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乾隆天子的这些咏瓷诗,不是每一都城刻在了瓷器上,只有一少部分是命工匠刻在了所赞颂的瓷器底部或侧壁。随着岁月的流逝,留下来的御题古瓷已经是为数不多,尤为宝贵。
2、乾隆的这些咏瓷诗文,有的是对瓷器的赞颂,也有是对瓷器不雅观察、比较、考证后的题记(非专业考古认定),还有的诗是由于与已学知识找到了对证。这些丰富的信息对我们学习、理解、欣赏、鉴定瓷器都具有很高的参考代价。
本日禀享的是乾隆御制咏赞、题记陶瓷诗中关于哥窑的18篇诗文。
1、咏哥窑瓷枕
瓷枕出何代,哥哥类董窑。金丝铺荇藻,铁足莭箛篍。
文并柟榴重,珍非翡翠浇。赠宜漆园吏,梦蝶恣逍遥。
2、咏哥窑盘子
处郡章家弟与兄,弟陶纯美较兄精。东风堂不不雅观随笔,那识哥窑所得名。(《东风堂随笔》载:宋时处州章生一、生二兄弟,皆主龙泉之琉田窑。生二所陶青器纯粹如美玉,即官窑之类。生一所陶浅白断纹,号百圾碎,故名哥窑。)
3、咏哥窑葵花椀
纯青虽觉逊官窑,椀肖葵花意独超。义叶河圗宜贮水,爱他生一有名标。(宋章生一、生二兄弟皆主龙泉窑,生二所陶纯青如官窑,生一所陶浅白断纹名哥窑,生一之名有合于天生平水,而椀形葵办六出,适符地六成之之义,故后二句及之。)
4、咏哥窑盘子
色暗纹彰质未轻,哥窑因此得称名。雅如法护僧弥矣,生一居然畏后生。
5、咏哥窑垆
伊谁换夕薫,喷鼻香讶至今闻。制自崇鱼耳,色犹缬鳝纹,
本来无火气,却似有云氲。辨见八还毕,鼻根何处罚。
6、咏哥窑盘子
六出微分花瓣,一圆仍具月形。器固逊于难弟,果亦贮其宁馨。
碎纹纷缬鳝血,全体却隠螺青。嗟彼古时次品,今为珍玩晨星
7、咏哥窑周素尊
素尊久弗泛流霞,(尊本酒器,今人率呼为瓶,为文房古玩,或揷花。兹则簮笔以代笔筒。)古质天然朴不华。余有冰纹成杂组,更无火色混真嘉。
铸兮式取姬周代,陶也器贻赵宋家。罢挿时花挿湘管,可知湘管也生花。
8、咏哥窑葵花椀
椀作葵花式,应存向日情。依然出宋代,却可辨难兄。
火色冺无迹,釉光注未平。器珍原以旧,新必致訾评,
(尝谓古器虽髺垦人亦珍之,若近时器虽精工而有微疵,率以为脚货弃之。《中庸》二十九章所云:世法世,则之君子于同时不过远有望而近不厌亦此意也。)
9、咏哥窑葵花椀
越器非出越,处州生一陶。已曾标甲第,(椀底旧刻甲字,盖亦为一等之品也。)可以赠词曹。
苏子分犹忆。(苏轼诗:仙葩发茗椀,翦刻分葵蓼。)卢家兴过豪。倾阳如有喻,饥渇念民劳。
10、咏哥窑葵花盌
哥窑百圾破,铁足独称珍。宛如彷佛标壊相,而能完谧神。
宣成后风雅,柴李昔清淳。此是酌中者,休论器尚新。
11、咏哥窑盘
花分六出尺径围,古色穆然火色微。虽是难为兄所造,即今匹比亦应稀。
12、哥窑盘子
处州精制擅章生,盘子曾供泛索盛,新法不看百圾破,那知得号有难兄。
13、咏哥窑盘子
铁钉足峙六,铜锁口规圆。成自章生一,制从修内前。
纹虽百圾破,器厯数(去声)朝坚。尔日分南北,何苦处埴埏。
14、咏哥窑炉
宋器无多巧,大都炉与瓶。妙喷鼻香欣此爇,忘嗅有余馨。提拾资双耳,丁星承六钉。由来绛土色,谓铁误为聴。(高濂《遵生八笺》载官窑在杭之凤凰山下,其土紫,故足色若铁。哥窑取土亦在此,按此,则铁足乃因土色,非真以铁为之足也。)
15、咏哥窑双耳瓶
百圾虽纷抚则平,处州陶实出难兄。一样平常朴质称珍惜,那识精工宣与成。
16、咏哥窑垆
鱼耳边傍穏,铁钉足底呈。淡然消火气,穆若葆神色。窑则代传宋,匠斯名纪生。(宋时处州章生一、生二兄弟皆主龙泉之琉田窑。生二所陶青器纯粹,生一所陶色淡,故名哥窑。)设如分次第,可识出难兄。
17、咏哥窑垆二首
考工不入市之器。(《考工记》:陶旊之事,髺垦薜暴皴,均不入市。)歳久兹为席上珍。古丙乎而今甲矣。(宋时官哥多有薜暴者,器底有旧刻丙字,知非当时最上之品,而今入甲第,盖以少见珍耳。)絜其品质有如人。
弟陶色美兄色淡。(见《东风堂随笔》。)火候短长偶一朝。百圾浅纹微薜暴,也称佳玩实哥窑。
18、题哥窑盘子二首
宣(德。)成(化。)近代制犹精,遥以宋窑芗二生,(章生一所制器纹百圾碎,谓之哥窑,弟生二所制为龙泉窑。)笑把葵花百圾者,恰如义士善循名。(哥窑有烈纹。)
宋遥明晚世间知,轻近珍遥稀见奇。试读《中庸章》廿九,无常好恶亦如此。(以世法世,则之贤人而同时则不过有望不厌,足见轻近珍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