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赏读,从景、事、情、理四个角度入手,庶几矣。

赋诗填词,不过是为了抒怀说理达意,或写景或叙事而后抒怀说理,这是大多古诗词采用的办法。

以《芣苢》为例:

芣苢 《诗经·周南》

景事情理进修古诗词的四角度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很显然,此诗采取的紧张是叙事的办法,通过对全体采摘芣苢过程的阐述,表达了对劳动的赞颂,周代百姓安定幸福的生活图景跃然纸上,给读者一种美的享受。
用《诗经》赏析的专用词语来说,是采取“赋”的手腕。

从构造看,是范例的重章叠句手腕。
全诗六章,每一章只是改动了一个动词。
由采、有、掇、捋、袺、襭六个动词构起全诗骨架,回环往来来往而简洁明快,表示着劳动的韵律之美;也展现了越采越多满载而归的全过程。
朗朗上口,易于背诵,孩子们也不以为背诵的辛劳。

欣赏古诗词,不妨就从这四个角度选择切入,以剖析情绪为旨归,看看其抒怀说理的办法是写景(含状物)还是叙事,或者其他的办法,就可得其门径而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