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莼鲈之思:典出《晋书》,张翰因见秋风起,想起吴中的蔬菜、莼羹、鲈鱼脍,便思念家乡,决定弃官归隐。辛弃疾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写道“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借这个典故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仕途的感慨。
3. 采薇:周武王伐纣,伯夷、叔齐认为这因此臣弑君,周朝建立后,两人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终极饿去世。王绩《野望》中的“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用此典故表达了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神往像伯夷、叔齐那样隐居避世。
4. 长亭:古代驿站在路上约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游人安歇送别,后来“长亭”成为了送别之地的代称。柳永《雨霖铃》中的“寒蝉悲惨,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将离去时的哀愁与长亭的意象紧密结合,营造出了悲惨的送别氛围。
5. 尺素:语出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成为书信的代称。秦不雅观《踏莎行》中的“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以尺素寄托了相思之苦和离去的哀怨。
6. 东山高卧:《晋书·谢安传》记载,谢安从前曾辞官隐居会稽之东山,经朝廷屡次征请,方从东山复出,官至司徒要职,成为东晋重臣。后来泛指隐居。李白《梁园吟》中的“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表示了墨客渴望像谢安一样,先隐居后出仕,实现自己的政管理想。
7. 烂柯:出自任昉《述异记》,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到几个童子下棋唱歌,过了一下子,创造斧头全烂了,同时期的人都不在世了。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用此典故表达了自己对光阴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8. 梦蝶:也称“化蝶”,战国时庄子有一次做梦,梦到自己变成了蝴蝶,后比喻做梦、梦幻,亦借指迷惑的梦幻和变革无常的事物。李商隐《锦瑟》中的“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用庄生梦蝶的典故,营造出了一种迷离、虚幻的意境。
9. 苏武牧羊:苏武出使匈奴,被扣押在北海牧羊十九年,始终坚守气节,不肯屈膝降服佩服。在许多诗词中,苏武牧羊成为了坚守气节、不屈不挠的象征。如“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等诗句,表达了对苏武的敬仰和赞颂。
10. 三顾茅庐:刘备三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终极请得诸葛亮出山合作。在诗词中,“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等诗句,用三顾茅庐的典故,赞赏了刘备的爱才若命和诸葛亮的忠实与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