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落壁。装点此关山,目前更好看。
(请点击上面的mp3文件收听朗诵)
亲切教导
【赏析】自去年12月24日以来,同赏阁头条号开设了“毛主席诗词赏析”专栏,半年多来,已刊发文章26期、刊登毛主席诗词28首,绝大部分都配发了方明、任志宏等著名朗诵演出艺术家的精彩朗诵。本日和大家一起欣赏的是毛主席作于1933年的《菩萨蛮·大柏地》。
大柏地,乡名,位于江西省瑞金市北部,距市区30公里,素有“瑞金北大门”之称。1929年1月中旬,毛泽东和朱德率领红四军由井冈山向赣南闽西进军。2月10日(农历春节)到达大柏地,大败尾追的国民党赣军独立第七师刘士毅部,俘获团长肖致平、钟桓以下800余人,缴获大批武器,这便是有名的“大柏地战斗”。1933年夏,毛泽东因从事调研事情,领导中心苏区的查田运动才重返大柏地,面对昔日金戈铁马的沙场,他感慨万千地抚今追昔,一口气写下了这首诗。
书法作品赏析
词的上阕,墨客紧张写大柏地雨过天晴、光辉光耀如画的景致,寓情于景物之中。美妙的想象,引人无限的遐想。下阙遐想回顾当年大柏地的激烈战斗,由过去写到现实,由阐述转到抒怀。全词语句跌宕幽美,气势高远,意境深邃。通过对大柏地夏天傍晚雨后晴空的山川风景才描述,表达了墨客乐不雅观豪迈的胸襟。读者即在洋溢着革命乐不雅观主义气氛中受到熏陶,又在革命史诗中受到革命人生不雅观教诲。
此词一开始就描述了当日夏天傍晚雨后晴空的山水风景,先从目前夕阳西下的晚空入笔,一来便是七个颜色字,而且每字每顿,突兀奇瑰,有破空到来之感,同时又十分形象真切地给了我们一幅斑斓的夏日薄暮图。接着第二句更加大胆灵妙。究竟是谁手持彩虹临空而舞?仿佛墨客将自己融入其间;这如画的风景谁来描述,谁来节制?令人读起来便是墨客自己,他便是这样美景的绘图人,这美景的变幻者,这“红雨随心翻作浪”的真正主人。
然后从空中到面前的夕辉与青山,薄暮雨后的群山格外苍翠欲滴,在夕阳的映衬下闪烁着绮丽的暮色。这三、四句中,虽然第三句化用花间词人温庭筠的“雨后却斜阳”但并非落入花间派的婉约纤柔之中,个中一个“复”字就显得比“却”字有重量,更肯定,“却”字却更婉转、更轻一些。而且第四句的景致也呈浩然大气,尤其是“阵阵”二字,有浩荡铺展之势,“关山”二字也是从大象入手,末了一个“苍”字显得气韵悠荡,无边无涯之感回荡于心头。
谁持彩练当空舞?
下半阕起首二句才点出此诗追忆的主题,上半阕全体是写今日风景(即1933年夏天大柏地的风景)。当年的激战如今已成为烟云,只有雨后墙壁上还残留着一些弹洞。这些追忆并非随意道来,它将立即为我们创造出一个新意境:“装点此关山,目前更好看。”这的确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对美的新创造,由于在一样平常人的眼中,弹洞点是不好看的东西,但在墨客眼里,统统都是物随心喜。就用这些弹洞来点缀祖国河山吧,它在夏日薄暮雨后的晴空里显得分外俏丽。由于它展示了一种新风景,墨客在此也预感到一个新天下。
这是一首追忆战役的诗篇,但却没有激烈愤慨或血腥的战役场面,只有江山之美跃然于目前。回顾是美好的,只要成为过去就会变成亲切的回顾,尤其是墨客要在这里凭吊昔日得胜沙场,而身边的夏日薄暮的美景宁静而清翠。仿佛戴德的大自然此刻也懂得了墨客愉悦的心情。墨客毛泽东在这里轻松地逐步地容身细看,留恋光景,回顾当年,以乐不雅观豪迈的激情,革命浪漫主义的手腕,描述战地风景,歌颂革命根据地军民携手并肩,同仇敌忾降服仇敌的大无畏的战斗精神和革命的英雄气概。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持续关注