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分享十篇诗词佳作,每一篇皆为精彩墨客的有感而发,且均是通过描述秋天景色以抒发情绪。
个中有李白书写思念的、有杜甫抒发壮志凄凉的、有刘禹锡展现壮阔爽朗的、有范仲淹表达爱国之情的等等。
每一篇皆文采出众,供大家鉴赏。

诗词鉴赏

第一首:三五七言——唐·李白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示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这十首以秋天为题材的诗词你会喜好哪一首

译文:

秋夜的风有些清冷,秋夜的月通亮透彻。
落叶聚起又被吹散,寒鸦栖眠又被惊醒。
彼此相思彼此牵挂,却不知相见是何日。
此时此刻的我在这秋意阑珊的深夜,不忍以为情何以堪。

赏析:

就诗文而言,可谓朗朗上口,将当下之心境融入于景致之中。
由景致之描述,便能凸显出悲哀之意境。

用景致引号出古代女子的思念之情,相思相爱不能相见。
不仅仅诉说人间凄凉,也暗指人生哪有那么如愿啊?

第二首: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羽觞。

译文:

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急风中飞舞盘旋。
无边无涯的树木萧萧地飘着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驰而来。
悲对秋天景色感慨阔别故乡长期流落,晚年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困难至极,愁苦繁多,苍白鬓发如霜雪;生活潦倒失落意,刚停下手里装着浊酒的羽觞。

赏析:

前四句通过动物的鸣叫、鸟儿的翱翔、树叶的飘落描述出秋日萧瑟之景况。
此乃意境畅达,仅表面笔墨便能够展现出墨客之心境。

故而,后四句的呈现就显得条理分明,全诗皆彰显出一种凄凉、忧闷、不甘等情愫。

全诗之核心“独登台”与题目“登高”所要描述的便是自身之志向始终存在,即便生老病去世亦难以忘怀。
可谓是为自己的怀才不遇,为生平的梦想作一番慨叹吧。

第三首:秋词二首·其一——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译文:

自古以来,骚人墨客都悲叹秋日冷落,我却说秋日远远赛过春天。
秋日晴空万里,一只仙鹤推开云层平步青云,便引发我的诗情飞上云霄。

赏析:

首先通过比拟衬托出自己诗文与许多秋诗完备相反,秋日的冷落在我看来是另一种活气勃勃。
都诉说出墨客面对秋日到来的欢畅。

全诗都在表示分歧凡响,势有众人皆醉,唯有我独醒。
而此诗也让我们感想熏染到墨客豁达、开阔、乐不雅观的胸襟。

第四首:渔家傲·秋思——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神。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译文:

秋日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大不同。
向衡阳飞去的雁群,一点也没有勾留之意。
薄暮时分,号角吹起,边塞特有的风声、马啸声、羌笛声和着号角声从四面八方回响起来。
连绵起伏的群山里,夕阳西下,青烟升腾,孤零零的城门紧闭着。
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亲人,眼下战事未平,功名未立,还不能早作归计。
远方传来羌笛的悠悠之声,景象寒冷,霜雪满地。
夜深了,在交际战的人都难以入睡,无论是将军还是士兵,都被霜雪染白了头发,只好默默地堕泪。

赏析:

画面构成涵盖大雁拜别、战役之残酷、孤单的城门以及万里之外的家人,将凄凉、孤寂、悲壮熔于一炉。
既是为末了一句作铺垫,亦是在倾诉外族对中原的侵害连天地皆为之悲哀。

而主体亦展现出墨客的爱国情怀,对边塞战役的深切忧思。
尤为可叹的是其对后世的影响,诸如其后的苏轼、辛弃疾乃至当下的我们。

第五首:代别离·秋窗风雨夕——清·曹雪芹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悲惨!
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
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
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
连宵霢霢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
寒烟小院转冷落,疏竹虚窗时滴沥。
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译文:

秋日花草凋零,微明的灯光使秋夜显得更加漫长。
已经睡醒窗外是无尽的秋色,哪能忍受秋日的风雨使秋日更加悲惨。
秋日的风雨来的何其迅速,惊破了梦中的绿色。
怀着秋日的感伤无法入眠,向着屏风移动堕泪的烛炬。
晃动的烛焰点燃了短柄的灯台,牵动了愁怨和离去的感情。
谁家的庭院没有秋风侵入,哪里秋日的窗外没有雨声?丝绸的被子无法抵挡秋风的力量,秋夜将尽的更漏声催来更急的雨声。
整夜连绵的秋雨,就像陪伴着即将离去的人哭泣。
庭院在秋日雨雾笼罩下更加冷落,窗前稀疏的竹叶上时有水珠滴落。
不知风雨何时才能停滞,泪已经打湿了窗纱。

赏析:

全诗于描述秋天景色之际,将秋日、秋风对生活的影响纳于个中。
以点点滴滴、集腋成裘之办法来陈述面对自身所不喜却又无可奈何之态。

此诗亦曾现于《红楼梦》中,紧张抒发在恶劣环境的侵害下,柔弱少女满心的愁绪。
也预示着少女难以解脱悲惨的命运。

第六首: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译文:

天色薄暮,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
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
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困难地前行。
夕阳逐渐地失落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
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流落在迢遥的地方。

赏析:

首先表示出极致的孤独,于现实中一人一马构成一天下,而就连树上的乌鸦亦是成群成片。

而阁下庄户里的炊烟,引出了一人一马的思乡之情。
此乃此篇的点睛之笔,乌鸦的成群结队令内心的孤独稍有动摇。
但庄户人家的炊烟让本就不稳的心绪愈发沉重,犹如压去世骆驼的末了一根稻草。

第七首: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宋·柳永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
夕阳岛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
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狎兴生疏,醉翁萧索,不似少年时。

译文:

骑着马在长安古道上缓缓前行,道旁柳树上的秋蝉不住嘶鸣。
夕阳在高外的远方逐渐沉落,秋风在原野上劲吹,我纵目了望,天涯广阔夜幕降临。
归去的云一去杳无踪迹,旧日的期望何处去寻?冶游饮宴的兴致早已衰减,过去的酒友也都寥落无几,再也不是狂放不羁的少年时了。

赏析:

上文对画面的描述皆在为“望”作铺垫,表面虽言是在望向天空。
其核心不单是为下文作勾引,更是使“望”之意境不止于表面的“看”。

下文回顾往昔之事,借比喻白云、太阳暗示自身那些皆一去不返。
透过墨客的生平,亦能得见其怀念的不单是年少时的自己,更是在念想彼时的志向。
或许尚有一丝慨叹,年少时尚有实现抱负的韶光,而当下却什么都没有了。

第八首: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宋·苏轼

霜降水痕收。
浅碧鳞鳞露远洲。
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
破帽多情却恋头。
佳节若为酬。
但把清尊断送秋。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
明日黄花蝶也愁。

译文:

深秋霜降时节,水位低落,远处江心的沙洲都露出来了。
酒力减退了,才觉察到微风吹过,让人以为凉飕飕的。
破帽却多情留恋,不肯被风吹落。
重阳节如何度过,只借酒消愁,丁宁光阴而已,世间万事都是转眼成空的梦境,因而不要再提往事。
重阳节后菊花色喷鼻香均会大减,连迷恋菊花的蝴蝶,也会感叹发愁了。

赏析:

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述呈现出冷傲、孤寂的画面,再以帽子不舍拜别为难刁难比,倾诉出内心的孤单,以及对今后光阴如何度过的忧闷。

此篇借助诗文的内涵,亦表达出墨客的人生态度。
那种唾面自干的独特性情,彰显出墨客不愿放弃、不愿沉沦的坚毅品质。

第九首: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宋·李清照

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
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喷鼻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悲惨。
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译文:

深秋惨淡的阳光逐渐地照到镂刻着花纹的窗子上,梧桐树也该当怨恨夜晚来袭的寒霜。
酒后更喜好品尝团茶的浓酽苦味,梦中醒来特殊适宜嗅闻瑞脑那沁人心脾的余喷鼻香。
秋日快要过去了,依然以为日间非常漫长。
比起王粲《登楼赋》所抒发的怀乡情,我以为更加悲惨。
不如学学陶渊明,沉醉酒中以摆脱忧闷,不要辜负东篱盛开的菊花。

赏析:

这是一首以“写秋天景色,寄乡愁”为主题的抒怀诗。
对景致的描述已然表露墨客内心的荒凉与无奈。

而后提及文学大家王粲、陶渊明,似有欲盖弥彰之意。
论及办理忧闷的方法,虽说可效仿他人的人生态度,然而忘忧实则存忧,倘若能够办理忧闷,又何需谈及忧闷。

第十首:踏莎行·碧海无波——宋·晏殊

碧海无波,瑶台有路。
斟酌便合双飞去。
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
绮席凝尘,喷鼻香闺掩雾。
红笺小字凭谁附。
高楼目尽欲薄暮,梧桐叶上萧萧雨。

译文:

碧海波平无险阻,瑶台有路可通畅。
细斟酌,当初就该双飞去。
想当时,轻别意中人,现如今,山高水远何处寻。
灰尘落绮席,烟雾锁喷鼻香闺。
写好的书信,如何送给你。
登高楼纵目望远方,萧萧小雨洒梧桐,天已近薄暮。

赏析:

上文环绕“双飞”这一主题,将遗憾与惦记深刻地描述了出来。
再借描写当初的不珍惜,展现出当下内心的仇恨以及寻觅的猖獗。

下文经由秋天景色的描述,呈现出心中的极度凄凉。
而惦记的猖獗宛如彷佛落日的薄暮,虽想挽留却又无可奈何,终极一无所获。

部分资料和译文来源于网络)

#头条创作游园会##哪首古诗词让你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