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见红莲盛放时上海市黄慧
婉婉婷婷漫婆娑,一笑回眸残酷娥。 叠翠掌珠摇丽影,图画含黛荡琼河。 时逢藕节清香远,意到丝连趣事多。 大盖盘珠徐萃霰,恭腰一鞠谢清波。
【诗家解读】首联“婉婉婷婷漫婆娑,一笑回眸残酷娥”,以生动的笔触描述红莲幽美的姿态,“婉婉婷婷漫婆娑”形容红莲的婀娜多姿,随风摇荡;“一笑回眸残酷娥”将红莲比作残酷的美女,授予其人的神态,增长了生动和妩媚之感。
颔联“叠翠掌珠摇丽影,图画含黛荡琼河”,“叠翠掌珠”描述了荷叶衬托着红莲,犹如掌上明珠,“摇丽影”展现出其俏丽的身影在水中晃动;“图画含黛荡琼河”通过色彩和环境的描写,进一步渲染出红莲在清澈河流中如画般的美景。
颈联“时逢藕节清香远,意到丝连趣事多”,从红莲本身写到其藕节和藕丝,“时逢藕节清香远”点明此时藕节散发着悠远的喷鼻香气;“意到丝连趣事多”则让人遐想到莲藕丝连所蕴含的各类意见意义和寓意。
尾联“大盖盘珠徐萃霰,恭腰一鞠谢清波”,“大盖盘珠”形象地写出荷叶如大盖,水珠似盘珠,“徐萃霰”描述了水珠逐步滚落的情景;“恭腰一鞠谢清波”以拟人的手腕,写红莲弯腰向清波致谢,富有情趣。
整首诗通过对红莲的姿态、环境、喷鼻香气以及与周围事物的关联进行描述,展现了红莲盛放时的俏丽和迷人,同时也融入了作者的情绪和想象,给人以美的享受。
【诗家评点】1. 意象利用
墨客选取了红莲、荷叶、藕节、清波等一系列与莲干系的意象,构建了一个生动而俏丽的莲之天下。这些意象的组合丰富了诗歌的画面感,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感想熏染到红莲盛放时的各种姿态和周围的环境。
2. 修辞手腕拟人手腕的利用是本诗的一大特色,如“恭腰一鞠谢清波”,将红莲拟人化,授予其人类的动作和情绪,增强了诗歌的生动性和意见意义性。比喻也较为精妙,“叠翠掌珠摇丽影”将红莲比作掌珠,形象地表现出红莲的宝贵和俏丽。
3. 构造与韵律从构造上看,四联层次分明。首联描述红莲的整体形态美,颔联进一步细化对红莲及周边环境的描写,颈联从红莲本身延伸到藕节、丝连等干系部分,尾联则聚焦于红莲与清波的互动,构造较为严谨。在韵律方面,七律哀求严格的格律,本诗在平仄和押韵上基本符合哀求,读起来较为流畅,富有节奏感。
4. 意境营造全诗营造出了一种幽美、清新、富有诗意的意境。通过对红莲的细致刻画,展现出大自然的美妙和活气,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想熏染到了红莲盛放时的宁静与美好。
5. 表达主题诗歌以红莲为主题,不仅展现了红莲的外在之美,还蕴含着对生命、自然的赞颂之情。总体而言,这首七律在描述红莲之美、营造意境方面表现出色,虽有一些小瑕疵,但仍不失落为一首幽美的诗作。
https://book.yunzhan365.com/qgli/xtkp/mobile/index.html:进入荷花诗词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