——柳宗元

2、柳宗元(柳州刺史——四品)

柳宗元出身于著名的河东柳氏,祖辈便是著名的官宦之家,他少年便有“神童”美誉,21岁高中进士,并当选为秘书省校书郎,仕途上平步青云,此后还成为京兆尹(长安市长)的乘龙快婿,堪称人生赢家。

柳宗元又称柳河东,忧国忧民,屡挫不辍

31岁的柳宗元被付与监察御史里行,成为部委级高官,犹豫满志的他积极投身于唐顺宗的改造运动,然而唐宪宗登基后,“二王刘柳”等改革派全被罢黜,柳宗元先后被贬为韶州刺史和永州司马,人生最主要的十年在永州磨砺,他只好穷索经史,著书立说,残酷的政治伤害将他丑化为“怪民”。

柳宗元江雪诗意图

在表达他此时孤寂愁闷心境的《江雪》便是此时的心灵写照: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十年蹉跎,柳宗元等到了召唤回京的一纸诏书,作为权力斗争的捐躯品,他又被丁宁到山高路远的柳州担当刺史,人皆称为“柳柳州”,差强人意的四品官。

柳宗元赋诗图与柳宗元雕塑

柳宗元在柳州励志改造,拓土开荒,发展农桑,植树造林,兴办教诲,破除陈规鄙俗,推广医学,政绩斐然,柳州的面貌为之一新,柳宗元功不可没。

四年后,柳宗元接到大赦诏书,却在当年满怀悲愤放手凡间,年仅47岁。

唐代墨客中的著名刺史

六、唐代刺史多骚客:王维、岑参、杜牧和韦应物

1、王维(尚书右丞——四品)

王维出身于山西祁县的官宦之家,因父亲早逝,名门之后的母亲延请名师教授王维,因此他琴棋字画样样出众,佛学与音乐的成绩博识,诸子百家无所不通。

唐代田园派墨客大家王维画像

15岁的王维与弟弟王缙自荐于岐王门下,因才华横溢被待为上宾。
721年,21岁的王维进士及第,并被付与太乐丞,此后被贬为济州司仓参军,此后在长安闲居,并在长安的大荐福寺成为空门俗家弟子,字号摩诘,世称王摩诘。

王维又称王摩诘,精通佛理,字画名宿

经宰相张说先容王维当了秘书监校书郎,张说去世后,王维赋闲在家,过起了半隐居的生活,他游历四方,寄情山水,先后创作了《华岳》、《终南山》等诗词名篇。
在被朝廷外派慰问戍边将士时,王维创作的边塞诗成为千古名篇。

王维从事诗歌创作中

王维的上司张九龄拜相后,742年王维出任左补阙,此后任库部郎中和吏部郎中,安史之乱爆发后,王维滞留长安成为囚徒。

肃宗平叛后,无欲无求的王维仕途溘然顺风顺水,付与太子中允加集贤殿学士,又升为太子中庶子、中书舍人,在花甲之年升任尚书右丞,这个四品官是王维仕途的顶点,次年便随之去世。

王维作品诗意图

王维的诗歌题材广泛,语句隽永,意境开阔,音韵豁达,尤其以山水田园诗艺术造诣最高,并素有“诗佛”之称。
王维的诗歌从文体来看,五言律诗和绝句最为幽美,因他精通字画与佛学,诗词佳句多蕴含禅机佛理,对仗工致,有超然世外的老庄思想余味无穷。

边塞派墨客代表人物岑参

2、岑参(嘉州刺史——四品)

岑参的祖辈是河南棘阳的名门王谢,初唐期间曾祖、伯祖父和伯父都曾担当宰相,唐玄宗夺权政变时,岑氏家族被诛杀流放,盛景不再。

岑参天分极高,九岁能文,15岁隐居嵩山,参禅学佛,在儒家和佛家的思想边际纠结不定。
此后十年,他遍历长安,游遍东西二京的名胜古迹,拜友求道,学剑交盟,啸歌宿醉,并与边塞墨客王昌龄交情莫逆,与他此后出塞埋下伏笔。

岑参雕塑,又遥想起金戈铁马的岁月

27岁时岑参以第二名成绩高中进士,三年后仅被付与右内率府兵曹参军的部队武官闲职,五年后,他毅然弃文竞武,31岁时西出玉门关,餐风露宿,穿越戈壁沙漠,来到安西都护府,成为高仙芝幕府的掌布告。

从岑参的诗歌可以体察到戍边将士的生活场景

边塞之行使他深入体察到西北边陲的雄浑胜境和戍边将士的艰巨生活,他也用激情豪放的诗篇记载了生活的点点滴滴。

高仙芝兵败回朝后岑参回京述职,然而边塞生活却如磁石般吸引着他,不久后便接管安西节度使封常清的约请,再度出塞,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将领战去世,岑参不得已返回京师。

39岁时,岑参经杜甫等人举荐得到补阙,48岁时升任嘉州刺史,成为边界的四品官,公元769年,滞留成都五年后,岑参客去世于成都客舍。

岑参边塞诗代表作《走马川奉送出师西征》

虽然岑参的做官经历颇为坎坷,他却利用两次边塞出征的经历留下了七十多首瑰奇壮丽的边塞诗篇,成为后世的宝贵财富。

岑参诗歌代表作《白雪送武判官归京》

例如岑参的代表作《走马川奉送出师西征》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留下的经典名句例如:

轮台玄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东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作者用石破天惊的想象力和浪漫豪放的现实主义表现手腕,把塞外边陲飞沙走石、金戈铁马,雪窖冰天中军营号角,彻骨寒风中逆旅送别的壮不雅观场景刻画得维妙维肖,令人感慨万千。

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的中唐墨客杜牧

3、杜牧(湖州刺史——四品)

杜牧出身于京兆府万年县世代显赫的杜氏家族,自魏晋以来历代为官,祖父杜佑三朝为相,作为官宦之后的杜牧才华出众,文采斐然,23岁写就重磅雄文《阿房宫赋》,在兵法上卓有建树的杜牧为宰相李德裕献计,备受重视。

礼部侍郎崔郾慧眼识珠,擢取他为进士第五名,此后参加科举同样登科,26岁的杜牧被付与宏文馆校书郎,帮助校注国家文籍,步入仕途。

不甘寂寞的杜牧此后跟随江西不雅观察史沈传师前往洪州、宣州担当幕府,历经磨练。
833年,在扬州被淮南节度使牛僧孺选中为掌布告,卖力秘书事情。

杜牧流传千古的名诗《清明》

繁华的扬州街肆让杜牧乐不思蜀,贰心无旁骛的过上了夜夜笙歌的日子,并用《遣怀》表达了自己的心境: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

著名墨客杜牧画像

肚量胸襟政管理想的杜牧始终被排挤在牛李两派的政治核心之外,幕僚成为他挥之不去的紧箍咒,直到39岁时被外放为黄州刺史,在这个地广人稀的权力空缺边缘,杜牧把黄州管理的有条不紊,施展了他的政治才能。

848年,杜牧被牛党丞相周墀提拔为司勋员外郎,又转任吏部员外郎,两年后升任湖州刺史,这个四品官是杜牧仕途的顶点。
在官场无欲无求的杜牧此后辞官归京,修建“樊川别墅”颐养天年。

由于杜牧具有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多年官场沉浮的经历,他深切体会到盛唐王朝从顶峰跌落的沧桑变幻和历史循环,并在一系列凭吊历史遗迹的诗篇中金句迭出,传颂不绝。

杜牧行吟图与诗歌《赤壁》

例如路子三国古沙场所作《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的诗词名篇《泊秦淮》

及写于金陵古都的《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穿越历史车轮的滚滚反应,仿佛回到那个金戈铁马、风起云涌的激扬年代。

韦应物做过苏州刺史,因此又称韦苏州

4、韦应物(苏州刺史——四品)

韦应物出身于家世显赫的关中韦氏,15岁时以祖荫作为三卫郎成为唐玄宗近侍,贵宠非常,此时的他不学无术,狂放无羁。
玄宗逃蜀后韦应物跌落尘埃,流浪失落职,他从此悛改自新,专心治学,精神气候焕然一新,终于在仕途上有所打破。

韦应物赋诗行吟图

唐代宗期间,韦应物先后担当洛阳丞、京兆府功曹参军、鄂县令,直至比部员外郎,经历了朝廷场合排场变幻和多年地方官身份的经历,他的诗歌开始面向劳苦大众的人现实生活,感想熏染着时期气息。

韦应物雕塑与诗词石碑

此后韦应物出京外放,升职为滁州刺史、江州刺史、左司郎中和苏州刺史,成为举足轻重的四品大员,人多称之“韦江州”或“韦苏州”。

人到中年,韦应物愈加怀念当年皇都的美好光阴他对归隐田园和寄情山水之间的神往愈来愈急迫,其山水诗的造诣直逼王维、孟浩然诸位名家,例如其代表作《滁州西涧》

韦应物诗歌代表作《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借助孤芳自赏的渡口一角反响了自己洁身自好,与世无争的淡泊之情。

唐代著名员外郎墨客

七、一首名诗惊天下的员外郎们:张籍、崔颢、沈佺期、宋之问、杜审言

1、张籍(国子司业——四品)

张籍家境贫寒,幼年离家开始浪迹天涯,尝尽了情面冷暖,却也开阔了胸襟,他存心体察生活,创作了许多现实主义诗歌,表现了社会各阶层公民的生活百态。

张籍归乡途中写就名作《秋思》

当张籍在流浪生涯中央情忐忑的返乡途中,写下了名震诗坛的佳作《秋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友又封。

唐代墨客张籍画像

后来张籍经汴州进士考官韩愈举荐,在长安考中进士,但因母亲病亡,他六年后才调补为太常寺太祝的芝麻官,十年间患目疾几近失落明,人称穷瞎张太祝。

穷苦潦倒的生活和疾病折磨带给张籍巨大压力,他的创作灵感在压抑中爆发,写出了大量精良的乐府歌行作品,诗作反响了社会抵牾和现实百态,边塞诗作爆发出反对战役的心声,如《塞下曲》《凉州词》。

张籍诗作充满田园秀色和江南美景

除此外,张籍还在诗作中描述了屯子田园的生活画面,江南水乡的场景历历在目。

当张籍年过半白之后,他在仕途上迎来曙光,经韩愈推举为国子博士迁水部员外郎,又任主客郎中,再升为国子司业,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官居四品。

2、崔颢(司勋员外郎——六品)

崔颢少有才名,20岁在长安高中进士,但他行为放肆,沉溺于赌钱和饮酒之中,授室子更是喜新厌旧,把休妻看得不以为意,这段期间他的诗词写得俗艳轻薄,难登大雅之堂,并由于献给文坛领袖李邕的《王家少妇》这首艳体诗被逐出门去。

一篇名作名震盛唐的墨客崔颢

此后崔颢在仕途上毫无建树,一贯到年近半百才在定襄得到录事参军的七品官职,从事断狱与审理事情,三年后,他任太仆寺丞,官升一级。

崔颢诗歌代表作《黄鹤楼》

奇迹蹉跎让崔颢意气消沉,他离京南游路子武昌,将半生沧桑与块垒付诸笔墨,写下了被誉为盛唐七律第一的《黄鹤楼》

前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纪念李白搁笔的搁笔亭

崔颢《黄鹤楼》诗意图

此诗以波澜壮阔的意境将自然与情思巧夺天工的融为一体,读者无不拍桌赞叹,数年后纵然诗仙李白登临此处,也不由得搁笔拜服,叹为不雅观止。

崔颢单篇压盛唐,但他的满腹才华始终无人问津,回到京都后被付与司勋员外郎的六品官职,此后不久魂归故乡。

唐代墨客沈佺期画像

3、沈佺期(太子少詹事——四品)

沈佺期与宋之问经历相似,诗风附近,堪称武则天御用墨客的哼哈二将,人称“沈宋”,他出身官宦之家,唐高宗期间进士及第,曾担当吏部考功司员外郎、吏科给事中,作为一个掌管官员考察评定的症结部门主管,他贪腐成性,受贿无度,因此落得声名散乱。

沈佺期归附二张兄弟,趋炎附势

张易之兄弟与太平公主结成一党

沈佺期攀附权贵,谄媚奔忙于太平公主和张易之兄弟门下,仕途生涯也顺风顺水,先后担当门下省起居郎、中书省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等,官居四品。
但在武则天归政李唐后,沈佺期被清算并流放到驩州,越南的烟瘴之气使他备受侵蚀,五年后返回长安病逝。

沈佺期描写怨妇思夫的代表作《独不见》

沈佺期诗作不多但不乏佳构,例如《古意呈补阙乔知之》,别号《独不见》: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玄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将少妇思念征夫那种感情绸缪的贴切感想熏染,用富丽的词章完美表示出来,成为他的压卷之作,并被后人推崇为“唐人七律第一”。

唐代墨客宋之问画像

4、宋之问(考功员外郎——六品)

宋之问少有才名,19岁考中进士,不就被任命为尚方监丞,出路似锦,此后他借机巴结张氏兄弟并利用撰写《龙门应制》诗歌的机会极力吹捧武则天,因而当选入奉宸院,极力在武则天面前邀宠。

宋之问少年得志,19岁考中进士

宋之问见风使舵,一贯追逐权力的风口,先后谄媚太平公主、安乐公主和韦后,他还向权臣武三思告发好友张仲之,通过卖友求荣当选拔为鸿胪主簿和考功员外郎,这个六品官的声名散乱,为人不齿。

宋之问画像与出游图

宋之问的恶名和丑行被太平公主向唐中宗揭破,先后被贬为汴州长史和越州长史,后背流放钦州,赐去世于徙所。

宋之问的诗歌创作随着他命运迁移转变前后迥然不同,他的宫廷诗富丽典雅,充满盛唐遗风;被贬斥后诗风沧桑婉转,气韵悠远,广为后世传诵。

骆宾王巧遇宋之问

宋之问灵隐寺寻幽,与骆宾王对句:楼不雅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在 畅游西湖时所作《灵隐寺》诗中写道:

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
楼不雅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喷鼻香云外飘。
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

对仗工致,气势博大,意境开阔,又气吞万里的海量胸襟,被人竞相传抄,还被附会为骆宾王所作,足见其艺术境界之高妙,毫不凡品。

5、杜审言(膳部员外郎——五品)

杜审言是唐代号称“诗圣”杜甫的爷爷,他出身名门王谢的京兆杜氏,自西汉至两晋文官武将名人辈出,凭借过人天赋和家学熏陶他二十多岁考中进士,却因恃才傲物不被赏识,多年中担当汾州城尉和洛阳丞之类微末官职。

初唐墨客杜审言画像

杜审言来到地广人稀的吉州做了司户参军,却被当地官员构陷入狱,定了去世罪,身陷绝境,13岁的幼子杜并为救父刺杀周季童后被杀,朝野震撼,冤案得以平反。

杜审言描写春游的代表诗作

此后杜审言被武则天召回洛阳担当著作佐郎随驾,创作了许多应制诗,他的应制诗工于五律,格律严谨,朴素清新,笔墨憨实,并被后人推崇为中国五言律诗奠基人。

中宗复辟后,杜审言被贬峰州,后又被召回洛阳,拜国子监主簿,家修文馆直学士,官场沉浮多年,杜审言在不得志中郁郁而终。

唐代墨客中的九品芝麻官

八、九品芝麻官里卧虎藏龙:王昌龄、王之涣、贾岛、孟郊、李硕

1、王昌龄(江宁县丞——八品)

边塞墨客王昌龄画像

王昌龄家境贫寒,曾在嵩山学道,26岁时投身军旅,来到玉门关外的塞外边陲,饱览雪山胜境,看到戍边将士的威武雄风和浴决斗苦战役,文如泉涌,以切身体会创作了大量边塞诗。

他的边塞诗细致描写了西北边陲的美景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情调高昂奋进,意境高古旷达,为人津津乐道。

王昌龄诗歌代表作《出塞》

例如代表作《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身临其境的表现了保家卫国将士的壮士豪情,并表达了愿为国之栋梁的宏伟志向,后被明代文学家李攀龙、杨慎列为唐人绝句压卷之作,并称为“七绝圣手”。

王昌龄诗歌名篇《从军行》

29岁时,王昌龄高中进士,得到了秘书省校书郎的官职,类似图书馆的管理职位,不甘寂寞的他四年后通过了博学宏词科考试,然而这个双博士的学位仅为他带来汜水县县尉的微末官职。

个性孤傲的王昌龄在官场扞格难入,落拓不羁的性情又被同寅猜忌,年仅不惑时开罪被贬到岭南,直到42岁才被任命为江宁县丞,世称“王江宁”。

王昌龄诗意图

这个八品官从此以酒为伴,放浪形骸,一呆便是八年之久,好友来探望时,王昌龄将满腹愁思化作一首送别诗篇里的名作《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由于小人诋毁他又被贬为黔阳龙标尉,直到天宝15年,他转道亳州归乡时,被嫉贤妒能的亳州刺史闾丘晓杀害,时年58岁。

官微人轻却才情出众的王之涣

2、王之涣(文安县尉——九品)

王之涣出生于山西运城新绛县的官宦之家,祖辈几代都担当过县令,他资质聪慧,脾气豪迈,有豪侠之风,二十岁旁边精研文章,成年后风骚倜傥,却对科举毫无兴趣。
直到而立之年,才在冀州衡水县担当主簿,成为县令的专职文书。

春风得意的王之涣此后成为县令的乘龙快婿,却遭小人嫉恨诋毁,38岁辞官归隐,从此致力于诗歌创作,十五年终成大器。

边塞派著名墨客王之涣雕塑

王之涣与岑参、高适、王昌龄并称为唐代“四大边塞墨客”,诗句朴实无华而意境博大,韵律性强,激情澎湃,虽作品不多却被广为传颂。

王之涣诗歌代表作《登鹳雀楼》

王昌龄《登鹳雀楼》诗意图

如他的登楼不雅观景之作《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寥寥二十字,将北国风光的幅员辽阔,气候万千,波澜壮阔的肚量胸襟和步步登高,积极进取的奋进精神完美的契合在一起,成为千古名句。

王之涣诗歌代表作《凉州词》

又如表现戍边军人生活的《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东风不度玉门关。

通过墨客听到塞外笛声后的感想熏染,把西北高原的荒凉、险要和戍边军人思念故乡的哀愁言简意赅的勾描出来,流露出激情豪迈的年夜方之气,意境深远,被同等保举为唐代边塞诗中的绝品。

王之涣55岁时经好友奉劝重入仕途,在文安县做了一个九品的文安县尉,他两袖清风,颇受百姓拥护,但在不久后因病去世于任上。

贾岛推敲诗句,流传至今的考虑典故

3、贾岛(晋州司仓参军——九品)

贾岛家境平平,却因屡试不第而意气消沉,一文不名的他来到长安青龙禅寺遁入空门,法号“无本”,没有了生活压力的他参禅之余,将诗歌创作成为匆匆进佛理修行的利器,风格旷达幽远,而他对文句的追求近乎苛刻,为寻觅佳句到了近乎痴迷的地步,人皆称之为“诗奴”。

贾岛骑驴琢句,无意冲撞韩愈官轿

诗僧贾岛为推敲“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的句子研究“推”“敲”而冲撞了韩愈的车轿,却收到韩愈的勉励而还俗求学,并在半百之年终于考取进士,出任长江县主簿,并凭借努力升任晋州司仓参军,是个绝不起眼的九品官。

贾岛《寻隐者不遇》诗意图

贾岛作诗讲究精雕细琢,力求完美,为了追求工致的对仗不惜废寝忘食,反复修正,因此他的诗歌经得起韶光磨练,对付自己在诗歌创作上的心途经程,他曾赋诗言志: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丘。

贾岛《寻隐者不遇》诗意图

只管贾岛投身仕途,但他的心境依然在为官和归隐之间徘徊,梦想着参禅遁世,这种抵牾的心态挥之不去。

唐代墨客孟郊,又号孟东野画像

4、孟郊(溧阳县尉——九品)

作为一名寒门学子,孟郊刻苦求学,然而却在科举的道路上屡屡碰钉子,两度落榜,他在寒意彻骨的清贫中苦苦挣扎,他用朴实无华的诗句和冷峻愤懑的情绪创作了大量诗歌,倾诉自己的愁苦忧闷和困难。

孟郊表达母爱的《游子吟》诗意图

在表达母爱的代表诗作《游子吟》中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用母亲临行缝衣的经典场景,歌颂了伟大而朴拙的母爱和顾虑之情,诗句清新自然,不事雕琢而意蕴深厚。

孟郊不惑之年中举,大喜过望写就《登科后》

孟郊半生追求直到46岁才考中进士,恰如范进中举,两鬓飞霜的他欣喜若狂,写下了随处颂扬的《登科后》

昔日邋遢不敷夸,目前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将自己金榜题名后心花怒放,春风得意的愉快与欢欣表现得活灵巧现。

孟郊命运蹉跎,终极仅为九品县尉

然而蹉跎四年后,孟郊仅仅得到一个溧阳县尉的九品小官,这让贰心如去世灰,此后他的命运如浮萍飘忽不定,家庭屡受重挫,数年后在洛阳病亡。

唐代边塞墨客李颀画像

5、李颀(新乡县尉——九品)

李颀是剑南东川人,幼时顽劣寓居登封,一度做过少林武僧,因结交富豪子弟败光家产,此后幡然觉醒,隐居于颖阳苦读,历经十年寒窗,终于在46岁进士及第,辗转担当新乡县尉。

李颀性情直率,心无心病,仕途蹉跎,眼看升迁无望,他决定归隐田园,潜心于修道,并将满腹才华付诸在边塞诗创作上。

李颀的送别诗代表作《送魏万之京》

李颀交际广泛,与边塞墨客高适、王昌龄、王维等交往密切,他性情豪迈,愤世嫉俗,虽然并无边塞从军的经历,但他关于借古抒怀,通过创作边塞题材的诗歌表达自己对付边陲战役的个人不雅观点,深入批驳频年征战给普通百姓带来的苦痛,诗歌气韵憨实,苍凉悲悯,意境深远。

李颀的边塞诗代表作《古从军行》

例如李颀的边塞诗代表作《古从军行》

白日登山望烽火,薄暮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纭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李颀对古沙场的描述有身临其境之感

诗歌通过身临其境的古沙场荒凉景象的描写,深入磋商战役带给军民的痛楚,借古喻今,表达了自己批驳主义不雅观点,令人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